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时代即将结束_5G时代即将到来.doc

4G时代即将结束_5G时代即将到来.doc

ID:27474573

大小:10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4

4G时代即将结束_5G时代即将到来.doc_第1页
4G时代即将结束_5G时代即将到来.doc_第2页
4G时代即将结束_5G时代即将到来.doc_第3页
4G时代即将结束_5G时代即将到来.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4G时代即将结束_5G时代即将到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4G时代即将结束_5G时代即将到来  4G时代即将结束,高通在手机芯片市场的领导地位逐渐动摇,而即将到来的5G时代很可能手机芯片市场将重塑,受影响的不仅仅是高通,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下面就随网络通信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高通独领3G和4G时代的风骚  在2G时代,全球兴起了GSM、CDMA两项移动通信技术,CDMA本来拥有技术领先的优势,不过在中国选择了GSM后让该项技术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最流行的移动通信技术。  在2G时代竞争失利的高通却没料到在3G时代迎来它的辉煌,当时建立的全球三种3G技术分别是CDM

2、A2000、WCDMA和TD-SCDMA,均以CDMA作为核心技术,而高通几乎拥有CDMA的全部专利,这让它在3G时代建立了强势的专利地位,从而也让它的以整机定价的专利收费模式通行全球。  在2G时代全球手机芯片市场呈现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当时有德州仪器、爱立信、摩托罗拉等众多手机芯片企业,而高通在当时并不占有优势,不过由于高通拥有强势的专利地位,依靠专利授权费的支持高通逐渐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手机芯片企业。据欧洲对高通的反垄断调查显示,高通对于采用它芯片的手机企业给予专利费折扣优惠,这让其他手机芯片企业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

3、而逐渐在市场中衰败。  4G标准是由中国和欧洲合作制定的LTE标准,LTE以OFDM和SCFDMA为核心技术,刻意绕开了高通拥有优势的CDMA技术;高通意图在4G时代延续它的CDMA技术优势推出了UMB(也被命名为CDMAREV.C),以CDMA、OFDM作为核心技术不过最终因为技术问题而被终止,不过高通通过收购拥有OFDM技术的Flyrion公司在LTE技术中取得了一些专利,相比起3G标准高通在4G标准中的专利优势地位无疑被大幅削弱。  高通在4G标准中的专利地位虽然被削弱,但是当前全球的移动通信网络基本是2G/3G/

4、4G网络共存,因此芯片普遍需要支持这些移动通信技术,而高通也强调需要将2G/3G/4G捆绑收费,从而让高通在3G和4G时代依然处于巅峰状态。  5G时代将重塑全球手机芯片市场  当前全球运营商积极推动volte技术的商用,即是依靠当前的4G网络就可以提供语音通信服务,而且由于数据服务的普及语音通信服务逐渐处于次要地位,2G和3G网络逐渐退网正成为潮流;运营商推动2G和3G网络退网还希望借此释放宝贵的频谱资源,这也加速了2G和3G网络的退网。  在专利方面,5G专利高度分散,而中国和欧洲稍占优势。欧洲希望以LTE-FDD演

5、进到5G,而中国希望将部分TD技术延伸到5G,这让在4G标准上拥有优势的欧洲和中国可望在5G标准上取得更多的专利话语权,高通的专利优势地位势必被再次削弱。当下在专利授权费方面,高通、爱立信、华为等都提出了自己的5G专利收费标准,高通的专利授权收费模式被改变已成为必然。  失去了专利优势的高通在手机芯片市场正面临群狼围攻的局面。去年统计的数据显示,在全球手机芯片市场,已形成了高通、苹果、联发科、三星、华为海思、展讯等六大手机芯片企业,值得注意的是三星、苹果、华为也是全球前三大手机企业,这三大手机企业采用高通的芯片比例在不断

6、下降,国产手机品牌小米也已开发出自己的手机处理器。  手机企业开发自家的手机芯片成为潮流,而其中的三星更开始向其他手机企业发售手机芯片,联发科这两年的市场份额出现下滑不过在市场依然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展讯在夯实低端手机芯片市场的同时开始往中高端市场拓展,这正给高通持续带来竞争压力导致它的营收和利润下滑。  在这样的情况下,5G时代的到来高通在手机芯片市场独大的局面必将被改变,而对于其他手机芯片企业来说也需要对自己重新定位,市场格局将被重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