深圳大学材料学院.doc

深圳大学材料学院.doc

ID:27609059

大小:816.00 KB

页数:50页

时间:2018-12-05

上传者:U-1390
深圳大学材料学院.doc_第1页
深圳大学材料学院.doc_第2页
深圳大学材料学院.doc_第3页
深圳大学材料学院.doc_第4页
深圳大学材料学院.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深圳大学材料学院.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材料学院Collegeof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专业(Specialties):●材料科学与工程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 深圳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全面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专业基础好,业务能力突出,适应能力强,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系统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较宽的基础知识,能在材料的制备、加工成型、材料结构与性能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并具有相当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使用能力,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高层次、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就业将主要面向深圳市的材料高新技术企业,电子材料及金属材料以及涉及材料制造和加工的生产企业。二、培养要求1.要求学生具备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优良的从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2.系统掌握与材料相关的物理、力学和化学基本理论知识;3.掌握与材料相关的工程技术和实验技能,具有设计、开发和应用材料的基本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4.熟练掌握计算机及相关软件的使用,具有良好的外语交流能力,具备较宽的人文科学知识。三、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物理四、主要课程(体现专业特色的课程)主要包括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力学性能、材料基础化学、材料科学研究方法、材料物理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材料专业实验等专业必修主干课程,以及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功能金属材料、现代陶瓷材料、模具设计与制造、薄膜材料制备与技术、热处理技术、材料失效分析、材料科学文献检索等专业选修课程。五、标准修业年限四年六、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七、课程设置(附表一~三)八、课程统计序学时学分项目选修要求选修要求号学时数比例%学分数比例%1综合必修课84229.314430.342专业必修课138348.146544.833综合选修课64822.553624.834总计2873100145100 九、实践环节(未含课堂内实践环节)序号类型课程编号名称学分安排学期周数/学时备注1必修军事训练214周军事理论课在其中安排2必修专业实习264周暑期进行3必修假期见闻(含假期实践)21-62次实践、2篇见闻4必修读书报告31-6每学年3篇,共9篇5必修22209915毕业论文(设计)10815周6合计19实践教学说明1.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部分包括:军事训练、专业实习、读书报告、假期见闻(含假期实践)、和毕业论文五个环节,均为必修学分。2.军事训练、读书报告和假期见闻三部分内容按照学校的要求,在第六学期结束时完成,通过这几方面的实践,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和写作能力。3.社会实践由学院组织或学生自行安排,主要是增加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假期实践总结报告。4.专业实习是本专业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专业实习,使学生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能够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增强对本专业的认识,要求完成一篇实习报告。5.毕业论文是本专业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经过此环节的学习和训练,具备开展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学院要求每位学生完成一个题目,主要包括开题报告、文献翻译、实验、结果总结、论文撰写和公开答辩等过程。十、毕业学分要求本专业的学生须取得164学分方可毕业,其中课程类学分为145,实践类学分为19;综合选修课至少为36学分;在综合选修课中,专业选修课至少为24学分,文科类课程至少为8学分。专业负责人:学院负责人: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课程设置一览表(一)学时分配开课学期课序周课程建议程学分课内实践环节(b)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总学时课堂修读备注类总数秋季春季号时(a+b)讲授实训学期学期学期别(a)课程实验(含上其它设计机)军事理论课121510001111414√一MilitaryTheory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21500001(含廉洁修身)33543816√一EthicalEducationandBasicsoflaw文史哲通论321010001AnIntroductiontoLiterature,History223636√二andPhilosophy中国近现代史纲要421500002223636√二EssentialsofChina'sModernHistory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1)521500004SummaryofMaoZedong's33543618√三Thoughts,DengXiaopin'sTheoryandEssenceof‘ThreeRepresentatives’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2)SummaryofMaoZedong's62150000533543618√四Thoughts,DengXiaopin'sTheoryandEssenceof‘ThreeRepresentatives’综(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合72150000333543816√四BasicTheoryofMarxism必形势与政策82150000722362016√四SituationandPolicies修大学英语(1)921070001445656√一CollegeEnglish(1)课大学英语(2)1021070002447272√二CollegeEnglish(2)大学英语(3)1121070003447272√三CollegeEnglish(3)大学英语(4)1221070004447272√四CollegeEnglish(4)计算机基础(1)13211300012.53422814√一BasicComputerApplications(1)计算机基础(2)14211300022.53543618√二数据库应用技术BasicComputerApplications(2)体育俱乐部(1)1521530001122828√一SportsClub(1)体育俱乐部(2)1621530002123636√二SportsClub(2)体育俱乐部(3)1721530003123636√三SportsClub(3)体育俱乐部(4)1821530004123636√四SportsClub(4)各环节学时总数///总学合学院专业总学总周课程门数时数5900032220///编号编号分数学时(a+b)各学期总学时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计201184449842194234162252000备注:1.表中课程总学时“a”为课堂授课总学时;“b”为课堂实践总学时,“b”由“课程设计”、“实验”、“实训(含上机)”和“其它实践环节”四个部分的学时组成。2.社会科学教研部将在第三、四学期开设选修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2学分。具体开课情况以开课通知为准。3.计算机基础(2)将同时开设以下三门课程:多媒体技术与应用,C程序设计,VisualBasic程序设计,各学院可根据培养目标要求,任选一门。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课程设置一览表(二)学时分配开课学期课序周课程建议程学分课内实践环节(b)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总学时课堂修读备注类总数实训秋季春季号时(a+b)讲授课程学期别实验(含上其它学期学期(a)设计机)高等数学A(1)122190001557070√一AdvancedMathematicsA(1)高等数学A(2)222190011559090√二AdvancedMathematicsA(2)大学物理A(1)322180040447272√二UniversityPhysicsB(1)大学物理实验(1)422180080133636√二UniversityPhysicsExperimentB(1)大学物理A(2)522180023447272√三UniversityPhysicsB(2)大学物理实验(2)622180081133636√三UniversityPhysicsExperimentB(2)材料基础化学722209918334242√一FundamentalChemistryofMaterials材料基础化学实验822209931FundamentalChemistryExperimentof122828√一Materials专材料专业实验技术922209926122828√一MaterialsExperimentsTechnique物理化学(1)1022209901335454√三PhysicalChemistry(1)材料物化实验(1)业1122209916PhysicalChemistryExperimentsof123636√三Materials(1)工程数学1222190033335454√三EngineeringMathematics物理化学(2)1322209902335454√四PhysicalChemistry(2)必材料物化实验(2)1422209917PhysicalChemistryExperimentsof123636√四Materials(2)材料物理基础1522201023447272√四FundamentalsofMaterialsPhysics修材料科学研究方法A1622201034335454√五ResearchMethodsinMaterialsScience材料科学基础17222099083.53.56363√五FundamentalsofMaterialsScience材料科学基础实验课18ExperimentationofMaterialEngineering0.511818√五22209932Foundation材料物理性能1922201024335454√五PhysicalPropertiesofMaterials材料物理性能实验20222010350.511818√五PhysicalPropertiesExperimentofMaterials材料力学性能2122201019335454√六MechanicalPropertiesofMaterials材料工程基础2222201012335454√六FundamentalsofMaterialsEngineering材料工程基础实验2322201033ExperimentsinFundamentalsofMaterials0.511818√六ScienceandEngineering材料专业基础实验2422201027BasicExperimentsinMaterialsScienceand247272√六Engineering材料专业综合设计实验2522201029AdvanceddesigningExperimentsin48144144√七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2622110002金工实习23541836√四各环节学时总数///总学学院专业总学总周合编号编号课程门数分数学时时数8770470360///(a+b)各学期总学时数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201266581.51383168198252216207198144备注:1、表中课程总学时“a”为课堂授课总学时;“b”为课堂实践总学时,“b”由“课程设计”、“实验”、“实训(含上机)”和“其它实践环节”四个部分的学时组成。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课程设置一览表(三)学时分配开课学期课序周课程建议程学分课内实践环节(b)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总学时课堂修读备注类总数实训秋季春季号时(a+b)讲授课程学期别实验(含上其它学期学期(a)设计机)电工与电子技术123209931ElectricEngineeringand34723636√四ElectronicTechnology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223209916ComputerApplicationinMaterials223636√四ScienceandTechnology专业英语至少选修4学分323209905EnglishforMaterialsScience223636√五材料科学文献检索423209917DocumentsIndexforMaterialsScience223636√七智能高分子材料523209933IntelligentPolymerMaterials223636√七工程制图623110003335454√二EngineeringDrawing无机材料合成723209907InorganicSynthesis223636√四薄膜材料制备与技术823291034FabricationandTechnologyofThin223636√五材料制备与加工模FilmMaterials块模具设计与制造923209932MoldDesignandManufacturing223636√五至少选修8学分纳米材料与技术1023209923NanoMaterials&Technology223636√六专热处理技术1123201033HeatTreatmentTechnics223636√七粉体冶金技术1223201035223636√七PowderMetallurgyTechnology材料力学业1323209903MechanicsofMaterials223636√四X射线衍射学1423209912X—RayDiffractionAnalysis223636√五材料腐蚀与防护材料结构、性能及检1523209925CorrosionandProtectionof223636√六测模块Materials至少选修4学分选合金与相变1623201036AlloysandSolid-StatePhase223636√六Transformations材料失效分析1723201024FailureAnalysisofMaterials223636√七修材料科学概论1823209902223636√四IntroductiontoMaterials能源材料1923209929223636√五EnergyMaterials高分子材料2023201009223636√六课PolymerMaterials环境材料2123209928223636√六EnvironmentalMaterials现代陶瓷材料2223201020223636√六AdvancedCeramicMaterials半导体材料2323201022223636六SemiconductorMaterials复合材料2423209919223636√六CompositeMaterials材料及应用模块低维材料2523209927LowDimensionalMaterials223636√七至少选修8个学分功能金属材料2623201030223636√七FunctionalMetalMaterials现代磁性材料2723201021223636√七AdvancedMagnetismMaterials金属材料2823201013223636√七MetalMaterials微电子元器件2923201011223636√七MicroelectronicDevices新型碳材料3023201037223636√七NewCarbonMaterials电子显微分析3123201026ElectronMicroscopyand223636√七Microanalysis各环节学时总数///总学学院专业总学总周合编号编号课程门数分数学时时数112004200///(a+b)各学期总学时数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201316263117005401801802884320 备注:1、表中课程总学时“a”为课堂授课总学时;“b”为课堂实践总学时,“b”由“课程设计”、“实验”、“实训(含上机)”和“其它实践环节”四个部分的学时组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辅修课程设置一览表(四)学时分配开课学期课序周课程建议程学分课内实践环节(b)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总学时课堂修读备注类总数秋季春季号时(a+b)讲授实训学期学期学期别(a)课程实验(含上其它设计机)材料基础化学122209918334242√一FundamentalChemistryofMaterials物理化学(1)222209901335454√三PhysicalChemistry(1)物理化学(2)322209902√四PhysicalChemistry(2)335454材料物理基础422201023447272√四FundamentalsofMaterialsPhysics材料科学研究方法A522201034335454√五ResearchMethodsinMaterialsScience材料科学基础6222099083.53.56363√五FundamentalsofMaterialsScience材料物理性能722201024335454√五PhysicalPropertiesofMaterials材料力学性能822201019335454√六MechanicalPropertiesofMaterials辅材料工程基础922201012335454√六FundamentalsofMaterialsEngineering修课程/各环节学时总数//总学合学院专业总学总周0000//课程门数时数编号编号分数学时501/(a+b)各学期总学时数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201928.528.55014205412617110800备注:1。本专业的辅修课程开课28.5学分,要求须修读至少20学分。2.表中课程总学时“a”为课堂授课总学时;“b”为课堂实践总学时,“b”由“课程设计”、“实验”、“实训(含上机)”和“其它实践环节”四个部分的学时组成。