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五四运动的评价

对五四运动的评价

ID:27410680

大小:70.2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3

对五四运动的评价_第1页
对五四运动的评价_第2页
对五四运动的评价_第3页
资源描述:

《对五四运动的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五四运动的评价1919年5月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事件,该运动是在新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中国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力量的进一步壮大,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以及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都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基础。五四运动具有旧民主主义革命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第一,彻底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质;第二,是历史上一次真正的群众性运动;第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所以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革命

2、从此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次年改称《新青年》,举起了“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猛烈抨击封建主义旧思想、旧文化,提倡新思想、新文化。随后,还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并在“文学革命”的口号下,提倡新文学。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李大钊发表的《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代表了中国先进分子的新觉醒。新文化运动不仅为五四爱国运动作了思想准备,同

3、时随着这次运动从而更加深入发展,使社会主义思潮逐渐代替资产阶级思潮而成为运动的主流思想。五四运动成为新思想与旧思想、新文化与旧文化的分水岭,是我国20世纪第一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并开启了此后思想解放的先河,深深影响了20世纪中国历史的发展。后来所发生的第二、三次思想解放运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二次历史性的飞跃,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产生,以及从那时起我国取得的每一个进步和成就,可以说都是解放思想的结果,是五四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五四时期,先进的知识分子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宽阔眼界和宏伟气

4、魄;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形成了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全国性的群众爱国运动,而且在斗争中表现出了伟大的战斗力量,起到主力军作用,直到斗争取得最后胜利。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革命中起到领导、指导、组织作用,很多知识分子后来都成为中共早期领导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由此开始深入工人群众,同时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从组织和思想上作了双重准备。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集中地反映了中国实现社会变革、追求现代化过程的艰难与

5、曲折。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工人、农民被发动起来,卷起势不可挡的革命洪流,为以后的革命斗争奠定了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这其中,工人阶级显示了伟大的力量。工人在斗争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这个事实,给予先进的知识分子以真切的教育。自1919年起,五四中的新知识分子因其在思想意识、专业兴趣、政治理论与实践的态度以及政治的实际关系等方面的不同而产生了分化,关于这场运动的性质和成就等问题的争论迅速成为了焦点。其中有三种主流评价:(一)自由主义者或独立派: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是一场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宗教改革运动或者是一场启蒙

6、运动。可惜半路夭折了,因为救亡压倒了启蒙。林贤治在《五四已死》一文中描述:1、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创世纪”,表现出来了全面背叛民族传统文化的英雄主义行为。2、是新文化启蒙运动的濒临结束的信号,甚至无妨看作一场提前举行的悲壮葬礼。(二)保守的民族主义者和传统主义者:是中国的一场大灾难。他们认为,中国激进主义思潮的滥觞,在中国近代以来革命不断,罪恶丛生,道德的败坏,人性的泯灭,都以激进思潮借五四盛行,破坏了中国传统的文化。(三)共产党的解释,正统的观点:是由列宁引起的近代中国发生的具有彻底的反帝反封

7、建性质的文化革命运动和爱国学生运动,主要意义就是开启了中国的新民族主义革命。  五四运动的真正本质:“五四”实际上是一场思想和社会政治相结合的运动,它企图通过中国的现代化来实现民族独立、个人解放和社会公正。从广义上讲,“五四”的本质是一场思想革命,因为它的基础是假定思想变革是实现这一现代化任务的前提,它所促成的主要是思想的觉醒和变革,又进而促进了各种社会、政治、文化的变化。“五四”的重要目的是维护民族的生存与独立。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不是非理性“情绪的宣泄”。五四新文化运动集中批判封建

8、纲常名教等旧思想、旧传统,但没有完全否定传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逐渐在思想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发展到后期的一个显著特征。从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与民主,到《新民主主义论》提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再到党的十五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一脉相承、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爱国运动,也是一次新的文化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自发生之日起,人们就对它褒贬不一。直至如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