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地方历史建筑类型及特征

分析地方历史建筑类型及特征

ID:27404766

大小:4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3

分析地方历史建筑类型及特征_第1页
分析地方历史建筑类型及特征_第2页
分析地方历史建筑类型及特征_第3页
分析地方历史建筑类型及特征_第4页
分析地方历史建筑类型及特征_第5页
资源描述:

《分析地方历史建筑类型及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分析地方历史建筑类型及特征ok3处,是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杨家岭革命旧址包括中央大礼堂、中共中央办公厅一座,石窑洞19孔,石头加固处理土窑洞64孔,土窑洞40多孔、房子28间。杨家岭的中央大礼堂是典型代表建筑。它是中西艺术的综合典范,也是当时中西艺术交融的一个证明(图2)。大礼堂的建筑面积约为1056m2,进深35m,面阔30m,高13m。中央大礼堂分大厅、舞厅和休息室三部分。由室外上台阶,进入室内的小前厅,继续上两阶才进入大礼堂的主体部分。室内外高差达0.9m。这样也有利于保护室内地面不受雨水影响。大礼堂室内由后部向前直到主席台下地面高度成递减趋势,主席台高0

2、.45m,高差达1.05m。这样的室内设计有利于视线的通透,与现代的礼堂建筑类似。都是为了在室内的任意角度都能得到最佳的观看角度。这充分体现了建筑师的设计理念,显示我国20世纪40年代的建筑设计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枣园革命旧址枣园位于延安城西北7.5km,因枣园树多而得名。这原是一富户庄园,党中央到延安后社会部驻此,改名延园。1942年后陆续在园内修建了几栋“品”字形小“洋房”和窑洞20余孔。平瓦房80余间、礼堂一座。1943年10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枣园,社会部搬驻后沟。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张闻天,彭德怀亦先后迁入园内居住(图3)。枣园大门

3、迎面是中共中央书记处小礼堂,建于1944年,平面布局灵活,既是会议室又可兼作俱乐部,是延安当时建筑形式的一个典型。小礼堂建筑面积219.2m2,进深16.64m,主体开间9.58m,高6.68m。小礼堂分为两个空间:主体空间大厅和侧厅。可以由南入口直接进入大厅,也可由东侧的入口穿过侧厅进入主厅。侧厅地面用青砖铺地,主厅用木地板。该小礼堂是砖木混合结构,主体屋身是砖结构,屋顶是木梁结构。主体大厅跨度9.58m,侧厅跨度6.36m。侧厅的屋架直接由东面搭接在大厅屋架上,是较典型的传统木构架建筑应用于现代建筑的实例。小礼堂外形简洁明快,没有过多的装饰,完全用土石灰刷成灰白色外

4、墙,墙上开半圆拱形门与窗,屋面卧小青瓦。桥儿沟革命旧址桥儿沟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市城东5km处桥儿沟村,是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旧址,鲁迅艺术文学院旧址。现存石窑洞52孔(间),砖木结构瓦房15间,天主教堂一座。1996年和11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归入延安革命遗址。整个旧址占地面积为13000m2,其中建筑面积约为2930m2。教堂是民国20年(1931年)开始修建,民国23年(1934年)竣工。由西班牙传教士主持修建。教堂坐北朝南,教堂前院落西侧有石窑洞十孔,当时为艺术学院的教学用房,供学生上课。教堂面阔约为14m,进深约为35.5m,呈长方形布局,高约为24m

5、,建筑面积约为615m2。教堂平面沿南北方向的轴线对称布局,分为前室入口空间、主体大厅、东西两侧的侧廊及正面的神坛(图4)。教堂主入口前室的西侧有楼梯,可上到教堂局部二层的阁楼。阁楼出挑阳台,与教堂大厅神坛遥遥相望。教堂是完全的石结构西式建筑,是哥特式的。教堂正立面有3个塔楼,呈笔架形,内部并列两排立柱,为三通廊式。主体跨度接近8m,是延安唯一的石结构的西式建筑。全部使用尖拱尖券,内部空间的形象整齐、单纯、统一。教堂为哥特式建筑,造型典雅。外立面的两个塔楼外观分为四段,屋顶成锥状,尖尖的向上冲击。这也是哥特式建筑的主要特点之一。主体大厅外观分三段,开窗都是半圆拱形的。建

6、筑整体造型十分舒展,立面汲取了西方传统柱式。整个建筑用砖石砌筑,屋檐、柱头部分的线脚简洁明快,并不像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那样复杂、繁琐。由建筑形式可看出当时党对外来艺术形式的接纳和包容,好的艺术形式可以充分被运用到边区政府的建设中去。它与12~15世纪西欧主要以法国教堂为代表的哥特式建筑有很多类似之处:中厅一般不宽,但是很长,因此,教堂内部导向祭坛的动势很强;拱券尖尖,骨架券从柱墩上散射出来,有很强的升腾动势;室内裸露着近似框架式的结构。教堂的开窗没有西欧哥特式教堂开窗那么巨大,所占墙面的比例也不是很大。但是也镶嵌了具有显着特点的彩色玻璃,主要是以红绿色为主。结语本文主要分

7、析了延安1930年~1940年主要代表建筑的特点与建筑技术等方面的内容,根据不同的类型所作的比较与分析见表1所示。一个物种的灭绝是重大的损失,全世界都已经警觉起来,尽全力保护濒临物种。但是,一种文化的灭绝是更大的损失。地方特色文化是最多数人的文化,是整个民族在上千年的时间里塑造、锤炼、丰富、积累而成,有的已经消失,有的正处于濒危状态。传统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直接服务于最多数的人。几千年的农业国家,故乡建筑是根本,是祖祖辈辈建设故乡值得骄傲的成果,也是中国传统地方特色建筑中最活泼、最富有生活气息、最富有人文精神的部分,具备审美欣赏价值、使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