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双专业、双学位课程设置一览表(五)学时分配开课学期课序周课程建议程学分课堂课内实践环节(b)备注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总学时修读类总数实训秋季春季号时(a+b)讲授课程学期别实验(含上其它学期学期(a)设计机)材料基础化学122209918334242√一FundamentalChemistryofMaterials材料基础化学实验222209931FundamentalChemistryExperimentof122828√一Materials材料专业实验技术322209926122828√一MaterialsExperimentsTechnique物理化学(1)422209901335454√三PhysicalChemistry(1)材料物化实验(1)522209916PhysicalChemistryExperimentsof123636√三Materials(1)工程数学622190033335454√三EngineeringMathematics物理化学(2)722209902335454√四PhysicalChemistry(2)材料物化实验(2)822209917PhysicalChemistryExperimentsof123636√四Materials(2)材料物理基础922201023447272√四FundamentalsofMaterialsPhysics双材料科学研究方法A1022201034335454√五ResearchMethodsinMaterialsScience专材料科学基础11222099083.53.56363√五FundamentalsofMaterialsScience业材料科学基础实验12ExperimentationofMaterialEngineering0.511818√五、22209932Foundation材料物理性能双1322201024335454√五PhysicalPropertiesofMaterials学材料物理性能实验14222010350.511818√五PhysicalPropertiesExperimentofMaterials位材料力学性能1522201019335454√六MechanicalPropertiesofMaterials课材料工程基础1622201012335454√六FundamentalsofMaterialsEngineering程材料工程基础实验1722201033ExperimentsinFundamentalsofMaterials0.511818√六ScienceandEngineering材料专业基础实验1822201027BasicExperimentsinMaterialsScienceand247272√六Engineering材料专业综合设计实验1922201029AdvanceddesigningExperimentsin48144144√七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材料科学概论2023209902IntroductiontoMaterials222828√一材料力学2123209903MechanicsofMaterials223636√四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2223209916ComputerApplicationinMaterials223636√四ScienceandTechnology专业英语2323209905EnglishforMaterialsScience223636√五金属材料2423201013MetalMaterials223636√七材料科学文献检索2523209917DocumentsIndexforMaterialsScience223636√七各环节学时总数///总学合学院专业总学总周课程门数时数763039800///编号编号分数学时(a+b)各学期总学时数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201255566.5116112601442342431982160备注:1.本专业的双专业课程要求须修读至少50学分。其中必修课40,选修课10学分。双学位须在修读50学分课程基础上再完成10学分毕业论文(设计)。2.表中课程总学时“a”为课堂授课总学时;“b”为课堂实践总学时,“b”由“课程设计”、“实验”、“实训(含上机)”和“其它实践环节”四个部分的学时组成。 材料学院面向全校开设的公共选修课一览表学时分配开课学期课备注序周课程程学分课内实践环节(b)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总学时类总数课堂秋季春季别号时(a+b)讲授(a)实训学期学期课程实验(含上其它设计机)纳米科学与技术123200001223636√√NanoScienceandTechnology材料科学发展史223200002223636√√UnderstandingMaterialsScience非线性科学探秘323200003223636√AnintroductionofNonlinearScience新型能源423200004223636√NewEnergy生活中的电池523200005223636√√ChemicalPowerSource医用生物功能材料及应用623200006BiomedicalBioactiveMaterialsand223636√Application宝石材料赏析723200007223636√√GymMaterials高分子材料及应用823200008223636√PolymerMaterialsandTheirApplication稀土发光材料923200009223636√RareEarthLuminescentMaterial环境友好材料1023200010223636√√EcologicalMaterials材料科学与生活综1123200011223636√MaterialScienceandLife合首饰用贵金属材料及制作工艺1223200012NobleMetalsandManufacturefor223636√选Jewelry食品安全与检测修1323200013111818√上课时间为9周FoodSafetyandSurveillance漫话陶瓷课1423200014223636√Rcmdomtalonceramics(公高分子材料科学与生活1523200015PolymerMaterialsScienceandOur223636√√共Life陶瓷材料的专题研究实践选1623200016Studyandpracticeofceramic111818√上课时间为9周mateials修陶瓷材料的专题研究实践172320001601Studyandpracticeofceramic21-2541836√授课时间为9周课)mateials化学与现代文明1823200017223636√ChemistryandModernCivilization神奇高分子材料赏析1923200018223636√EnjoySmaartPolymerMaterials食品安全的专题研究与实践2023200019223636√FoodSafetyResearchandPractice电子产品选购指南21232000020SelectionGuidanceofElectronic223636√√Products贵金属首饰工艺与鉴赏PreciousMetalMaterialsfor2223200021223636√JewelleryandManufacturingTechnology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2323200022IntroductiontoMaterialsScience223636√AndEngineering食品安全性评价24232000023223636√FoodSafetyEvaluation总学学院专业总学总周合课程门数时数各环节学时总数//编号编号分数学时(a+b)计20124464784681003600//备注:表中课程总学时“a”为课堂授课总学时;“b”为课堂实践总学时,“b”由“课程设计”、“实验”、“实训(含上机)”和“其它实践环节”四个部分的学时组成。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介绍材料基础化学IntroductionofMaterialChemistry课程编号:22209918学分:3总学时:42其中实验课:0先修课程:无教材:《无机化学》第四版,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参考教材:《无机化学》第三版,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授课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课程性质:专业必修理科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同学掌握材料化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热力学概念,原子、分子的结构、络合物和化学平衡等相关知识,并能初步将这些基础理论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在材料化学领域中应用。了解主要元素及其重要的单质和化合物的结构、性质、特点和在国民经济领域中的用途。课程简介:本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设的第一门专业必修课。主要介绍基本热力学概念,原子、分子的结构、络合物和化学平衡等方面的概念和相关理论和基础知识。这些内容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本课程的重点是掌握材料的微观结构及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的关系。主要包括: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配位化合物等。对热力学概念的理解是本课程的一大难点,而正确理解和掌握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是学好本课程的关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通过将讲授、多媒体、提问和思考题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该门课程。材料基础化学实验FundamentalChemistryExperimentofMaterials课程编号:22209931学分:1总学时:36其中实验课:36先修课程:教材、实验教材(指导书):郑文杰等编著,《无机化学实验》第2版,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授课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课程性质:专业必修理科课程教学目标: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化学实验基本知识、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在逐步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严谨的科学作风,培养学生正确记录,合理处理数据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正确分析、归纳总结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简介:材料基础化学实验属于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入门实验课,属于教学计划里面的专业必修课。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化学实验基本知识、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主要内容有:实验室安全知识,仪器的洗 涤与干燥,溶液的配制与酸碱滴定,分析天平的使用与称量,氯化钠的提纯,硫酸亚铁铵的制备,醋酸解离平衡常数的测定等。在逐步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严谨的科学作风,培养学生正确记录,合理处理数据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正确分析、归纳总结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专业实验技术MaterialsExperimentstechnique课程编号:22209926总学时:36总学分:1实验学时:36实验学分:1课程性质:专业必修是为独立设课的实验课理科课程适用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课的任务、性质与目的:材料实验技术隶属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入门实验课,属于教学大纲里面的专业必修课。材料实验技术主要使学生了解材料制备以及分析研究领域的基本实验方法,了解各类不同的材料制备技术、了解材料研究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基本操作流程,并了解与这些制备和测试技术相关的仪器设备的原理和操作规范,掌握最基本的材料实验技能。该课程主要包括三大部分:材料制备技术、材料性能表征技术、材料组织结构表征技术。物理化学(1)PhysicalChemistry(1)课程编号:22209901学分:3总学时:54其中实验课0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教材:,印永嘉等编著物理化学简明教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参考教材:傅献彩等编著物理化学(第四版)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授课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性质:专业必修理科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理论和思维方法。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化学势、化学平衡的基本知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材料学科的其它课程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课程简介:物理化学是研究化学现象和物理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导出化学变化中最具有普遍性的基本规律的一门科学。它研究化学变化的方向与限度、化学反应的速率与机理、以及物资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联系。物理化学(1)课程的学习任务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化学势、化学平衡等基本知识、原理和方法。材料物化实验(1)PhysicalChemistryExperimentsofMaterials(1) 课程编号:22209916总学分:1总学时:36实验学时:36实验学分:1先修课程:课程性质:专业必修是为独立设课的实验课理科课程适用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课的任务、性质与目的:材料物化实验是材料学院设置的基础实验课,与材料专业课相互配合,属于教学计划里面的专业必修课。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得到预期的实验结果,并结合理论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归纳。材料物化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初步了解物理化学的实验研究思路,掌握材料物化的基本实验技术和技能,学会一些重要物理化学性能的测定方法,体验材料物化实验的完整过程------现象的观察和记录、条件的判断和选择、数据的测量和处理、结果的分析和归纳等,加深对材料物化基本理论的理解,增强应用物理化学实验技能解决实际材料问题的能力。为了进一步提高材料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材料物化实验(1)》中还增加了两个注重基本动手操作能力的基础实验。整个实验过程要求学生分工与合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物理化学(2)PhysicalChemistry(2)课程编号:22209902学分:3总学时:54其中实验课:0先修课程:物理化学(1)教材:,印永嘉等编著物理化学简明教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参考教材:傅献彩等编著物理化学(第四版)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授课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性质:专业必修理科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理论和思维方法。掌握多相平衡,电化学,表面现象与分散系统,化学动力学的基本知识。为材料学科的其它课程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课程简介:物理化学是研究化学现象和物理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导出化学变化中最具有普遍性的基本规律的一门科学。它研究化学变化的方向与限度、化学反应的速率与机理、以及物资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联系。物理化学(2)课程的学习任务是多相平衡,电化学,表面现象与分散系统,化学动力学的基本知识、原理和方法。材料物化实验(2)PhysicalChemistryExperimentsofMaterials(2)课程编号:22209917总学时:36总学分:1实验学时:36实验学分:1先修课程:课程性质:专业必修是为独立设课的实验课理科课程适用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课的任务、性质与目的:材料物化实验是材料学院设置的基础实验课,与材料专业课相互配合,属于 教学计划里面的专业必修课。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得到预期的实验结果,并结合理论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归纳。材料物化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初步了解物理化学的实验研究思路,掌握材料物化的基本实验技术和技能,学会一些重要物理化学性能的测定方法,体验材料物化实验的完整过程------现象的观察和记录、条件的判断和选择、数据的测量和处理、结果的分析和归纳等,加深对材料物化基本理论的理解,增强应用物理化学实验技能解决实际材料问题的能力。整个实验过程要求学生分工与合作,充分发挥主管能动性,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材料物理基础FundamentalsofMaterialsPhysics课程编号:22201023学分:4总学时:72其中实验课:0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教材:1、《材料物理基础》,恽正中,张鹰,邱吉衡,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固体物理学》,陈长乐编,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参考教材:1、《量子与统计力学基础》许纯桂等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热力学·统计物理》汪志诚高等教育出版社;3、《量子力学教程》周世勋高等教育出版社;4、《固体物理学》黄昆原著,韩汝琦改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授课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性质:专业必修理科课程教学目标: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了大学物理中有关热力学的知识之后,对微观世界的性质和基本运动规律等量子力学理论做进一步的了解,通过统计物理的方法联系微观粒子与宏观热力学状态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固体物理的方法建立起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的桥梁,并运用量子力学和统计物理的基础知识处理一些固体物理中的问题。课程简介:本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的高级专业课程。课程的难点较多。