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历史历年高考频点知识网络构建专题五、中西主

2014高考历史历年高考频点知识网络构建专题五、中西主

ID:27576475

大小:362.72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04

2014高考历史历年高考频点知识网络构建专题五、中西主_第1页
2014高考历史历年高考频点知识网络构建专题五、中西主_第2页
2014高考历史历年高考频点知识网络构建专题五、中西主_第3页
2014高考历史历年高考频点知识网络构建专题五、中西主_第4页
2014高考历史历年高考频点知识网络构建专题五、中西主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高考历史历年高考频点知识网络构建专题五、中西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五、中西主流思想的演变辨析比较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比较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欧洲启蒙思想比较政治封建专制制度空前强化,封建统治十分稳固,还未形成资产阶级力量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阶段,封建统治者风雨飘摇,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迅速发展内容抨击君主专制,提倡注重实际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并为资本主义设立了一套政治方案,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影响对当时的封建专制有一定的冲击,但未能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极大地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对

2、亚洲革命运动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二、近代向西方学习的社会思潮中国近代前期的思想解放潮流是伴随民族危机日益严重而逐渐发展和深化的过程,绕的主题是:救亡图存,挽救民族危机。抓住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三大特征,四个阶段三大特征:一是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相联、启蒙和救亡相联,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二是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是一个想文化”不断深化的历程;三是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如新思想的萌发、洋务运动)到主动选择(如辛亥革命)的过程,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

3、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1915—1919年,资产走俄国的路”至U“走自己四个阶段: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从戊戌变法到20世纪初,资产阶级学“制度”(走日本人的路、辛亥革命后,走美国人的路)阶级学“思想文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从的路”。♦、地主阶级向西方学习阶段阶级阶层核心思想实践结果层次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I地主阶级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未实践器物地主阶级洋务派“中体西用”结果失败(一)、林则徐与魏源的主张A、背景:a、中国封建统治危机四伏。b、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不断对外侵略扩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民族危机加深。c、鸦片

4、战争使有识之士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思想B、主张:①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编译出《四洲志》和《各国律例》仿制船炮,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开中国近代由爱国而研宄、学习西方的先河。②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编成《海国图志》一书。这是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也是探寻学习西方富国强兵之道的启蒙之作,它系统介绍西方各国的政治制度,介绍并传播西方先进技术。(学习西方的“长技”主要指军事科学技术)O目的:“制夷”即抵抗外国的侵略,维护清朝的统治D,意义:明确了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和目的,引导着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

5、作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内忧外患的局势2、代表人物:中央:奕訢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3、含义:“中学为体”指以中国旧的封建制度、纲常礼教为主体、本质;“西学为用”是指学习西方先进的一些东西,为封建制度服务。4、实质:指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强化封建制度,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5、影响:进一步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局限在于没有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层面。♦、资产阶级向西方学习阶段阶级阶层核心思想实践结果层次从戊戍变法到辛亥革命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改良,

6、实行君主立宪制维新变法,结果失败学习西方制度资产阶级革命派资产阶级革命,实行民主共和制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二)维新变法1、背景:①、政治上:甲午战争后,列强瓜分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②、经济上: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②、思想上:早期维新思想奠定基础2、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康有为:①、在广州办万木草堂,宣传维新思想;②、撰写《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原因:客观原因…-封建势力强大,资产阶级弱小,减少阻力,斗争策略。主观原因----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康有为的个人经历、学问素养也有一定的

7、关系)③、借用进化论的观点,论证了君主立宪制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④、他的思想被称为是“思想界之一大飓风”、“火山大喷火”。•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严复:译著《夭演论》提出“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的主张;借用进化论的“物竞夭择,适者生存”原理,阐明中国实行变法维新的必要性。3、维新变法思想的实践__戊戌变法①、开始:1898年6月110,光绪帝在维新思想的推动下,颁布《定国是诏》,这是一篇以皇帝名义宣布实行变法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