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重心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及新经济政策.doc

学习重心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及新经济政策.doc

ID:27451912

大小:585.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2-03

学习重心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及新经济政策.doc_第1页
学习重心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及新经济政策.doc_第2页
学习重心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及新经济政策.doc_第3页
学习重心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及新经济政策.doc_第4页
学习重心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及新经济政策.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习重心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及新经济政策.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學習重心:漢武帝的獨尊儒術及新經濟政策建議分析內容:·漢武帝獨尊儒術的原因與措施。·漢武帝新經濟政策的內容及評價。探討問題建議:·漢武帝為何要獨尊儒術?這與他實施的政策有什麼關係?·漢武帝實施的新經濟政策,是締造了盛世?還是令民不堪命?探討問題建議(1):漢武帝為何要獨尊儒術?這與他實施的政策有什麼關係?漢室與匈奴的關係漢時匈奴有二十四個部落的結盟,勢力範圍達一千五百里,自東北至於青海。公元前二百年,他們號稱以三十萬騎兵圍困劉邦於今日之山西。這數字可能誇大,但在重要戰役裡他們不難動員十萬之眾投入戰鬥。征伐匈奴時漢武帝親自作全般謀劃。他決定用兵的次序,分配每一路的軍力,而每一次戰役可多至十萬

2、騎兵參加。支援的步兵及後勤部隊又再多出數倍,所以每次用兵,可以多達五十萬人。據黃仁宇:《中國大歷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3年),頁54-55改寫。漢室與諸侯王的關係因社會經濟復蘇,對上層統治階級的影響,最先是諸侯王的驕縱,小者荒淫越法,大者睽孤橫逆,橫逆最厲害的是吳。諸侯王驕縱之勢既成,中央想守寬簡之政也不可能。吳王濞招天下亡命之徒鑄錢,淮南王長收聚漢諸侯人及有罪逃亡者,江都王非亦招攬四方豪傑。此外,如趙王彭祖,讓商人獨買商品以專其利,收入多於國經租稅,而貴族與商人,聲氣互通,相為消長。這些情況皆足以動搖政局。據錢穆:《秦漢史》(香港:大中國印刷廠印刷,1969年),頁57-5

3、9改寫。建議討論問題:1.據資料一、二,漢朝在對內及對外要面對什麼問題?這些問題的嚴重程度如何?漢初用以管治的黃老思想為什麼不能解決這些問題?2.這些內外的問題對漢王朝的統治構成什麼不利因素?這些情況是否漢初的統治(高祖至景帝)政策造成?3.你認為中央政府需要在權力上有什麼調節,才能徹底解決這兩個問題?為什麼?建元元年冬十月,詔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諸侯相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丞相綰奏:「所舉賢良或治申(不害)、商(鞅)、韓非、蘇秦、張儀之言,亂國政,皆請罷。」奏可。原文大意:建元元年冬天十月,下詔命丞相、御史大夫、列侯、俸祿滿二千石及二千石的官吏、諸侯王國的相,都要推薦品

4、德好、威望高,又敢於直言進諫的人才。丞相衛綰上奏:「已經推薦上來的賢良之士或提倡申(不害)、商(鞅)、韓非、蘇秦、張儀學說的,擾亂國政,請全都廢除。」武帝批准了這一建議。引自班固:《漢書‧武帝紀》(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頁155-156。冬,十月,(武帝)詔舉賢良方正言極諫之士,上(武帝)親察問以古今治道,對策百餘人。廣川董仲舒對曰:「道者,所繇(由)適(達到)於治道之路,仁、義、禮、樂,皆其具也。……至秦則不然,師(學習)申、商之法,行韓非之說……是以刑者甚眾,死者相望,而姦不息。」原文大意:冬季十月,武帝下詔,令大臣舉薦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的人才,武帝親自出題,圍繞著古往今來治理天

5、下的「道」,進行考試。參加考試的有一百多人。廣川人董仲舒在回答說:「所謂的『道』,是指由此而達到天下大治的道路,仁、義、禮、樂都是推行『道』的具體方法……到秦代則相反,學習申不害、商鞅的法令,實行韓非的學說……所以受刑的人眾多,死者亦不少,但違法之事並沒有停息。」引自司馬光:《資治通鑑》〈漢紀九〉(香港:中華書局,1972年),頁549-551。建議討論問題:1.根據你的認識,儒、道、法三家思想,哪一派最適合應付漢武帝時期所面對的問題?為什麼?2.綜合資料三、四,武帝要排斥的是哪些家派的思想?為什麼?怎見得武帝要拔擢的是儒生?儒家在武帝獨尊前的發展概況秦始皇統一後,儒者仍有相當地位,如設有

6、博士官,其職掌是「通古今,承問對」。從焚書以後到漢初,儒家之學並未斷絕,老師宿儒如伏生傳《尚書》,齊、魯、韓三家傳《詩》,田何傳《易》等。文、景之時,漢廷置博士官七十餘人,其中以儒經博士最多。而在政治上,儒生的影響力亦很大,例如陸賈.嘗為高祖說詩書,教以高祖「馬上得天下,不能馬上治天下」的道理;叔孫通為高祖制作朝廷禮議,確定君臣之間應有的禮節。文帝時,賈誼力陳秦政之失,又批評黃老治術,警策文帝應以儒家仁義之道施行統治;景帝又用晁錯之議,一面重農抑商,一面削弱藩侯,強化君權。據林啟彥:《中國學術思想史》(香港:香港教育圖書公司,1994年),頁78-79改寫。陰陽五行化的儒家思想漢朝的儒家已

7、滲入了陰陽家的思想,他們專講金、木、水、火、土五種作用的相生相勀,與五德運行的關係,以為自然界和人世一切現象,都是由這五種作用推演而來。他們從自然界的作用推演到人類社會的現象,以為凡是有德的帝王出世,自然界必先有一種表象,而國家有甚麼變故,或災難的來臨,自然界也必先有一種象徵。他們以為天人相應,天人相通,所以政治教化,也需要依時代而變革。如天降符瑞就是說將有聖人受命;而分析這符瑞的形態,論定受命聖人所得到金、木、水、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