大体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基础的量子力学和统计物理,要求学生掌握粒子运动状态的经典和量子描述,学习三种统计的基本原理及其典型例子,了解经典统计与量子统计的对比,掌握量子力学中反映微观粒子基本运动规律的薛定谔方程,并学习了解对该方程在简单体系中的应用;另一部分是固体物理,要求学生掌握固体物理的研究方法,熟悉常见的晶体结构,掌握k空间表象,学习如何运用量子与统计的知识处理晶格振动问题、固体能带理论、金属电子论等基础的固体物理问题。材料科学研究方法AResearchMethodsinMaterialsScience课程编号:22201034学分:3总学时:54其中实验课:无先修课程:无机材料合成化学,有机化学教材:《材料近代分析测试方法》,第3版,常铁军,刘喜军主编,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参考教材:《材料分析测试技术》,周玉等编,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8年授课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性质:专业必修理科课程教学目标: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各种材料分析测试方法的基本原理、实验技术和应用,从而使学生在毕业论文课题和今后工作中能够运用合适的材料分析测试方法对所研究的材料进行分析表征。在课程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分析、扫描电子显微分析的原理与方法,了解表面成分分析方法、高分子材料分析技术、红外光谱与拉曼光谱及聚合物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测定等。课程简介:本课程是针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材料科学研究方法》主要讲授X射线衍射方法、透射电子显微技术、扫描电子显微技术、材料表面分析技术、扫描探针显微技术、热分析技术及核磁共振波谱、红外光谱、色质联机技术。课程内容包括:X射线物理学基础、X射线运动学衍射理论、X射线衍射方法、多晶体的物相分析、电子与物质的交互作用、透射电子显微分析、扫描电子显微分析、材料表面分析技术、扫描探针显微镜、核磁共振与电子自旋共振波谱、热分析技术、红外光谱与拉曼光谱及色谱及质谱联机技术。这些内容既是材料类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同时也是理解和掌握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技术的必备基础。本课程的重点是X射线衍射方法、透射电子显微技术、扫描电子显微技术和材料表面分析技术;难点是倒易点阵、电子衍射、薄晶体样品的衍射成像原理等。材料科学基础FundamentalsofMmaterialScience课程编号:22209908学分:4总学时:72其中实验课时:18先修课程:物理化学、大学物理、材料力学教材:材料科学基础(第二版),胡赓祥,蔡珣,戎咏华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上海(2006)参考教材:1、WilliamD.Callister,Fundamentalsof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JohnWiley&Sons,Inc.20012、潘金生、仝健民、田民波编,材料科学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3、冯端、师昌绪、刘治国等编,材料科学导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4、李见主编,材料科学基础,冶金工业出版社,2000授课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理科课程教学目标:要求掌握进行材料科学研究的基础理论,掌握各种材料(包括金属、陶瓷、高分子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宏观结构规律,掌握材料的组织结构(Structure)与性能(Property)之间的关系。其内部结构包括四个层次:①原子结构;②结合键;③原子的排列方式;④显微组织使学生重点在获得较广泛的材料加工工艺基础知识的同时,能根据材料的性能、结构与应用要求,提出材料制备加工的方案与方法。 课程简介:本课程将材料大致分为金属、陶瓷、高分子三类,重点阐明它们共有的基本性质和基础理论。课程从原子结构、结合键、原子的排列方式和显微组织四个内部微观结构层次论述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和力学行为,揭示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内在关系及规律,为认识、使用和改进材料的性能提供必备的知识,为后续有关金属、陶瓷和高分子的专业课程打基础。材料科学基础实验FundamentalsofMaterialScience课程编号:22209932学分:0.5总学时:18其中实验课时:18先修课程:教材:1.材料科学基础(第二版),胡赓祥,蔡珣,戎咏华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上海(2006)2.自编讲义(见附录)参考教材:无授课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课程性质:专业必修理科课程教学目标:通过实验演示或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验证《材料科学基础》专业必修课课堂教学讲到的一些重要的材料学现象、规律或理论,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教科书中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加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简介:《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是与《材料科学基础》专业必修课相配合的专业实验课程,属于教学计划内的专业必修课。该实验教学以验证性实验为主,通过实验演示或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验证《材料科学基础》专业必修课课堂教学讲到的一些重要的材料学现象、规律或理论,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教科书中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加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物理性能PhysicalPropertiesofMaterials课程编号:22201024学分:3总学时:54其中实验课时:无先修课程:材料物理基础教材:《材料物理性能》龙毅主编中南大学出版社(2009)参考教材:《材料物理导论》熊兆贤科学出版社(2001);《无机材料物理性能》关振铎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材料物理基础》宗祥福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磁性物理学》宛福德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材料物理学概论》李言荣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物理效应及其应用》陈宜生等天津大学出版社(1996)。授课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电子材料与纳米技术方向课程性质:专业必修理科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近代材料物理的全貌有一个基本的和概括的了 解,为研究和开发各种功能材料打下基础。课程简介:《材料物理性能》是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电子材料与纳米技术方向的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主要讲授材料科学中的物理方面的基础理论要点,材料的各种物理性能及其主要应用。课程内容包括:材料的热、光、电、磁学;材料的物理性能及微观机理;材料的物理效应及其应用;相关的现代材料专题的进展等。这些内容是材料科技工作者和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也是研究和开发各种功能材料的必备基础。课程的重点是材料的物理性能及微观机理,对微观机理的理解同时也是本课程的难点。授课过程中应注意重点难点内容的讲解,避免繁杂的数学推导,主要是使学生明白物理性能与机理之间的关系。材料物理性能实验ExperimentsinPhysicalPropertiesofMaterials课程编号:22201035学分:0.5总学时:18其中实验学时:18先修课程:教材、实验教材(指导书):1.《材料物理性能》龙毅主编中南大学出版社(2009)2.自编实验讲义授课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性质:专业必修理科课程实验课的任务、性质与目的:《材料物理性能》是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骨干必修课程,主要讲授材料科学中物理方面的基础理论要点,材料的各种物理性能及其主要应用。为加深学生对理论要点的理解,使其对理论知识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特开设此实验课程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本课程中安排的实验均为验证性实验。材料力学性能MaterialMechanicalProperties课程编号:22201019学分:3总学时:54其中实验课:0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材料力学教材:王吉会等编著材料力学性能,天津大学出版社,天津(2006)参考教材:束德林主编工程材料力学性能,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2003)高建明主编材料力学性能,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授课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性质:专业必修理科课程教学目标:让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了解材料的各类力学性能指标的意义和评定 依据;掌握材料或构件在不同载荷和环境条件下所表现的变形、损伤与断裂等力学行为及其物理本质;掌握各类力学性能的表征和评价方法;了解材料的组织结构与性能及断裂之间的关系,为正确选择和使用材料、评价材料提供理论指导。课程简介: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指材料受外力与环境联合作用下所表现的力学行为及其物理本质,是各类材料在实际中都必须涉及的共性问题。本课程主要讲述:材料的静载拉伸力学性能;材料在扭转、弯曲、压缩、剪切以及冲击载荷下的力学性能;材料的硬度;材料的断裂韧性;材料的疲劳性能;材料在环境条件下的力学性能;材料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材料的摩擦和磨损性能等。材料工程基础FundamentalsofMmaterialEngineering课程编号:22201012学分:3总学时:54其中实验学时:0先修课程:材料科学基础教材:材料工程基础,周美玲,谢建新,朱宝泉主编,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北京(2001)参考教材:材料工程基础,邵潭华主编,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授课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理科课程教学目标:使学生在获得较广泛的材料加工工艺基础知识的同时,能根据材料的性能、结构与应用要求,提出材料制备加工的方案与方法。课程简介:本课程着重于阐明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等材料体系的制备、成形、加工、材料改性、质量控制等的基本工艺原理和方法,此外,还选择性介绍些有特点的高分子材料的相关内容。讲授的主要内容包括金属材料热加工原理及工艺、陶瓷材料的制备原理及工艺以及材料的改性、表面加工和材料的复合。材料工程基础实验ExperimentsinFundamentalsof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课程编号:22201033学分:0.5总学时:18其中实验学时:18先修课程:教材、实验教材(指导书):1.材料工程基础,周美玲,谢建新,朱宝泉主编,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北京(2001)2.自编讲义(见附件)授课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理科课程实验课的任务、性质与目的:《材料工程基础实验》是与《材料工程基础》专业必修课相配合的专业实验课程,属于教学计划内的专业必修课。该实验教学以验证性实验为主,通过实验演示或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会《材料工程基础》专业必修课课堂教学讲到的一些重要的材料学制备、成形、加工等工艺方法,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教科书中讲授的工艺方法的理解,增加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材料专业基础实验BasicExperimentsin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课程编号:22201033学分:2总学时:72其中实验课时:72先修课程:教材:参考教材:《电化学测试方法》、《真空与镀膜技术》、《材料的力学性能》、《材料科学基础》、《电化学测试方法》、《材料的力学性能》、《材料科学基础》等。授课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性质:专业必修理科课程教学目标:材料专业基础实验要求学生对电子功能材料领域的各种性能进行测量表征,熟悉材料检测的基本方法,掌握材料测试的基本实验手段,熟悉常规的测试设备。掌握材料领域的基本测试方法,为进一步的专业综合设计实验做基础,课程简介:材料基础实验属于材料学院针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实验课。与材料专业课相互配合,作为材料专业课的补充,是工科类专业的主要课程,属于教学大纲里面的专业必修课。材料专业基础实验要求学生对电子功能材料领域的各种性能进行测量表征,熟悉材料检测的基本方法,掌握材料测试的基本实验手段,熟悉常规的测试设备。掌握材料领域的基本测试方法,为进一步的专业综合设计实验做基础。材料专业综合设计实验AdvanceddesigningExperimentsin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课程编号:22201029学分:4总学时144其中实验课是:144先修课程:教材:深圳大学材料专业实验授课组,材料专业实验讲义,2007年参考教材:[1]朱立群,功能膜层的电沉积理论与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北京,2005年.[2]李宁,化学镀实用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2003年.[3]姜晓霞,沈伟,化学镀理论及实践,国防工业出版社,北京,2000年.[4]安茂忠,电镀理论与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哈尔滨,2004年.[5]张宏祥,王为,电镀工艺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天津,2002年.[6]吴智华主编,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实验教程,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2004年[7]刘长维主编,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实验,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2004年[8]梁晖、卢江主编,高分子化学实验,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2004年[9]崔忠圻主编,金属学与热处理,机械工也出版社,北京,2006[10]章秦娟,陶瓷工艺学,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武汉,2005 [11]史荫庭,电子陶瓷工艺基础,上海科技出版社,上海,1982[12]华南工学院等编,陶瓷工艺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81[13]屠世润编译,金相原理与实践,机械工也出版社,北京,1990[14]高汉文主编,金相分析技术,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上海,1987[15]张立德主编,超微粉体制备与应用技术,中国石化出版社,北京,2001[16]廖寄乔编著,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技术原理及应用,中南大学出版社,长沙,2001[17]周永强主编,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实验,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哈尔滨,2002授课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性质:专业必修理科课程教学目标:材料专业综合设计实验要求学生理解材料领域的各种材料制备方法的一般原理和特点,掌握这些制备方法的基本步骤和工艺条件,并掌握材料的热处理基本原理和常见热处理工艺的步骤和方法,同时巩固各种分析测试技术在材料性能参数表征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具备最基本的科研实践技能,其毕业设计以及将来的工作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课程简介:材料专业综合设计实验是针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设置的专业实验课。与材料专业课相互配合,作为材料专业课的补充,是工科类专业的主要课程,属于教学大纲里面规定的专业必修课。材料专业综合设计实验要求学生理解材料领域的各种材料制备方法的一般原理和特点,掌握这些制备方法的基本步骤和工艺条件,并掌握材料的热处理基本原理和常见热处理工艺的步骤和方法,同时巩固各种分析测试技术在材料性能参数表征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具备最基本的科研实践技能,其毕业设计以及将来的工作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本实验课程共设计了6个实验项目,每个实验课时24学时。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Computerapplicationin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课程编号:23209916学分:2总学时:36其中实验课:0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等数学》教材:现代材料计算与设计教程吴兴惠等编电子工业出版社。参考教材:教学讲义高继华编。计算方法引论及例题选讲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计算物理基础张春粦等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授课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性质:专业选修,其他专业(非计算机专业和数学专业)在未选修相近课程并满足先修课程条件的情况下,也可选修本课程,本课程理论考试及上机操作合格后获得理科学分。