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lims在焦化行业应用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LIMS在焦化行业应用初探LIMS(LaboratoInformationManmentSystem)即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顾名思义,就是指通过计算机对实验室的各种信息进行管理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对一个实验室来说,无论规模的大小,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主要是一些检验、分析的数据。这些数据是如此的复杂,如此的海量,使得每一个实验室为维护这些数据而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结果效率还十分的低下,经常出错,更谈不上数据的快速科学分析。另外大规模的实验室在管理上也同样存在着头绪繁多,管理混乱的现象。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因为缺乏一种有效的、快捷的、使用方
2、便的管理工具所致。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引人LIMS一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1、国内焦化行业实验室现状国内焦化企业的实验室分析仪器大部分没有与计算机相连的通讯接口,很难实现检验数据的网络化管理,大部分还是延用传统管理方式,这种方式已难以适应150质量体系要求,主要表现在:(1)分析数据的采集停留在人工记录和传递阶段,自动化水平不高,不能严格确保分析数据的准确性,无法避免人为修改数据带来的风险。~~~~(2)通过电话和人工传送质量报表,信息传递不及时,不能有效共享,重复输人,出错率高。(3)分析数据的记录与传递都是通过人工完成,不但容易出错,而且不能
3、有效控制造假行为;各种类型的文本记录造成数据保存和追溯非常困难;另外,对管理人员而言,无法有效管理分析工作、及时发现不良现象、避免出现分析事故。(4)由于没有实现分析数据电子化,质量监测管理工作都是通过浏览试验报告单、质量台帐或统计报表等形式来实现。无法做到数据统计及处理的自动化,也无法对数据做深人的处理和综合利用。2、焦化行业实施LIMS的必要性(1)企业对进厂原料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要求高。焦化企业属于原料大宗进厂的企业,原料成本占到企业总成本的70%。因此,进厂原料各种指标的检验结果不仅关系到企业与客户的结算费用,而且还关系到企业的成本和利润水平。通
4、过LIMS可以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避免了人为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干预。(2)原料结算费用的准确性要求高。由于企业对原料的采购量大,采购批次多,若通过人工结算方式,把各批次原料的检验结果与结算时的各种扣罚情况联系起来,工作量相当大,时间长,而且还容易弄错,通过LIMS参数的设置能够及时、准确地结算,结算人员直接就可通过计算机查阅到结算时的各种扣罚情况,做到扣罚有依据。(3)客户对产品质量要求高。焦炭产品质量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不仅有利于企业管理人员调整企业的原料配比,提高产品质量;而且能为国内外用户出具客观的、可信度高的产品质量报告。提高用户对企业的信任
5、度,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且企业管理人员还可通过LIMS动态掌握焦炭质量,指导企业生产。3、焦化企业实施LIMS达到的目标~~~~(1)质量数据共享。LIMS通过企业局域网可在企业管理层、生产调度部门、质量管理部门、生产车间等各职能部门之间建立起快速高效的产品质量数据共享平台。(2)改善质量监测手段。通过对关键监测点及监测项目的连续跟踪及趋势分析,找出影响产品质量波动的主要因素,并及时反馈给生产部门,为合理调整工艺参数提供技术依据,降低产品不合格率,提高产品质量。(3)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对实验室按照ISO/IEC17025(检测和校准能力的通用要求
6、)标准体系进行管理,以程序化的方式规范质量检验和质量管理工作流程,提高实验室综合检测能力和分析水平,建立起快速高效的质量监督信息平台,确保分析检测工作更好地为生产、科研及客户服务。(4)提高分析数据采集的自动化水平。通过LIMS,将具有标准硬件和软件接口的分析仪器与LIMS直接连起来,实现分析数据的自动采集、减少人工干预,确保数据的原始性和准确性。自动采集大批量分析数据极大地缩短了分析数据的产生周期,同时节约了人力成本。自动采集的数据不但是分析结果,而且包括原始数据及谱图数据,为确保每个分析数据的可溯性提供了技术保障。(5)规范分析检测工作流程。通过L
7、IMS,为每个分析样品在实验室的流转建立严格程序,实现分析检测工作流程化,包括样品登记、采样、分样、检测、审核、出报告等各个环节流程式管理方法及工作痕迹记忆功能,使管理人员对实验室的每个情况了如指掌,可以轻松浏览实验室每个员工的工作痕迹,及时发现不符合质量管理体系的行为,并加以改进,规范实验室工作流程。(6)提高分析数据可靠性。通过LIMS,将每个分析数据的原始信息全部记录下来,包括数据生成、修改、审核等每一步过程。若对数据产生疑问,可随时调出与该数据对应的原始记录,看是否有人为修改记录以及该数据是经过哪些人员审核的等系列详细信息。4、结语~~~~随着
8、近几年国内焦炭产能的增加,焦炭行业的竞争必然加剧,增加焦炭出口成为许多焦炭生产厂家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