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性变形与轧制原理》课程改革的探讨

《塑性变形与轧制原理》课程改革的探讨

ID:27581095

大小:5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4

《塑性变形与轧制原理》课程改革的探讨_第1页
《塑性变形与轧制原理》课程改革的探讨_第2页
《塑性变形与轧制原理》课程改革的探讨_第3页
资源描述:

《《塑性变形与轧制原理》课程改革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塑性变形与乳制原理》课程改革的探讨王海燕(新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新疆乌兽木齐830022)摘要:木文阐述了在金属压力加工专业建设中,核心课程塑性变形与乳制原理课程的改革思路。课程以轧钢操作工工作界面载体,以质量事故为案例,将乳制工艺规程融入教学内容,做到了教学内容与尚位工作要求有效衔接,更好地满足了金属压力加工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关键词:轧钢工作过程;轧制参数设定;课程改革《塑性变形与轧制原理》是金属压力加工专业一门理论性很强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要求高、面向生产现场的实用型课程。借助学校改革创新示范校金属压力加工专业建设,通过企业调研、召开企业专家座谈会

2、、收集整理调查问卷,我们确定了专业服务方向、专业定位、典型工作任务,对岗位所需的技能、知识和职业能力素质进行分析,将岗位所需的核心能力融入教学体系中,提出了基于轧钢工作过程的《塑性变形与轧制原理》课程改革的思路。一、教学内容的选取及改革1.课程教学任务。在对现场专业工程师、值班长和调整工的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组织了金属压力加工专业企业专家座谈会,详细了解了金属压力加工专业就业的各轧钢厂生产工艺过程,对粗乳、精轧主控室操作肉位的工作过程进行了分析,对轧钢工尚位职责和作业标准进行了梳理,归纳了典型工作任务,确定了塑性变形与轧制原理课程教学任务,如表1所示。表1塑

3、性变形与乳制原理课程教学任务2.乳钢操作工工作过程。根据各乳钢厂乳钢操作工工作过程图和作业指导书,整理棒材厂、高速线材厂、中厚板厂、冷轧薄板厂乳钢调整工工作过程,如表2所示。表2主要乳钢厂乳钢工工作过程1.课程教学内容的确定。在参考了各分厂调整工岗位说明书及分厂乳钢操作工岗位作业标准等现场文件,确定以轧钢工参数调整工作的任务为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确定的主要依据,结合毕业生就业后上岗经历及学员认知规律安排教学次序,结合金属压力加工专业就业的各轧钢厂主要岗位,以及对棒材厂、高速线材厂、中厚板厂和冷乳薄板厂的粗轧、精轧调整操作工岗位的工作过程进行的梳理,基于轧钢调整工典型

4、工作任务归纳了四个学A)情境,结合现场事故和质量问题的解决,考虑毕业生就业后上岗经历及学员认知规律,确定了12个学习任务,具体见图1。图1《塑性变形与轧制原理》课程教学内容2.以现场工作界面为载体设计教学任务。以毕业生到岗后企业培养过程为起点,选取了16个轧钢操作工主操室不同功能操作界面引入教学,让学员针对界面所有内容提出问题,教师再结合问题,引用乳制规程中的数据进行教学内容讲解,真正使教学做到有针对性、职业性和岗位性。二、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1.现场教学法。我校为“厂中校”,在现场教学安排上比较方便,充分利用企业兼职教师资源,扪任现场讲解任务。通过与企业零距离接

5、触,使学生感受真实生产氛围,建立感性认识,培养了专业兴趣,冋吋也给学生提供了向工人师傅学习的机会。2.演示教学法。教学安排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利用轧钢生产仿真实训系统软件,进行演示教学,通过教师先利用软件系统进行各个乳制参数设定,教会学生利用软件及理解参数设定依据及相关知识内容。3.小组合作教学法。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均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进行,例如,在“粗轧监控主界面参数设定”项0中,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根据任务做具体分工,最后共同对设定数据进行整理分析,通过分工合作完成一个项0,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又

6、培养了学生组织协调、合作学习的能力。三、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课程考核中,注重对考评方式的改革,不但要考学生的知识水平,更要注重考评在每一个教学任务完成过程中的表现,体现完成任务态度及完成情况。不同教学环境考评侧重点不同,现场教学中加冇安全事项考核、现场知识考核内容;小组讨论教学中加有语言表达、团队精神考核内容等。考评标准为:作业20%,课堂训练与表现60%,期末考试20%。总之,通过组织课程论证会,广泛听取了企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在原课程设计中增加了现场教学吋数,丰富了取样教学的内容,第一个主操作室界面的选取变得简单直观等,专家对本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比较认

7、可。《塑性变形与乳制原理》课程改革随着乳钢技术的发展,设备不断完善,新的思路必将被不断地尝试。教师还将不断地追求新知识,学4新技术,提高自身知识水平,结合社会需求和实际情况进一步地探索改进教学,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参考文献:[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姜人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