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开设,是为了满足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在掌握初步的计算机以及C语言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利用计算机处理简单数学问题,并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也可作为以后从事计算机工作的入门课程。 课程简介:本课程的开设,是为了使得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在了解了计算机的一些基础知识以后,能够应用计算机进行简单的数值处理和数据分析能力,并为毕业论文的写作和制图做一些准备。要求学生了解数值计算的一些背景知识,对计算程序的编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做一些简单了解。要求学生对计算的初步知识做一些了解。能够自行编写或许修改程序,进行非线性方程、微积分、线性方程组以及基本的微分方程的计算工作。教学采取课堂讲授讨论和上机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专业英语Englishin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课程编号:23209905学分:2总学时:36其中:实验课0先修课程:材料科学基础、大学英语教材:李洪涛和费维栋主编,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修订版),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参考教材:1.卜玉坤,大学专业英语(材料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2.匡少平等,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化学工业出版社,200授课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性质:专业选修理科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相关专业英语词汇,掌握专业英语阅读和翻译能力,了解材料专业英语科技论文写作的格式和要求,为大学四年级阅读英文期刊杂志及用英文撰写论文或摘要打下必要的基础,也为选修者毕业后能有接受第一手英文资料的能力作必要的训练。课程简介:本课程内容覆盖材料科学的各个方面,包括金属材料及热处理(metalalloysandheattreatment)、陶瓷材料(ceramics)、高分子材料(polymers)和复合材料(composites)等,通过大量的材料科学英文原文文献的阅读,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材料专业词汇,了解科技英语的表达方法。阅读材料的内容选自近期出版的英文期刊和教科书,时代性强,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英语的同时也学到了一定的专业知识。课程以阅读理解和翻译为主,兼有写作训练。材料科学文献检索LiteratureRetrievalforMaterialsScience课程编号:23209917学分:2总学时:36其中实验课:0先修课程:无教材:自编讲义参考教材:赵静现代信息检索与利用,科学出版社(2005)授课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性质:专业选修理科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国内外期刊论文(文摘或全文)、会议论文、专利文献等各类科技文献的检索方法,能够快速获取世界上最新的科技信息并加 以合理利用,提高自学能力和科研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候,应能够:课程简介:材料科学文献检索课程在培养人才、促进智力资源开发、帮助科研人员继承和借鉴前人的成果少走弯路,节省毕业生查找文献时间,提高科研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课程开设的对象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高年级本科生,主要是针对即将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高年级本科生。本课程避免冗长复杂的文献著录的讲解,强调如何利用现有互联网数据库,快速检索和获取目标文献资料,并加以分析和利用。重点讲述国内外常用论文全文、摘要、专利数据库以及常用搜索引擎的检索方法和实施策略。几个数据库实施策略的区别容易混淆,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较为全面的掌握材料类国内外主要数据库的检索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全面的检索和获取目标文献资料的摘要、全文,并能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对课题的发展状况作出较为全面的综合和客观的评价。智能高分子材料IntelligentPolymers课程编号23209933学分:2总学时:36其中实验课:0先修课程:教材:参考教材:授课对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课程性质:专业选修理科课程教学目标:课程简介:智能高分子材料是21世纪高分子化学发展和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作为一种受到广泛关注的新型材料,智能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涉及生命科学、信息、电子、宇宙、海洋科学等众多领域,不少成果已应用于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业,成为新型功能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由于高分子材料本身结构的多样性,使得可以通过分子设计的方法具有生物所赋予的高级功能,如自修复能力、认识与鉴别能力、刺激响应与应变能力等,因而系统、全面地了解智能高分子材料的种类、设计思路、最新发展趋势等对于开拓学生视野,激发研究兴趣非常重要。现代科学是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新型材料的发展已对多种学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通过本课程的修读,学生将掌握智能高分子材料的概念与分类、发展概况、智能化设计原理、及应用前景,了解智能高分子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以拓宽学生知识领域,促进新型智能材料与学生本专业的结合,培养复合型人才。英语是重要的国际交流语言,本课程采用英语与普通话双语教学方式授课有助于培养既了解本专业国际前沿知识又具有很高国际交流能力的高级人才。无机材料合成SynthesisofInorganicMaterials课程编号23209907学分:2总学时:36其中实验课:0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教材:《无机材料合成》,刘海涛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 参考教材:《现代无机合成》,刘祖武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年授课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课程性质:专业选修理科课程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无机材料合成的基础知识与合成技术。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学习后,应能够:1.掌握典型化合物的合成原理及反应规律和非水溶剂中的无机合成方法;2.掌握无机固体材料的化学合成方法,包括水热合成法、溶胶-凝胶法等,同时了解高温合成和低温合成方法、高低温的获取和测量;3.掌握几种新型的现代合成方法和产物的分离和提纯技术课程简介:本课程是无机材料合成的基础课程,内容包括无机材料合成的主要技术、方法与应用。这些内容既是从事化学工业生产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同时也是理解和掌握无机材料合成原理的必备基础。本课程的重点是研究新型无机材料的合成和已知无机材料的新合成方法和新合成技术,与之相应的知识与技能分布在各个章节中,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抓住这一主线。本课程与《材料化学》的关系是平行的,既可以先学材料化学也可以先学无机材料合成,两课程都介绍相应的材料的化学性质与合成方法基础知识。薄膜材料制备与技术FabricationandTechnologyofThinFilmMaterials课程编号:23291034学分:2总学时:36其中实验学时:2先修课程:大学物理教材:《薄膜材料制备原理、技术及应用》—唐伟忠著;冶金工艺出版社参考教材:《薄膜物理与技术》—杨邦朝,王文生编著;电子科学出版社《薄膜技术》—王力衡;清华大学出版社;《薄膜技术》—顾培夫;浙江大学出版社;《真空技术物理基础》—张树林;东北工学院出版社;《真空技术》—戴荣道;电子工业出版社;《材料表面薄膜技术》—杨烈宇;人民交通出版社授课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性质:专业选修理科课程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真空及薄膜的物理基础,对真空获得、真空测量、气体放电、等离子体物理、离子溅射、薄膜生长等有较深入的了解;在重点掌握真空蒸镀、离子镀、磁控溅射、化学气相沉积、分子束外延等基本工艺的基础上,对迅速发展的薄膜技术有全面的了解;2.通过资料调研和课堂讨论,在重点了解一两种薄膜材料的基础上,对各种类型薄膜材料的制备、结构、性能及应用有系统的了解。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能够使用多种类型薄膜材料的设备、分析多种类型的薄膜的性能,并初步具备开发新设备、制备新材料的能力。课程简介:薄膜技术与薄膜材料是当代真空科学与技术和材料学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与当代的众多先进科学技术密切相关,在高新技术产业占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本课程包括真空及薄膜的物理基础、薄膜工艺和薄膜材料等三部分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真空及薄膜的物理基础,对真空获得、真空测量、气体放电、离子溅射、薄膜生长等有较深入的了解;重点掌握真空镀膜、 离子镀、磁控溅射、化学气相沉积、分子束外延等基本工艺;对薄膜材料的制备、结构、性能及应用有系统的了解。模具设计与制造MoldDesignandManufacturing课程编号:23209932学分:2总学时:36其中实验课时:8先修课程:《工程制图》、《计算机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或者《高分子材料成型与加工》教材:骆俊廷等编著.塑料成型模具设计(第一版).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参考教材:伍先明等编著.塑料模具设计指导——塑料加工机械与模具设计丛书(第一版).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授课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性质:专业选修理科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能够正确分析成型工艺对模具的要求,了解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原理,掌握模具结构、零件设计及材料选择,同时能够运用相关模具设计软件进行模具设计。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具有独立设计简单冲压模具、塑料模具的能力,了解模具制造的基本工艺流程,为从事模具设计和制造打下基础。课程简介:模具设计与制造是材料学本科生的专业方向选修课。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其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了解有关材料成型原理、工艺特点,正确分析成型工艺对模具的要求,掌握模具零件设计及材料选择、计算方法、模具结构特点及设计程序等。其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模具的基本知识、常用模具材料及加工方法、冲压模具设计、塑料模具设计、模具设计与CAD/CAM。学完本课程后,应具有独立设计简单冲压模具、塑料模具的能力,了解模具制造的基本工艺流程。为从事模具设计和制造打下基础。纳米材料与技术Nanomaterials&technology课程编号:23209923学分:2总学时:36其中实验课:0先修课程:大学物理、普通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教材:《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张立德,牟季美著;科学出版社;参考教材:《纳米科学与技术》—白春礼著;云南科技出版社;《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王世敏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纳米技术与纳米武器》—赵冬等编著;军事谊文出版社。授课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性质:专业选修理科课程教学目标:1.了解纳米科技的内涵、实用目的及其终极目标。2.简单了解用于纳米材料制备的各种仪器。纳米微粉的科学制备分类方法应该是气相法、液相法、固相法。其中气相法包括电阻加热法、高频感应加热法、 等离子体加热法、电子束加热法、激光加热法、通电加热蒸发法、流动油面上真空沉积法、爆炸丝法、热管炉加热化学气相反应法、激光诱导化学气相反应法、等离子体加强化学气相反应、化学气相凝聚法、溅射法等。其中液相法包括沉淀法、水解法、喷雾法、溶剂热法(高温高压)、蒸发溶剂热解法、氧化还原法(常压)、乳液法、辐射化学合成法、溶胶—凝胶法等。其中固相法包括热分解法、固相反应法、火花放电法、溶出法、球磨法等。3.了解用于纳米材料测试的各种仪器。其中了解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隧道显微镜(STM)。4.了解纳米科技的国际环境及纳米材料的主要现实应用领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对纳米材料与技术所涉及的相关领域有初步认知。使学生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增强适应能力,激发学习兴趣,破除对高技术的神秘感,树立攀登科技高峰的信心。课程简介:纳米材料与技术是一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联系的新型学科。本课程紧跟当代纳米技术发展的最新成就和前沿,系统阐述纳米技术的有关概念、应用、国内外研究开发战略和中国的纳米产业,介绍国内外纳米行业研究开发的最新资料和信息,特别是当前国内外在纳米领域的新成果、新观点、新理论和产业化实例,具有最新实时的特点,为学生提供新思路和应用信息。热处理技术HeatTreatmentTechnics课程编号:23201033学分:2总学时:36其中实验学时:0先修课程: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教材:马鹏飞等主编热处理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2009)参考教材:陆兴主编热处理工程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2010)李松瑞等主编金属热处理,中南大学出版社,长沙(2003)授课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性质:专业选修理科课程教学目标:理解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原理,掌握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工艺,熟悉常见的热处理炉的原理和特点。能根据热处理原理灵活制定合适的热处理工艺,分析热处理缺陷的形成和预防,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热处理设备。课程简介:热处理是通过控制加热和冷却的方式使材料内部组织结构(有时也包括表面化学成分)发生变化,以获得预期性能的工艺方法。热处理是工程上提高材料的使用性能、保证产品质量、改善工艺性和节约原材料的重要途径。本课程通过介绍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基本原理,详细讲述金属材料的常用热处理工艺的原理和过 程控制,以及热处理缺陷的形成和预防措施,让学生全面掌握和灵活运用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工艺来改善材料的性能。最后介绍常见热处理炉的基本原理、使用特点及操作方法,为正确执行热处理工艺提供设备上的保障。粉末冶金技术PowderMetallurgytechnology课程编号:23201035学分:2总学时:36其中实验学时:0先修课程:教材:粉末冶金原理,黄培云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第2版,2008年7月重印参考教材:授课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性质:专业选修理科课程教学目标:通过讲授,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粉末冶金技术及其原理,并对粉末冶金技术的应用和市场有一个基本了解,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学习后,应能够:1了解粉末的制备方法、粉末的性能及测定方法。2理解粉末成型技术。3理解并掌握粉末烧结技术和原理。5理解粉末冶金材料的常用性能测试技术课程简介:本课程内容包括粉末冶金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工艺原理,这些内容是材料专业科技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重点是粉末冶金制备技术,及其与材料组成、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抓住这一主线,同时兼顾介绍粉末冶金工艺的最新进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粉末冶金技术有较深入和全面的了解,并能够在毕业论文和今后的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为研究开发和生产各种粉末冶金材料和制品打下良好的基础。材料力学MaterialMechanics课程编号:23209903学分:2总学时:36其中实验课:0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教材:单辉祖编著材料力学(Ⅰ),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4)参考教材:刘鸿文主编简明材料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97孙国钧、赵社戌编著材料力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上海(2006)授课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性质:专业选修理科课程教学目标:材料力学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必设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必须掌握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能掌握构件或结构在受拉、压、弯、剪应力状态下的承载能力分析,解决工程实际中具体构件或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的分析和计算。