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文化哲学研究的基本前提和可能性(1)

试论文化哲学研究的基本前提和可能性(1)

ID:27460429

大小:5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3

试论文化哲学研究的基本前提和可能性(1)_第1页
试论文化哲学研究的基本前提和可能性(1)_第2页
试论文化哲学研究的基本前提和可能性(1)_第3页
试论文化哲学研究的基本前提和可能性(1)_第4页
试论文化哲学研究的基本前提和可能性(1)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文化哲学研究的基本前提和可能性(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文化哲学研究的基本前提和可能性(1)——从后现代主义的基本倾向和特征说开去摘要:本文认为,进行文化哲学研究绝不能从现成的常识出发、照搬传统的哲学研究基本框架,而不对文化哲学研究的基本前提和可能性进行系统严格的批判反思。作者通过概括评述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指出,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哲学意义一方面是揭示了传统哲学研究所具有的种种理论弊端,从而为我们从学理上重新探讨文化哲学存在的基本前提和可能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背景,另一方面则是揭示了传统的哲学研究方式对文化和人的主观感受的忽视、甚至拒斥。本文认为,只有在对文化哲学研究的基本前提和可能

2、性进行系统、彻底和严格的批判反思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进行真正有意义的文化哲学探讨和研究,而作者本人提出的社会个体生成论(theSocialIndividualGro.Rosenau的分类法),似乎都不可能把它们“一览无遗”。但尽管如此,我们认为从其基本倾向和主要特征的角度来看,这些理论还是具有某些一致之处的,所以,我们仍然可以尝试进行一下尽可能客观的概括,指出它们所具有的下列基本特点:第一、它们都是反现代的——它们都以西方有史以来的传统理性主义和近代以来出现的工业文明[1]诸方面为攻击对象,力图置诸死地而后快;而这样一来,即使撇开

3、这种理性主义和工业文明及其各种实际结果不谈,以因果性及主体和客体的分裂对立为基础、以追求具有普遍有效性的客观知识(“真理”)为基本取向的传统理性主义认识论和知识论,也就受到了西方思想界迄今为止最全面、最根本和最具有毁灭性的挑战和批判。第二、它们都是高扬主体的——尽管它们在涉及对文学作品进行解释的时候主张“作者死了”(M.Foucault、R.Barthes都是如此),并极力抨击现代哲学和社会科学之中存在已久的“主体观”;但是,它们这样做的目的其实在于,通过否定作者的权威来摧毁现代主体观所包含的理智成分、社会等级成分和责任成分,从

4、而突出他们自己所倡导的情绪化、耽于幻想、孤芳自赏、满足现状、追求人人平等和日常生活行为随心所欲的“主体”。因此,从根本上说,它们的基本倾向并不是我们从字面上看到的彻底“抛弃”或者彻底“消灭”现实的主体,而是以其特有的走极端方式高扬他们所谓的后现代“主体”。第三、它们都是情绪化的——出于确认理性主义并没有完全实现自己的学术理想和价值承诺,以及因此而形成的极其强烈的不满情绪,它们强调每一个人都需要自由放任、自由选择、自由表达、人格解放和进行自由参与,彻底批判和否定所有各种追求具有客观普适性的知识、准则、规范的理论倾向和主张(即所谓彻

5、底破除“宏大叙事”),从而表现出极其强烈的“怎么都行”的情绪化特征。第四、它们都强调和追求后现代个体及其环境的平面化和片断化——通过对所谓传统思维方式及其“宏大叙事”和知识的“权力化”(Foucault)的后果进行“解构”,它们强调,个体的生存及其诸方面都是零散的、平面化的和片断性的,并不具有任何一致性和连贯性,更不具有任何等级体系特征;而且,作为后现代个体而存在的主体所面对的每一种外部对象,也都是完全可以由不同的个体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解构和具体体会的文本(text),因此,他们认为,现实存在的各种关系也都是平面化和片断

6、化的“文本间际关系”(inter-textualrelationships)。第五、它们都是各执一端的——尽管这些后现代理论具有上述共同之处,它们各自的基本态度和观点却都具有非常明确的“独树一帜”特征,因而表现出上述非常明显的各种差异。这种情况既表明了其极其明显的个体性色彩和反对寻求理论一致性的基本倾向,但同时也表明它们都或明或暗地拖着一条“现代主义”的尾巴,因为由此体现出来的机械地、走极端地追求差异的形而上学思维特征,恰恰是它们所反对的“现代主义”在思维方式上所具有的最基本特征之一。我认为,如果我们不以同样具有偏执色彩的针锋相

7、对态度,来看待后现代主义所具有的这些基本倾向和特征,而是以客观冷静的批判反思态度加以对待,那么,我们就有可能看到,笼罩在其各种各样偏激和矫饰之辞背后的,是后现代主义对传统的理性主义基本立场、出发点、方法论视角、研究步骤,以及基本结论的全面背弃和彻底批判[2]——在我看来,上面这些基本倾向和特征,都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表现了这一点,而其极力攻击的核心要害之处,就是这种理性主义基本立场和方法对人的主观世界、特别是对现实的人所实际具有的主观需求和主观感受的极度忽视和彻底遗忘。因此,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我们究竟应当如何对待这样具有彻底反

8、叛特征的基本态度和倾向——我们究竟是应当从传统理性主义的形而上学基本立场出发,对它们采取彻底否定或者完全置之不理的态度,还是应当秉持哲学研究所倡导的彻底批判精神,认真仔细地审视由于这样的倾向而可能被揭示出来的、存在于西方传统思维方式及其具体运用过程之中的各种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