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阶》语文参赛说课稿

《台阶》语文参赛说课稿

ID:27438422

大小:23.9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3

《台阶》语文参赛说课稿_第1页
《台阶》语文参赛说课稿_第2页
《台阶》语文参赛说课稿_第3页
《台阶》语文参赛说课稿_第4页
资源描述:

《《台阶》语文参赛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台阶》说课稿我说课的题目是:《台阶》,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山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下面我就按照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与手段、说教学过程设计四个部分进行说课。一、说教材(1)教材简介。《台阶》与本单元其他五篇不同,是小说,但也是叙事类作品,主要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通过作者的描写,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父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他具有农民的朴实、淳朴、无私,而且有敢于拼搏的精神。(2)教学目标简介及重点、难点确定。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注重知识之间、能

2、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结合本单元特点,我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定为:知识目标:把握父亲形象及意蕴。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围绕“台阶”组织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父亲性格,培养对待人生的积极态度。重点:把握故事内容父亲形象及作品思想。难点:父亲形象及材料的详略安排。二、说学生(1)学生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本文立意新鲜,情节朴素感人,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本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本文蕴涵的社会背景以及父亲的形象意蕴问题较深奥,初二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

3、度,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重点突破。(2)能力分析。学生对故事内容的把握没有问题,并且能够通过反复阅读感悟文章的思想内涵。4(3)一般特点与学习风格差异。学生习惯在小组内交流后再发表看法,因此应该适当地给学生多创造一些合作学习探究的机会。三、说教法与手段依据新课程标准理念,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实施教学。(1)读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先初读,再细读,让学生自己在读中感悟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2

4、)情境设置法。在本节课上,充分利用课件及背景音乐展示创设情境,使学生很自然地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思想产生共鸣。(3)讨论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4)以多媒体课件为辅助教学手段。本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即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四、说教学过程设计全文中有个文眼:“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抓住了这个文眼,就抓住了理解整个故事的关键,就容易理解父亲的思想性

5、格。教学环节安排如下:(1)激情导入:以歌曲《愚公移山》。愚公移山的伟大气魄震撼学生,理解他坚忍不拔的毅力,引出困顿前行中的父辈的身影。创设情境如下:①一直喜欢一首歌曲《愚公移山》,今天我想介绍给大家,一同欣赏。播放影碟《愚公移山》。②说说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说感受)4……③愚公移山的伟大气魄让我们震撼,他坚忍不拔的毅力让我们钦佩,让我们学习李森祥的小说《台阶》,去体会困顿前行中的父辈在现实生活中演绎《愚公移山》。(2)整体感知。①阅读课文,简述故事情节。②浏览课文,交流对课文的理解。通过阅读,

6、你有什么认识和发现,还有什么不解,请说一说。(教师启发、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交流感悟()学生通过两次不同要求的读,特别是在复述过程中抓住重点,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为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细读课文合作探究15分钟。默读课文,探究投影上的问题,小组讨论解决,全班交流。(新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质疑。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通过此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科学精神。)(4)品味赏析。对父亲这个人物形象的分析。教师有感情地朗

7、读课文片段,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进行赏析,同时课件演示父亲重修台阶的情景,形象地感受这一震撼人心的画面。理解父亲具有华夏炎黄子孙的优良传统———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拼命硬干、勤俭持家的美德。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的品质(因为当九级台阶造好后,他却不好意思坐上去)。(此环节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有利于理解本文主旨,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更形象、更直观。)(5)拓展迁移。和小说相比,我们的父辈在生产力有所发4展的今天,似乎没有了小说中父亲的凄楚和辛酸,可他们也在用自己的聪

8、明才智累积家庭大厦的基石。在交谈与观察中,你知道父亲(母亲)的追求吗?你看到父亲(或母亲)是如何奋斗的吗?想一想,说出来。(引导学生回忆讲述自己的父亲,要求抓住父亲的特点,叙述清楚、生动、突出重点。然后由同学们评出今天的发言明星。有人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本环节把课本和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同时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6)师生小结。2分钟。首先学生自发地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教师予以补充和肯定。(此环节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了系统、完整的印象。)(7)作业设置。1分钟。观察父亲(或母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