课程简介: 材料力学属应用力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构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的计算科学。其讨论固体在承受各种载荷时的性能,包括杆、轴、梁和柱,以及由这些部件装配成的结构在承受拉、压、弯、剪等应力作用下的行为,即研究构件在受力时会不会破坏、变形或突然改变形式的问题。X射线衍射学X-RayDiffraction课程编号:23209912学分:2总学时:36其中实验课:0先修课程:《大学物理》、《材料科学基础》教材:范雄,《X射线金属学》,机械工业出版社(98年版)参考教材:马世良,《金属X射线衍射学》,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梁敬魁,《粉末衍射法测定晶体结构》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授课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性质:专业选修理科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使同学掌握X射线衍射分析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法及应用,在实际工作中能正确地选用本课程中介绍的实验方法,并能与专门从事x射线分析工作的人员共同制定试验方案与分析试验结果或为今后从事X射线分析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课程简介:人们对材料的使用,主要利用它们的优良的力学性能以及化学性能,而这些性能与材料的成分组成、相组成、组织组成及晶体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实验测定材料的成分、组织及晶体结构定是研究现有材料、发挥材料潜力、扩大材料的使用范围以及研究新材料、新工艺的主要手段。X射线衍射分析是材料研究的强有力的工具,用于物相的定性及定量分析、相结构测定、点阵参数的精确测定、晶粒度与晶格畸变的测定等,广泛用于材料、冶金、机械、化工、食品、等领域,是矿物、冶金、材料等专业的重要技术课程。材料腐蚀与防护CorrosionandProtectionofMaterials课程编号:23209925学分:2总学时:36其中实验课:0先修课程: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教材:赵麦群、雷阿丽《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参考教材:[1]曹楚南《腐蚀电化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2]杨武等《金属的局部腐蚀》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5[3]黎樵燊、白晓军、朱有兰《表面工程》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2001授课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性质:专业选修理科课程教学目标:金属材料腐蚀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存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它弱化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物理化学性能,引发重大事故,是材料科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但是腐蚀与防护原理却比较复杂,它涉及冶金学、化学、电化学、物理化学、金属工艺学、高分子物理化学和高分子化学等学科的知识,加上金属材料具体的腐蚀形态及防腐方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要掌握这门专业的知识和理论,必 须学习相关学科的理论和腐蚀与防腐自身的理论。所以本课程是在学习物理、化学、工程力学、金属学及热处理、物理化学、电化学等基础课程之后进行教学的一门应用性课程。课程的讲授将根据材料学专业学生知识面宽而潜的特点,尽可能系统的阐述金属腐蚀和防护的原理,并将所涉及的的其它学科的知识给与恰当的说明。为了体现理工科学生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特点,讲授过程将列举大量的金属材料腐蚀与防护实例,以便于学生用所学知识很好地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课程的讲授过程将始终本着由浅入深、通俗易懂、里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进行。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在学习物理、化学、工程力学、金属学及热处理、物理化学、电化学等基础课程之后进行教学的一门应用性课程。本课程以金属材料的腐蚀为主线,介绍了金属腐蚀与防护得重要性、金属材料的腐蚀形态分类以及该学科的任务。较详细地讲解腐蚀的热力学和双电层理论以及电化学腐蚀的动力学。结合实际分析了影响金属腐蚀的因素及常见的腐蚀形态。列举大量的工程实例详细讲解了目前大量应用包括最新的防腐蚀技术。合金与相变AlloysandSolid-StatePhaseTransformations课程编号:23201036学分:2总学时:36其中实验学时:0先修课程:材料科学基础教材:刘宗昌,任慧平,宋义全编著《金属固态相变教程》,冶金工业出版社,2003参考教材:赵乃勤主编《合金固态相变》,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授课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三年级课程性质:专业选修理科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金属固态相变的基本原理,熟悉金属材料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发生固态相变的基本规律及其在各种热处理工艺中的应用,了解相变-组织-性能之间的具体联系,掌握运用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进行相变分析的思路和方法。课程简介:合金固态相变主要内容为固态相变的分类、相变的驱动力、相变过程热力学、动力学原理;合金相变的相图基础;奥氏体相变、马氏体相变、贝氏体相变的特点;脱溶及时效。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金属材料固态相变的基本原理,理解材料热处理工艺过程中发生固态相变的规律。本课程是电子材料类学生计划在金属材料方向发展的必备课程,也是其它材料类专业学生的选修课程。材料失效分析FailureAnalysisofMaterials课程编号:23209924学分:2总学时:36其中实验课:0先修课程: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艺学、材料力学性能教材:张栋钟培道陶春虎等编著失效分析,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参考教材:(法)亨利(Henry,G),(联邦德国)豪斯曼特(Hcrstmann,D)著,《宏观断口学及显微断口学》,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年 授课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理科课程教学目标:学习、理解、掌握工程材料常见的失效破坏方式和失效机理、各种断裂机理和失效机理对应的宏观断口形貌和微观断口形貌特征。根据失效分析系统工程方法,判断系统的最薄弱环节,从失效零件的宏观断口形貌和微观断口形貌两方面来判断材料和机械零件的失效规律、机理、性质及失效破坏的预测和防止。课程简介:掌握失效分析的作用、程序、思路,能进行失效分析,找出材料和机械零件失效的原因,并对失效的预防提出改进的意见和措施。课程采用课堂讲授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方法,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材料科学概论AnIntroductiontoMaterialsScience课程编号:23209902学分:2总学时:36其中实验课:0先修课程:大学物理,材料化学基础教材:讲义参考教材:1、阿瑟.斯特利特等,金属与人类文明(汉英对照上下册),冶金工业出版社,19852、李树尘等,现代功能材料应用与发展,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4授课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性质:专业选修理科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教学,使低年级学生对材料科学基础知识以及材料的生产过程有一个较全面、较概括的了解;对当前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有初步了解;培养学生对材料科学的兴趣。初步了解各类工程材料的基本概念,包括组织结构、性能、生产过程和应用等;初步了解材料科学的研究前沿以及我校材料学科的科研工作简况。课程简介:本课程是材料学科本科生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它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对材料科学有一个较全面而又概括的了解,对材料的生产、科研、应用以及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能源材料EnergyMaterials课程编号:23209929学分:2总学时:36其中实验课:0先修课程:物理化学、大学物理教材:自编讲义参考教材:1、雷永泉主编,新能源材料,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2、杨德仁主编,太阳能电池材料,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3、李景虹编著,先进电池材料,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4、韩敏芳、彭苏萍著,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及制备,科学出版社,2003年5、CharlesC.Sorrell,SunaoSugihara,Janusz Nowotny,Materialsforenergyconversiondevices,CRC,November16,20055、康维(Conway)著,电化学超级电容--科学原理及技术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授课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性质:专业选修理科课程教学目标:讲授与新能源有关的材料,要求掌握能源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制备和改性的方法。课程简介:本课程重点讲授新型二次电池材料、燃料电池材料、太阳能电池材料、贮氢材料、热电转换材料和核能材料,其它如蓄热材料、电化学超级电容材料也将被提及。本课程结合现代能源科技前沿,强调材料科学与技术在新能源开发和应用中的主导地位。高分子材料PolymerMaterials课程编号:23201209学分:2总学时:36其中实验课:0先修课程: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教材:自编讲义参考教材:黄丽主编高分子材料,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王建国,刘琳编著特种与功能高分子材料,中国石化出版社(2004)授课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性质:专业选修理科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全面的了解高分子材料发展简史、分类、发展现状、结构特征、应用及发展前景,培养学生的科学发展观和环境保护意识。基本掌握常用的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和使用注意事项;如塑料、涂料、纤维、橡胶等应用领域及注意事项。能根据所学知识,能够识别身边常用的一些高分子材料。课程简介:高分子材料是目前发展速度最快、应用前景最广、最具生命力的材料。本科课程是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按章节分类介绍塑料、涂料、纤维、橡胶以及功能高分子材料及复合材料如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高吸水保水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分离膜材料等材料的最新发展状况及应用状况,重点强调日常生活中的经常遇到的一些高分子相关材料使用和注意事项,如高分子保鲜膜材料,特富龙,整形美容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沙漠绿化的高吸水保水高分子材料的使用和注意事项,难点是高分子材料结构与物理性能关系的的理解和掌握。本课程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附带展示一些高分子材料实物,增加学生对高分子材料的感性认识。环境材料EcologicalMaterials 课程编号:23209928学分:2总学时:36其中实验课:0先修课程:无教材:《环境材料》,孙胜龙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参考教材:《环境材料学》,翁端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授课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性质:专业选修理科课程教学目标:全面介绍各类环境材料,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材料在开发、应用、制备、加工、再生等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各种影响,在此基础上了解环境材料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学习后,应能够:1.了解各类材料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2.积极主动地使用环境材料,自觉地去研究和开发环境材料。课程简介:环境材料科学是20世纪末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环境科学与材料科学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交叉学科。本课程系统地介绍了当前不同领域中形成的不同环境材料,包括绿色包装材料、环境降解材料、绿色建筑材料、环境净化材料、环境替代材料、微生物环境材料、废弃物利用、能源及新能源材料、自然岩石(矿物)材料、仿生保健材料、纳米材料和环境修复材料等。学习本课程重点在于深入理解环境材料这一概念的内涵,系统地了解材料在开发、应用、制备、加工、再生等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哪些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了解环境材料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情况。本课程在教学上注重结合生活中的各种环境问题,如水污染,装修污染等,来介绍解决相关问题的各种环境材料。陶瓷材料AdvancedCeramicMaterials课程编号:23209920学分:2总学时:36其中:实验课6先修课程:材料科学基础教材:精细陶瓷—理论与实践陈祖熊王坚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参考教材:高性能结构陶瓷极其应用,肖汉宁高玲召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功能陶瓷材料,曲远方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特种陶瓷,王零森主编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授课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性质:专业选修理科课程教学目标:掌握现代新型陶瓷材料的组成、结构、工艺与性能,了解其应用领域和市场以及最新的研究进展,理解现代陶瓷材料的生产工艺及其原理,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学习后,应能够:1掌握现代新型陶瓷材料的组成、结构、工艺与性能。2理解现代新型(特种)陶瓷材料的生产工艺及其原理。3了解现代新型陶瓷材料的应用领域和市场以及最新的研究进展。课程简介:本课程内容包括新型陶瓷(包括结构陶瓷和功能陶瓷)的基础知识,这些内容既是材料专业科技人员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同时也是理解和掌握陶瓷材料设 计和制备的基础。重点是新型陶瓷材料的组成、工艺、微观结构与性能。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抓住这一主线,同时兼顾介绍新型陶瓷材料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和最新进展、以及国内外著名的新型陶瓷材料生产厂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新型陶瓷材料的全貌有一个教全面的了解,并能够在毕业论文和今后的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为研究、开发、生产和应用各种新型陶瓷材料打下良好的基础。半导体材料SemiconductorMaterials课程编号:23201022学分:2总学时:36其中实验学时:0先修课程:普通物理材料物理教材:邓志杰郑安生编著半导体材料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参考教材:杨树人等编著半导体材料,科学出版社,北京(2004)半导体物理刘恩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授课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性质:专业选修理科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半导体材料作为微电子工业和光电子工业的基础材料它的发展历史,加深理解半导体材料对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类进步所起的巨大的推动作用,了解目前半导体材料前沿领域的热点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使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学习后,基本掌握半导体材料的制备原理、工艺特点和主要基本器件的工作原理,为从事半导体相关领域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课程简介:半导体材料是半导体科学发展的物质基础,利用半导体材料制作的晶体管、集成电路、高速场效应晶体管和半导体激光器等半导体元器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丰富了半导体科学的内容。