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地形图(曾繁开)

等高线地形图(曾繁开)

ID:27577570

大小:6.47 MB

页数:59页

时间:2018-12-03

等高线地形图(曾繁开)_第1页
等高线地形图(曾繁开)_第2页
等高线地形图(曾繁开)_第3页
等高线地形图(曾繁开)_第4页
等高线地形图(曾繁开)_第5页
资源描述:

《等高线地形图(曾繁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二、等高线地形图(一)等高线的概念和绘制1、概念:等高线:地面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叫做等高线地形图。等深线:2、绘制:等高线——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100100100100100100100100200200200200(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性①同线等高。0米等高线表示海岸线。②等高距全图一致。③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但因纸张关系,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④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但在陡崖处,等高线可以重合;风蚀蘑菇图可能相交。⑤示坡线: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指向低处。(

2、陡崖等高线图中的一排短线也是示坡线)等高线相交的特殊图形:风蚀蘑菇图示坡线与地形平原: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丘陵:海拔200米以上,小于500米,等高线弯曲,但比较和缓,相对高度一般小于100米。山地:地形组成与丘陵相似,但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一般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弯曲。高原:海拔高度大于1000米,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较密集,而内部明显稀疏。盆地:海拔无标准,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高。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低。边缘地势陡峻,等高线较密集。(三)等高线与五大地形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等高线特征高度地表

3、起伏程度中间疏四周密密集稀疏中间疏四周密稀疏平直较高高,超过500米较低,一般(相对高度)不高于500米200米-500米低,0米-200米起伏不大,边缘陡峭坡度较陡,沟谷较深坡度平和四周高中间低平坦广阔12345判断图中地形类型的名称:1.高原2.山地3.丘陵4.盆地5.平原例16:根据图四中等高线的分布、比例尺、东西部的地形及经纬网判断这是我国的哪一个地形区?解题思路:根据等高线分布中低周高的特点,知是盆地地形,且西侧有海拔7556米的高峰,东侧高度在1000米的山地。再根据比例尺,判断这是一个较大的盆地,结合30°N,105°E

4、,可推断该地为:四川盆地。(四)“小地形”与等高线的关系山顶:中间高,四周低洼地(“小盆地”):中间低,四周高山谷:等高线从低处凸向高处的地方(山谷线:等高线中曲率最大处的连线。也是集水线,可能形成河流的地方。)山脊:等高线从高处凸向低处的地方(山脊线:等高线中曲率最大处的连线。也是分水线。)鞍部:两山顶之间的低地,两侧高,两侧低,成对称地形—鞍部处地势十分平缓。山脊线的最低处,山谷线的最高处。陡崖:两条以上等高线重叠的地方由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300400500500400300山脊山谷集水线分水岭例1、读某地等高线图

5、回答:(1)沿AB方向所作的地形剖面图是(甲或乙),沿CD方向所作的地形剖面图是(甲或乙)(2)在等高线图上标出山脊和山谷的位置乙山脊山脊山谷山谷甲说出下图表示的地形类型的名称,并说出字母所在地表示的地形名称。山峰鞍部山脊山谷山谷山体的不同部位山顶山脊缓坡陡坡鞍部山谷归纳:等高线疏密与坡度关系等高线越稀疏的地方表示坡度越平缓,越密集的地方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重合表示陡崖;等高线上疏下密表示凸坡,等高线上密下疏表示凹坡。等高线疏密与坡度关系等高线。坡陡的地方坡缓的地方等高线。密集稀疏山读图,从山峰向下望,将不能看见的点是()A.A点B.

6、B点C.C点D.D点A凸坡(等高线上疏下密)不可见,凹坡(等高线上密下疏)可见;(五)其它地貌等高线图火山:山顶处出现洼地300300400400河流峡谷(中间低,两侧高):两侧等高线高度对称且密集。(六)其它地貌等高线图沙丘地貌: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在风力沉积作用下所形成。在等高线图上,形似新月,相对高度小,凹坡等高线密,凸坡等高线稀。(风从凸坡处吹来,坡陡处为背风坡,坡缓处为迎风坡)风向(西北风)N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迎风坡坡度较缓,背风坡坡度较陡。阶梯状地形例:判断图中A、B的海拔范围各是多少?答案:150米>HA>100米;5

7、0米>HB>0米。(3)两条等高线之间闭合等高线的地形(A高地)(B洼地)规律: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同理,可应用于等温线或等压线。)(六)等高线图的相关计算(1)计算相对高度;(2)计算坡度(3)计算陡崖:顶部海拔高度、底部海拔高度、相对高度。(采用图解法)(4)水库库容面积的计算(5)高差与温差的转换计算:海拔每升高1000m,气温降低6℃。(1)等高线图上相对高度的计算这座山的高度范围是:大于250米,小于300米BC的高度是:150米AC的高度范围是:大于150米,小于200米AD的高度范围是:大于150米,小于250米①两

8、地都在等高线上。两地的相对高度就是两地的海拔差。②一地在等高线上,一地不在等高线上。③两地都不在等高线上:(n-1)d<△H<(n+1)d(n两地之间的等高线条数,d等高距)(2)坡度算法比例尺1:3000,图距AB为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