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536373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4
《探究性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认识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究性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认识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大量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结合我校开展的系列教学研究课活动及进行的课题研究,我们提出“创设情景、揭示矛盾(提出数学问题)——自主探索、展开讨论(形成数学概念)——反思练习、归纳总结(获得数学结论)——质疑深化、学以致用(运用数学知识)”这一教学方式,目的就是通过改革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的能力。 (一)探究式课堂教学特点 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刨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
2、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参与的活动,师生都将以主人的身份进入探究式课堂。 (二)开展探究式数学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1、使班级教学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和效力 实现教学形式的转变,既要充分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又要尽量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课堂教学选用探究式,
3、就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在观察比较中探究,在矛盾冲突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在实践活动中探究,等等。这些都是改革班级授课制的有效做法,若能结合实际去应用,将可以使班级教学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情景。 2、促进教师在探究中自我发展 课堂教学改革难,难就难在教学改革没有首先改变教师自己本身。教师应该下决心去改变自己,最重要的是从实践探究中去改变,在实践探究中学习,就能在实践探究中提高,改变“自我中心”,实现“自我发展”。 3、面向全体学生,关照个别差异 探究式课堂教学创设了人人参与的空间,参与人数多了,也能发表意见;参与面广了,同学中有
4、不同意见,可平等争论,发言内容更丰富了;参与质量提高了,同一小组中能力差的学生可向能力强的学生请教,不仅增强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而且弥补了教师个别辅导的不足。这样的课堂教学,让每个学生都有探究的机会,都有探究的时间。 (三)探究式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施 基本思路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为途径,一定的合作讨论为形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教师导、学生学的教学程序。具体操作程序和要求,可分步进行。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生活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的探究活动作铺垫。学生
5、探究是由学、思、疑、问四个相互联系的学习要素组成的。能把学、思、疑、问连结在一起,就会给自学探究增添无限的乐趣和动力。问题的提出既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基础,又要给学生思考的余地,使学生产生很想弄懂但又无法弄懂,很想说清但又无法说清的心理状态。问题提出的方式可以有教师提出,学生互提,或从指导中提等多种方式。 2、自主探索,展开讨论 当学生已经产生了问题时,应该有意地留下一些困难让学生去思考解决,这样才能更加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在学生自行探索的基础上,教师可组织引导学生合作与讨论。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动手操作,动口说理等活动,尽可能让所有学生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相
6、互了解彼此的见解,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散,有利于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同时对其他同学的思路加以分析,作出判断。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分析、自我调整等能力,又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与交往能力。 注意在以下环节组织学生讨论: (1)知识的导入。在数学新授课的教学中,需要启发学生从某些现象中发现某些规律从而导人新课,这种方法可使学生在发现的喜悦中提高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例如,讲立体几何《锥体体积》时,学生立即能悟出圆锥体积等于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1/3,教师进一步引导:“这个
7、体积上的1/3的关系是否对等高等底的各种形状的锥体和柱体都成立?若成立,怎样从理论上严格证明这一结论呢?今天就要来研究这一问题。”这样导人新课就把学生从生动的实验所得到的发现引向严密的逻辑推理,对教材来说,这是一种自然的过渡,对学生来说,则成为一种思维上的需要和满足。 (2)理解的难点处。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很容易陷入困境,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经说过:“在数学领域中,猜想是合理的,值得尊敬的,是负责的态度,请允许我向教授所有的班级的数学教师呼吁:让我们猜想吧!”所以在教的过程中应该引导、教会学生猜想。例如在讲到二元函数的偏导数时,我就引导学生将二元函数的求偏导问题
8、转化为一元函数的求导问题。这样学生就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