本课程结合具有代表性的半导体材料重点介绍:微电子工业的基础材料硅、锗半导体的制备方法、区域提纯、杂质和缺陷行为以及为满足集成电路发展对材料的需求;作为光电子材料的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及其多元材料、异质结构、量子阱和超晶格材料的外延生长、工艺和性能控制的原理;II-VI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制备、缺陷行为及其多元化合物和超晶格材料;氧化物及其它半导体材料的制备、性能和应用。复合材料CompositeMaterials课程编号:23209919学分:2总学时:36其中:实验课0先修课程: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教材:周曦亚编复合材料,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2005)参考教材:王荣国等编著复合材料概论,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尹洪峰等编著复合材料及其应用,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西安(2003)吴人洁主编复合材料,天津大学出版社,天津(2000) 授课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性质:专业选修理科课程教学目标:让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了解复合材料的种类和基本性能;了解复合材料基体和增强体的种类和性能;掌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成型工艺以及复合材料的一般设计原则;掌握复合材料的增强、增韧机理以及界面的种类和作用;了解复合材料的主要应用;为学生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提供基础。课程简介:随着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材料已经难以满足需要,于是复合材料应运而生,并日益成为21世纪材料发展的主流。本课程主要讲述先进复合材料的种类、性能、制备工艺等问题,同时介绍复合材料的界面、增强、增韧机理等相关问题以及复合材料的主要应用。低维材料Low-dimensionalmaterials课程编号:23209927学分:2总学时:36其中实验课:0先修课程:大学物理、普通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教材:《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张立德,牟季美著;科学出版社参考教材:《纳米科学与技术》—白春礼著;云南科技出版社《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王世敏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授课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性质:专业选修理科课程教学目标:低维材料不同于自然界中的物质,具有各种量子效应和独特的光、电、热、声、力、化学和生物性能,在未来的各种功能器件的应用中将发挥重要作用。这是一类通过能带工程而获得的可控性能具有与体材料截然不同的新型材料。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低维材料的设计以及相关的制备和表征方法。知了科学前沿及相关领域的发展趋势,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为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课程简介:低维材料通指材料的线度比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或电子的平均自由程短(或相当)的材料,即电子在运动时受到了限制,常常包括三维体材料之外的二维、一维和零维材料。低维材料是一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联系的新型学科,本课程紧跟当代最新成就和前沿,重点介绍:在1个方向上受到限制的超晶格或量子阱(二维材料);2个方向上受到限制的量子线(一维材料);以及在3个方向都受到限制的量子点(零维材料)的制备、表征及物性应用等方面的内容,特别是当前国内外在该领域的新成果、新观点和新理论。本课程具有最新实时的特点,为学生提供新思路和应用信息。功能金属材料FunctionalMetalMaterials 课程编号:23201030学分:2总课时:36其中实验课:0先修课程:大学物理、材料科学基础教材:王正品、张路、要玉宏编金属功能材料,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2004)参考教材:马如璋,蒋民华,徐祖雄编功能材料概论冶金工业出版社(1999)师昌绪主编新型材料与材料科学科学出版社(1988)李言荣,恽正中编电子材料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授课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性质:专业选修理科课程教学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几种典型金属功能材料产生功能特性的原理,材料的组织结构与性能,材料的制备技术、表征技术及材料应用等内容,为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与研究中奠定基础。课程简介:功能材料是具有特定光、电、磁、声、热、湿、气、生物等特性的各类材料。这些材料在能源、计算机、通讯、激光、空间、医药等现代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课程重点介绍几种金属功能材料:能量转换材料及储存材料、磁性材料、金属导电材料、非晶态金属材料、信息材料、超导材料、形状记忆合金及智能金属材料等。现代磁性材料AdvancedMagnetismMaterials课程编号:23209921学分:2总学时:36其中实验课:0先修课程:大学物理教材:《磁学基础与磁性材料》严密彭晓领编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参考教材:《磁性材料》田民波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磁电子学》焦正宽曹光旱编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磁性物理学》宛福德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磁功能材料》孙光飞强文江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授课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性质:专业选修理科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较少的教学时间内对磁学原理及磁性材料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熟悉各种门类的磁性材料及其应用,为研究和开发各种磁性材料打下基础。 课程简介:该课程从电子结构及晶体结构两个层次探讨磁学基础理论和磁性材料的制备、性能和检测,分为两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阐述磁学和材料磁性的基础理论和主要概念,包括各种磁性、磁性材料中的基本现象、磁畴结构、技术磁化和动态磁化理论等。第二部分阐述主要门类的磁性材料,包括软磁材料、永磁材料、磁记录材料、磁电阻材料、磁致伸缩材料和磁性液体等。第二部分中涉及到的磁学概念和原理,在第一部分都有介绍。磁性材料已成为国民经济和人类社会重要的基础材料,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既掌握磁学的基本理论,也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的一些基础知识,为研究和开发各种磁性材料打下必备的基础。课程的重点是了解目前已广泛应用以及即将获得重要应用的各门类的磁性材料。课程的难点是对磁学重要物理概念以及主要理论的理解,授课过程中对磁学理论的叙述以满足磁性材料的学习和研究为目的,对物理学和数学的阐述不宜过深,应避免复杂的数学推导和过深的理论描述。金属材料MetalMaterials课程编号:23201113学分:2总学时:36其中实验课:0先修课程: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力学性能教材:戴起勋编金属材料学,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2005)参考教材:吴培英编著金属材料学国防工业出版(1987)王笑天、江月松编著金属材料学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杨如增、廖宗庭编著首饰贵金属材料及工艺学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授课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性质:专业选修理科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金属材料的发展历史、前沿领域及发展趋势。掌握金属材料合金化原理、合金元素对钢相变、组织、性能影响的一般规律。能够根据工程构件、机器零件(或工具)的服役条件,具有合理选用材料,确定热处理技术条件的知识。掌握常用钢、铸铁、高温合金、有色金属(铝、钛、镁、铜及金银铂)等材料的牌号、成份、组织、力学性能和用途。课程简介:金属材料学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本课程主要任务是讲授金属材料的合金化基础理论,在阐述常用类型金属材料的性能要求的基础上,分析各类工程构件用钢、机器零件及工模具用钢、不锈钢、耐热及高温合金、有色金属及其合金、新金属材料等的合金化特征、热处理工艺特点及选择材料与使用材料的原则和方法;依据材料的成份—组织—性能这一主线,阐明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衍变过程,进一步揭示发挥材料性能潜力的途径。微电子元器件MicroelectronicDevices课程编号:23209911学分:2总学时:36其中实验课:0 先修课程:材料科学基础教材:1、《半导体器件》,刘刚,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参考教材:1、《电子器件导论》包兴、胡明等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2、《半导体器件》[日]正田英介主编科学出版社;授课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性质:专业选修理科课程教学目标:微电子器件是当今新材料应用的最重要领域。本课程向学生讲述微电子技术中广泛应用的主要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和性能。通过学习既可以使学生重温所学过的材料的性能,又可加深他们对材料是一切科学技术的物质基础这一事实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激发他们努力学好材料专业的积极性。课程简介:在学生学习了固体物理和材料物理等课程的基础上,本课程向学生讲授:半导体器件物理基础,电力电子器件、半导体敏感器件、半导体光子器件、半导体微波器件,重点介绍它们的工作原理和特性,以及它们的应用范围和选用的主要原则。新型碳材料NewCarbonMaterials课程编号:23201037学分:2总学时:36其中实验学时:0先修课程: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教材:新型炭材料,沈曾民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2003)参考教材:纳米碳管制备、结构、物性及应用。成会明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2002)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贺福,王茂章主编。科学出版社,北京(1995)树脂基复合材料。王顺亭主编。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北京(1997)授课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性质:专业选修理科课程教学目标:新型炭材料被誉为第四类工业材料,是当前材料科学中最有生命力的材料之一,因其独特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性,备受各界关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各种新型炭材料的制备原理和方法、反应机理、微观结构和性能以及其成功的和潜在的应用。课程简介:本课程着重于阐明零维、一维、二维、三维炭材料体系的性质、制备、材料改性、应用。讲授的主要内容包括富勒烯的结构和性能,制备方法和应用;纤维炭的发展、制备方法和生长机理、性能和应用;功能炭材料的结构和性质、制备方法及应用;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材料的改性、应用。电子显微分析Electronmicroscopyandmicroanalysis课程编号:23209926学分:2总学时:36其中:实验课0先修课程: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力学性能教材:陈世朴王永瑞,金属电子显微分析,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 参考教材:张铭诚等,电子束扫描成像及微区分析,原子能出版社,1987周志朝,无机材料显微结构分析,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授课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理科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材料科学研究通常关注的显微结构分析内容;掌握各种常见分析仪器的功能和基本原理;学会根据不同显微结构分析内容,准确选择、利用各种分析方法和手段,并得出正确的判断。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简介:电子显微分析是材料科学中最为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准确、快捷的分析结果为材料的制备工艺、材料性能微结构表征研究及其材料显微结构设计提供可靠的实验和理论依据。本课程主要介绍包括物显微结构形貌观察、化学组织确定及其定量分析、微晶及纳米粉体尺寸测定、体材料及其微区成分分析和定量测定等;同时侧重介绍进行上述显微结构分析通常所采用的各种现代仪器的主要功能特性及其分析方法,其中包括电子探针(EPMA)、波谱仪(WDS)、能谱仪(ED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公选课课程简介纳米材料与技术Nanoscience&technology课程编号:23200001学分:2总学时:36其中实验课:0先修课程:大学物理、普通化学、教材:《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张立德,牟季美著;科学出版社参考教材:《纳米科学与技术》—白春礼著;云南科技出版社《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王世敏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纳米技术与纳米武器》—赵冬等编著;军事谊文出版社授课对象:非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性质:综合选修(全校公选课)理科课程 教学目标:1.了解纳米科技的内涵、实用目的及其终极目标。2.简单了解用于纳米材料制备的各种仪器。纳米微粉的科学制备分类方法应该是气相法、液相法、固相法。其中气相法包括电阻加热法、高频感应加热法、等离子体加热法、电子束加热法、激光加热法、通电加热蒸发法、流动油面上真空沉积法、爆炸丝法、热管炉加热化学气相反应法、激光诱导化学气相反应法、等离子体加强化学气相反应、化学气相凝聚法、溅射法等。其中液相法包括沉淀法、水解法、喷雾法、溶剂热法(高温高压)、蒸发溶剂热解法、氧化还原法(常压)、乳液法、辐射化学合成法、溶胶—凝胶法等。其中固相法包括热分解法、固相反应法、火花放电法、溶出法、球磨法等。3.了解用于纳米材料测试的各种仪器。其中了解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隧道显微镜(STM)。4.了解纳米科技的国际环境及纳米材料的主要现实应用领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对纳米材料与技术所涉及的相关领域有初步认知。使学生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增强适应能力,激发学习兴趣,破除对高技术的神秘感,树立攀登科技高峰的信心。课程简介:纳米材料与技术是一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联系的新型学科。本课程紧跟当代纳米技术发展的最新成就和前沿,系统阐述纳米技术的有关概念、应用、国内外研究开发战略和中国的纳米产业,介绍国内外纳米行业研究开发的最新资料和信息,特别是当前国内外在纳米领域的新成果、新观点、新理论和产业化实例,具有最新实时的特点,为学生提供新思路和应用信息。材料科学发展史DevelopmentinMaterialScience课程编号:23200002学分:2总学时:36其中实验课:0先修课程:教材:自编参考教材:《材料家族的发展》,王放民,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清晰的纳米世界》,章效锋,清华大学出版社;《新材料》,上海科学技术协会,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人类文明的基石——材料科学技术》,谢长生,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新材料技术—科技进步的基石》,乔松楼,乐俊淮,苏雨生,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在大自然的馈赠之外—材料技术》,严东生,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材料和材料的未来》,李新立,黄阿华,陆中正译,科学普及出版社。授课对象:非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性质:综合选修(全校公选课)理科课程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材料科学发展演变的基本过程和几个重要的阶段,理解材料科学发展史与人类历史及科学技术发展史的关系,认识到材料科学的重要性;使学生理解材料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了解金属材料、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及显微技术等的发展演变,了解新型金属材料、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的重要性能及其应用。课程简介:材料被看作是人类社会进化的里程碑。因为对材料的认识和利用的能力,决定着社会的形态和人类生活的质量。一部人类文明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可以 称之为一部材料发展史。材料的历史同人类社会发展史同样悠久。历史上,材料被视为人类社会进化的里程碑。历史学家曾把材料及其器具作为划分时代的标志: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高分子时代∙等。这里我们不难看到材料在社会进步过程中的巨大作用。新材料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新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整个科学技术的进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科学技术整体的进展,对材料的品种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刺激新材料技术的高速发展。所以说,一部科学技术发展史也称得上是一部材料发展史。所以,了解了材料科学发展史,也就了解了人类的演变史,了解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史。学习、了解、研究材料特别是新材料对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以及对国家综合实力的影响对各个专业的学生都是非常有益的。《材料科学发展史》课程是面向全校非材料专业本科学生,以普及材料基础知识为主的科普性的综合选修课。本课程的主要内容:1、人类、材料和技术的演变史;2、金属材料、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等的发展演变;3、显微技术的发展演变。非线性世界探秘AnintroductionofNonlinearScience课程编号:23200003学分:2总学时:36其中实验课:0先修课程:教材:吴祥兴,陈忠等,混沌学导论,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参考教材:陈士华,陆军安,混沌动力学初步,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出版社,1998;刘秉正,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基础,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授课对象:全校文理科各专业二年级或以上课程性质:综合选修(全校公选课)理科课程教学目标: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为了让学生对目前新兴的非线性科学有一个大体了解,在教师的指导下,对非线性科学中的基本概念有所了解,并且能够结合自己的学科专业提出一些非线性科学的例子或者应用方法。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是介绍非线性科学的一些基础概念,并结合当前非线性科学领域的一些前沿问题,做简要的了解。并引导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结合非线性科学的基本概念加强理解本专业中的一些非线性问题。内容大体如下:简要介绍本领域的研究前沿。简单了解研究方法与数学工具。包括以下内容:介绍混沌的例子,从中总结出混沌概念,并推广到时空混沌。介绍分形的概念,重点对分形的例子进行讲解,并从中总结出分形几何的一些分析方法。新型能源Newenergy课程编号:23200004学分:2总学时:36其中实验课:0先修课程:教材:自编讲义参考教材:《新能源发电技术》,王长贵崔容强周篡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 授课对象:全校文科类学生课程性质:综合选修(全校公选课)理科课程教学目标:能源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支柱,新型能源的开发代表能源发展的方向。本课程向学生讲述各种新型能源技术,通过学习可以使非相关专业的学生也能建立起对新型能源的基本认识,起到一定的培养理科素质的目的。课程简介:本课程向学生讲授:能源及新型能源的基本概念、各种新型能源,包括核能、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可燃冰、燃料电池等,介绍它们的基本概念、开发原理与一般应用。生活中的电池Batteryusedinthelife课程编号:23200005学分:2总学时:36其中实验课:0先修课程:教材:《高能化学电源》,管从胜等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参考教材:《化学电源-电池原理及制造技术》,郭炳焜等主编,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化学电源-原理、技术与应用》,陈军等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授课对象:非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性质:综合选修(全校公选课)理科课程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化学电源的基本知识(定义,分类,组成等)和各种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及组成;了解化学电源的理论基础和常用化学电源的设计,维护和使用方法。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学习后,应能够:1.了解目前的能源现状,提高节约能源的意识。同时了解代替传统能源的新能源技术。2.掌握化学电源的定义,分类和组成,初步了解化学电源的运行原理和基础理论。3.掌握各种常见化学电源的组成,工作原理,了解各种常用化学电源的电池材料、维护和使用方法。4.了解各种化学电源造成污染的原因及对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课程简介:本课程是面向全校学生,概括性介绍化学电源基础知识的综合公共课,内容包括新能源技术,化学电源概述和各类常见的化学电源组成、工作原理、性能指标、维护与应用和对环境的影响。这些内容的学习既可以提高学生对化学电源的理解,又可以使学生增强节约能源意识,同时讲解化学电源对环境的影响,也提高了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加强了学生自觉合理处理废旧电池的动机。本课程的重点是化学电源的基本定义与基本知识(分类,组成等)和常见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结构以及电极组成。对于非专业的学生,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无疑是本课程的一大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重复出现,逐步加强,逐渐理解的方式。具体方法是:从讲解化学电源的概述开始,每章提及电池的工作原理,但讲的非常简单,主要是不让学生对原理产生恐惧和厌烦心理,由于各种原理非常类似,所以我们在讲解各章时逐步把原理详细化,从而使学生在不知 不觉中了解了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医用生物功能材料及应用biomedicalbioactivematerialsandapplication课程编号:3200006学分:2总学时:36其中实验课:0先修课程:普通化学基础物理教材:李世普编著《生物医用材料导论》,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参考教材:口腔生物材料,陈怡清等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医用及口腔材料,威廉斯姆等编,科学出版社,1999年组织工程相关生物材料,姚康德等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人工关节手术与康复,徐卫东等编,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1年授课对象:非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性质:综合选修(全校公选课)理科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使文理医科学生掌握生物医用材料尤其是关于医用活性材料及其复合材料方面的理论知识,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拓展知识面,形成知识交叉,并能够掌握生物活性复合材料人工脏器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进展;了解最新的材料科学进展。课程简介:《医用生物材料》课程是面向全校非材料专业本科学生,以普及医用材料基础知识为主的科普性的综合选修课。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生物材料发展史、生物材料的性能及分类、人工关节、口腔生物材料、心血管系统材料、组织工程相关材料以及最新材料领域的研究进展等。本课程面向校内文、理各专业,尽量照顾学生的特点,做到内容由浅入深、丰富,在讲授中让学生对生物医用活性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有较全面的了解。宝石材料赏析gymmaterials课程编号:23200007学分:2总学时:36其中实验课:0先修课程:高中物理和化学教材:《宝石学教程》第一版,李娅莉等编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武汉,2006参考教材:1.实用宝石鉴定,白洪生,陈学明等著,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20002.宝石材料,周国平等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武汉,2005授课对象:非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性质:综合选修(全校公选课)理科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使文理医科学生掌握宝石材料基本概念以及各种宝石的鉴赏知识,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拓展知识面,形成知识交叉。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学习后,应能够:1.了解珠宝玉石的概念、命名、分类、分布、款式、优化处理及人工合成方 法等知识。2.掌握珠宝玉石的选择及其佩戴知识;3.了解各种宝石的基本性质、历史、成因产地、评价和赏析知识;课程简介:《宝石材料赏析》课程是面向全校非材料专业本科学生,以普及宝石材料基础知识为主的科普性的综合选修课。本课程的主要分为两部分:宝石学基础和各种宝石的基本性质、历史、成因产地、评价和赏析知识。高分子材料及应用PolymerMaterialsandApplication课程编号:2320008学分:2总学时:36其中实验课:0先修课程:教材:自编讲义参考教材:王建国,刘琳编著特种与功能高分子材料,中国石化出版社(2004授课对象:非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性质:综合选修(全校公选课)理科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较全面的了解高分子材料发展简史、分类、发展现状、应用及发展前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对身边的高分子材料有个较为全面的了解认识,培养学生的科学发展观和环境保护意识。课程简介:材料、能源、信息和生命科学是当代科学技术的四大支柱,材料又因是人类社会生活和所有科学技术的物质基础而尤显重要,高分子材料是材料领域的后起之秀,它的出现带来了材料领域的重大变革。高分子材料具有许多其他材料不可比拟的突出性能,目前已在尖端技术、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高分子材料是目前发展速度最快、应用前景最广、最具生命力的新型材料。本科课程是为非材料类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公共选修课,按章节分类介绍塑料、涂料、纤维、橡胶以及功能高分子材料及复合材料的最新发展状况及应用状况,重点讲述日常生活中的经常遇到的一些高分子相关材料使用和注意事项,如高分子保鲜膜材料,特富龙,整形美容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沙漠绿化的高吸水保水高分子材料等高分子材料的使用和注意事项,难点是对一些高分子知识概念的理解,特别是文科类的学生,很容易混淆不清。稀土发光材料RareEarthluminescentmaterial课程编号:2320009学分:2总学时:36其中实验课:0先修课程:教材:稀土发光材料及其应用,李建宇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参考教材:固体发光材料,孙家跃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授课对象:非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性质:综合选修(全校公选课)理科课程 教学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稀土发光材料的发光原理,光的彩色原理,灯用稀土发光材料及各种特殊用途发光材料的特点与用途。课程简介:本课程首先概括介绍稀土发光材料的基本知识,包括稀土发光原理、稀土发光材料的优点、光与颜色等。然后重点介绍在各个领域使用的发光材料。主要包括:灯用发光材料、长余辉发光材料(夜光材料)、稀土有机配合物发光材料、稀土固体激光材料、阴极射线显示技术与稀土荧光材料、平板显示技术中的稀土发光材料、稀土发光材料与X射线影像技术、高能射线闪烁体及其脉冲计数技术。最后还将介绍一些发光材料的发展动态。本课程的重点在于稀土的基本知识及常用的发光材料的应用及特点,材料的发光机理是本课程的难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掌握发光与照明等相关知识,扩大知识面。环境友好材料EcologicalMaterials课程编号:23200010学分:2总学时:36其中实验课:0先修课程:教材:《环境材料》,孙胜龙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参考教材:《环境材料学》,翁端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授课对象:非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性质:综合选修(全校公选课)理科课程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各种环境友好材料的概念、类型、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国内外未来发展趋势与动态等。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学习后,应能够:1.了解各种传统材料对环境的危害;2.了解各种环境材料的概念及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3.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相关知识;4.理解最终解决环境问题离不开环境材料的原因。课程简介:环境材料科学是20世纪末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环境科学与材料科学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交叉学科。本课程系统地介绍了当前不同领域中形成的不同环境材料,包括绿色包装材料、环境降解材料、绿色建筑材料、环境净化材料、环境替代材料、微生物环境材料、废弃物利用、能源及新能源材料、自然岩石(矿物)材料、仿生保健材料、纳米材料和环境修复材料等。学习本课程重点在于深入理解环境友好材料这一概念的内涵,在此基础上了解环境材料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情况。本课程在教学上注重结合生活中的各种环境问题,如水污染,装修污染等,来介绍解决相关问题的各种环境材料。材料科学与生活MaterialScienceandlife课程编号:23200011学分:1总学时:18其中实验课:0先修课程:教材:自编 参考教材:材料科学与材料世界,杨瑞成等,化学工业出版社;材料家族的发展,王放民,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新材料,上海科学技术协会,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人类文明的基石——材料科学技术,谢长生,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新材料技术—科技进步的基石,乔松楼,乐俊淮,苏雨生,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在大自然的馈赠之外—材料技术,严东生,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材料和材料的未来,李新立,黄阿华,陆中正译,科学普及出版社;授课对象:非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性质:综合选修(全校公选课)理科课程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材料科学的基本概念,了解材料的分类,认识到材料科学的重要性;让学术了解材料的一般制备工艺流程及其特点;使学生了解生活中常用材料的性能特点和使用特点,对身边的材料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课程简介:材料被看作是人类社会进化的里程碑。因为对材料的认识和利用的能力,决定着社会的形态和人类生活的质量。《材料科学与生活》课程是面向全校非材料专业本科学生,以普及材料科学与材料基础知识为主的科普性的综合选修课,旨在让学生对材料科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材料有一些初步的认识,了解常用材料的性能特点和使用特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1、材料科学的概念及材料分类;2、材料的制备、加工和处理方法;3、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材料、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的特点及应用;4、高性能新材料的特点及应用。首饰用贵金属材料及制作工艺NobleMetalsandManufactureforJewelry课程编号:23200012学分:2总学时:36其中实验课:0先修课程:教材:自编讲义参考教材:杨如增,廖宗廷首饰贵金属材料及工艺学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授课对象:非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性质:综合选修(全校公选课)理科课程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能够对目前常用的首饰贵金属材料以及首饰的制备工艺有一个较为明晰的了解。课程简介:目前我国的珠宝产业发展迅猛,作为我国珠宝产业龙头的深圳市更是集中了我国一半以上的珠宝产业。对于相关人才需求量很大。本课程的开设对象为全校的非材料专业本科生,本课程在简要介绍贵金属的材料学基本知识后,结合各种珠宝首饰的实物及照片对目前珠宝产业所采用各种贵金属材料做一详细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目前的常用的珠宝材料的制备工艺以及检测方法。其中金合金材料以及贵金属饰品材料的铸造工艺是本学科的重点。本课程的难点在于:对于很多完全没有材料学知识的学生简述具有一定理论性质的内容和首饰的制备工艺显得比较枯燥和难以理解。本课程将结合具体的一些精品饰品来介绍相关的贵金属材料及其制备工艺,以增加该课程的生动性和通俗性。食品安全与监测 FoodSafetyandSurveillance课程编号:2320013学分:1.总学时:18其中实验课:0先修课程:《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教材:《食品安全与检测》车振明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出版。2007年9月第1版。16开本:326页;平装本;ISBN-9787501960446。参考教材:《现代食品安全科学》吴永宁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出版。《食品安全导论》金征宇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出版。授课对象:非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性质:综合选修课(全校公选)(理科学分)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将使学生掌握食品安全与监测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各个专题的案例分析,了解食品卫生的主要问题和监管对策,学会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客观评价食品的安全。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食品安全监测的措施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食品中的农药残留等有害物产生的原因及导致一系列食源性疾患事件的缘由,食品添加剂的毒性与危害;概述食品检验的一般程序和步骤,以及食品安全监测的实施,食品卫生监督及GMP、HACCP等管理模式的基本内容和方法,防范食品安全危机的对策。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可了解食品卫生、食品检测、食品毒理与食品安全相关联的基本知识,掌握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食品污染的过程、食物中毒相关知识与预防及处置对策,以及如何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资源辅助学习,尤其是网络信息的合理与有效应用,培养信息素养与理性思维能力。本课程的讲授将以食品安全为主线,辅以案例介绍、实地考察、课程网站、课堂练习、专题演讲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力图将学习兴趣与网络使用、文献阅读与课外实践,实例剖析与综合应用相结合,要求学生能够把握专业研究及综合应用分析的基本原则与策略。漫画陶瓷RandomTalkonCeramics课程编号:2320014学分:2总学时:18其中实验课:0先修课程:教材:《陶瓷材料导论》,曹茂盛等主编,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5年参考教材:《中国陶瓷综述》,朱裕平,山东美术出版社2006年《精细陶瓷材料》,江东亮主编,中国物资出版社,2000授课对象:非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课程性质:综合选修课(全校公选)(理科学分)使学生了解我国陶瓷材料的发展历史,及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了解传统陶瓷与现代陶瓷的制备工艺,及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和国内外未来发展趋势等。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学习后,应能够:1.了解我国陶瓷的发展历史;2.理解传统陶瓷的制备工艺及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3.理解现代陶瓷的制备工艺及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4.了解陶瓷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课程简介:陶瓷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载体,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与艺术,它与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本课程首先以历史地发展为线索,介绍了我国古陶瓷发展的历程,对每个历史时期陶瓷材料与工艺的特色进行了讲述。重点对当代陶瓷工业中的传统陶瓷和特种陶瓷分别从其原料、制备工艺、研究方法和设备及其应用等方面作了较为专业地讲解。最后以陶瓷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包括陶瓷与绘画、音乐、体育、军事……)为主题,从人文的角度对陶瓷材料进行了介绍。整个课程的设置内容丰富,文理兼备,图文并茂,可以使学生既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又拓宽了专业知识。高分子材料科学与生活PolymerMaterialsScienceandOurLife课程编号:23200015学分:2总学时:36其中实验学时:0先修课程:高中物理和化学教材:参考教材:授课对象:全校学生课程性质:综合选修(全校公选课)理科课程教学目标:通过学习《高分子材料科学与生活》课程,讲授生活中常用的高分子材料的种类、性能及其特性,使学生对高分子材料专业知识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学习后,应能够:(1)初步了解高分子材料的合成、生活中常用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性能以及应用领域。(2)理解适用于各个生活领域内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及成型加工方法、检测方法。(3)理解生活领域内各种高分子材料的种类、类别及特性,具备初步的高分子材料鉴别能力。课程简介:高分子材料是21世纪飞速发展的新材料之一,它性价比高、比重较轻,在生活中可代替木材、金属、煤炭等有限的不可再生的资源,高分子材料还具备其它材料无法比拟的化学稳定特性,可长期稳定在水、热、细菌、化学腐蚀等环境中使用。因此使用量大、应用广泛。《高分子材料科学与生活》初步介绍了高分子材料合成、性能及成型加工方法等内容,主要介绍了生活中所使用的几个方面高分子材料的特性、成型加工方法、高性能材料的改性方法及其所应用的领域等方面的内容。并列举了大量的生活实例对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性能、使用范围加以分析。本课程贴近生活实际,对于理解生活中的高分子材料基本物理和化学性能,并运用所学到的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和本质具有实际运用价值。陶瓷材料的专题研究实践Studyandpracticeofceramicmaterials 课程编号:232000162320001601学分:3总学时:54其中实验学时:0先修课程:教材:参考教材:授课对象:全校学生课程性质:综合选修(全校公选课)理科课程教学目标:课程简介:以“丰富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为宗旨,采用科研专题带教学的培养模式,将科学研究方法和研究能力的培养融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在材料学院陶瓷材料制备的实验平台上,通过综合性科研专题的选题,实施与完成,重点培养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从事科学研究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课程分为三个学习阶段。(一)、基础知识课讲述陶瓷材料的制备工艺及性能,新型陶瓷材料及进展,材料科学研究方法及科技论文写作等基础内容。(二)、专题的选择和可行性讨论教师根据本学科的前沿研究以及课程重点引导学生选题,选题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包括新视角、新问题、新方法等。指导学生在广泛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对专题研究背景、研究内容,拟采取的技术路线和现有研究条件等诸方面进行可行性综合分析和讨论,确定几个研究专题。(三)、专题的实施、完成与评价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来选择自己想研究的专题,组成2-4人的专题组,专题组成员一起合作对所选专题进行进一步深入全面的调研和思考,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订实验方案,通过分工协作完成专题研究项目,最后专题组成员根据自己在专题中承担的工作,合作或独立完成相关研究报告和论文。化学与现代文明ChemistryandModernCivilization课程编号:23200017学分:2总学时:36其中实验学时:0先修课程:教材:参考教材:授课对象:除材料、化学、生命和医学院以外的全校各专业课程性质:综合选修(全校公选课)理科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是为文科类各专业及不开设化学类课程的其他理工类专业学生讲授的一门基础性和综合性的化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体会化学在分析诸多社会热点问题中的作用和价值,以及与许多相关学科的密切关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培养正确的科学观和综合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一门基础性和综合性的化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体会化学在分析诸多社会热点问题中的作用和价值,以及与许多相关学科的密切关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培养正确的科学观和综合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本课程着重介绍过去几百年来,特别是20世纪化学的一些重大进展及其对人类现代文明的贡献。内容包括元素、原子和分子、元素周期律、合成化学、生命化学、药物化学、食品营养化学、能源化学、环境化学、绿色化学、材料化学、化学武器等,并介绍由此而导致的相关交叉学科和现代高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如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医疗技术、新能源、超导体、电子信息技术、人造器官、航天航空技术、隐身战机等。本课程的讲授将以化学为基础,结合相关学科,围绕当代社会热点问题展开,力求用通俗的语言来阐述化学的实用性和创造性,以及化学在当代科学与技术中的核心作用,尽可能做到文理渗透,开阔学生视野。神奇高分子材料赏析EnjoysmartPolymerMaterials课程编号:23200018学分:2总学时:36其中实验学时:0先修课程:教材:《智能高分子材料》,陈莉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参考教材:1.《智能材料》,姚康德,成国祥,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2.《功能与智能材料》,王中林,康振川著,科学出版社,2002。3.《Encyclopediaofsmartmaterials》EditedbySchwartz,Mel.M.,NewYork:J.Wiley,20024.《功能纤维与智能材料》,高洁,王香梅,纺织出版社,2004。5.《形状记忆纺织材料》,胡金莲等,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授课对象:不限专业不限年级课程性质:综合选修(全校公选课)理科课程教学目标:介绍智能高分子材料这一新兴材料的发展概况、涉及基本原理与主要应用领域。课程简介:智能高分子材料是一类能感觉周围环境变化,并可采取相应响应的高分子材料。作为一种受到广泛关注的新型材料,智能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涉及生命科学、信息、电子、宇宙、海洋科学等众多领域,不少成果已应用于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业,成为新型功能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由于高分子材料本身结构的多样性,使得可以通过分子设计的方法具有生物所赋予的高级功能,如自修复能力、认识与鉴别能力、刺激响应与应变能力等,因而系统、全面地了解智能高分子材料的种类、设计思路、最新发展趋势等对于开拓学生视野,激发研究兴趣非常重要。现代科学是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新型材料的发展已对多种学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通过本课程的修读,学生将掌握智能高分子材料的概念与分类、发展概况、智能化设计原理、及应用前景,了解智能高分子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以拓宽学生知识领域,促进新型智能材料与学生本专业的结合,培养复合型人才。 食品安全的专题研究与实践Foodsafetyresearchandpractice课程编号:23200019学分:2总学时:36其中实验学时:26先修课程:化学、生物、食品相关的基础课程教材:《食品质量与安全》刘雄,陈宗道主编;化学工业出版;书号ISBN978-7-122-06013-6(2009年8月第一版);该教材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16开;共247页,41.4万字;每本29.50元。参考教材:《食品安全性评价》赵文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书号ISBN7-5025-8955-4(2006年8月第一版);该教材为高等学校教材;16开;共253页,42.5万字;每本29.50元。授课对象:面向全校(不限专业,大二和大三年级)课程性质:综合选修(全校公选课)理科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将以专题研究的方式,通过材料、化学、生物、医学及营养等学科的综合交叉性科研小课题的设计与实施,采用与传统教学模式完全不同的教学理念、方法和内容来组织课程教学,将科学研究方法和研究能力的培养融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本课程的学习与实践中获取科学知识并培养从事课题研究的基本能力和创新思维。课程特征为研究性、自主性、合作性和开放性。最终达到与传统教学模式机能互补、培养优秀人才的目的。课程简介:本课程将根据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探讨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和食品安全监测的热点问题,通过多学科的综合交叉应用——包括材料、化学、生物、医学及营养等,结合食品卫生、食品检测与食品安全监管的专业知识,以专题研究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与掌握食品安全的科研基本要求以及专项课题研究方法。本课程以食品安全为主线,辅以案例剖析、实地考察、课程网站、专题演讲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将专业兴趣与网络使用、实例剖析与小组实践、文献分析与综合应用相结超市食品营养标识、食物摄入安全评价等课题的研究,使学生在参与研究课题设计与实施的合,具体开展有关食品包装材料检测、食物中毒案例分析、食堂餐饮卫生调查、过程中,能够把握专业研究的基本策略与实际应用,培养信息素养、创新思维与科研能力。电子产品选购指南SelectionGuidanceofElectronicProducts课程编号:23200020学分:2总学时:36其中实验学时:0先修课程:教材:参考教材:授课对象:全校学生课程性质:综合选修(全校公选课)理科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简介:上世纪50年代至今,随着半导体电子材料的迅速发展与进步,人们将半导体电子器件广泛应用在微电子、光电子领域,使人类生产生活中的自动化、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通过介绍我们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电子技术和电子仪器,介绍常用的半导体电子材料和器件,并突出其在在人工智能、信息通讯、航空航天、信息存储、白光照明、太阳能电池、平板显示等方面的应用。课程的重点内容在于了解我们经常用到的一些电子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其中涉及的半导体电子材料和器件,并通过对这些半导体电子材料和器件基本性质的了解更好的、更安全的让这些电子产品服务于我们的生活,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了解半导体电子材料和器件在航天航空等国防领域的应用。贵金属首饰工艺与鉴赏PreciousMetalMaterialsforJewelleryandManufacturingTechnology课程编号:23200021学分:2总学时:36其中实验学时:0先修课程:教材:参考教材:授课对象:全校学生课程性质:综合选修(全校公选课)理科课程教学目标:课程简介:目前我国的珠宝产业发展迅猛,作为我国珠宝产业龙头的深圳市更是集中了我国一半以上的珠宝产业。对于相关人才需求量很大。本课程的开设对象为全校的非材料专业本科生,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贵金属材料的基本性能,珠宝首饰常用金合金材料的制备以及贵金属饰品材料的铸造工艺;首饰发展渊源及地域和民族特征;首饰形态、颜色、工艺、功能以及设计元素等。本课程通过鉴赏经典首饰案例的方式,剖析首饰设计题材选择、文化内涵、设计思维,培养和提高学生对首饰的鉴赏能力和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其中贵金属首饰的制作工艺和设计理念是本课程的重点。本课程的学习难点在于:强化对贵金属首饰材料基本性质的认识,同时领略文化设计风格和设计理念。本课程将融合典型案例分析学习材料的知识,分析贵金属首饰工艺对首饰品质的影响,通过品牌和馆藏精品鉴赏学习设计理念,以增加该课程的生动性和通俗性。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Introductionto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课程编号:23200022学分:2总学时:36其中实验学时:0先修课程:教材:参考教材:授课对象:全校学生 课程性质:综合选修(全校公选课)理科课程教学目标课程简介:《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是面向全校本科生及材料学院研究生开设的专业基础选修课。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材料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形成与发展趋势。《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以材料“四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为中心,使学生建立从材料设计、组织控制、制备加工到性能评价与工程应用的概念体系,在掌握材料共性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使学生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内涵,学会分析材料问题的一般方法。介绍典型金属、无机非金属结构与功能材料的研究规律,强化学生对“四要素”的理解。食品安全性评价FoodSafetyEvaluation课程编号:23200023学分:2总学时:36其中实验学时:0先修课程:教材:参考教材:授课对象:全校学生课程性质:综合选修(全校公选课)理科课程教学目标课程简介:本课程所涉及的是食品科学领域的相关内容,将根据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介绍食品安全的主要危害因素以及食品安全评价的相关问题,其中包括食品污染、食品卫生、食品检测、食品安全监管等关联的基本知识。通过课程学习,使修读的学生了解并初步掌握生物性和化学性污染物的危害,食源性疾患的中毒特征与预防,食品非法添加物的毒性与作用,食品安全危害识别与暴露评估,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价,保健食品及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等基本概念。同时结合食物中毒案例、食品监测数据、专题研究近况等的具体剖析,着重叙述食品安全评价的应用策略与原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