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09年淮阳县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2004-2009年淮阳县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ID:27374045

大小:73.0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2

2004-2009年淮阳县麻疹流行病学分析_第1页
2004-2009年淮阳县麻疹流行病学分析_第2页
2004-2009年淮阳县麻疹流行病学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2004-2009年淮阳县麻疹流行病学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04-2009年淮阳县麻疹流行病学分析孙美云1王晓卫2赫欣3(1淮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淮阳466700)(2周口市卫生学校河南周口466000)(3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预防教研室462002)【中图分类号】R758.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2-0008-02【摘要】目的分析淮阳县2004〜2009年麻疹发病水平及流行特点,为进一步做好麻疹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淮阳县2004-2009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淮阳县2004〜2009年共报告麻疹18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26/

2、10万,2007年最高5.07/10万,2009年最低1.34/10万。男女比例为1.44:1,发病年龄集中在8月龄~7岁,病例总数为142例,占发病总数的73.57%。15岁以上和8月龄以下的病例数分别占总病例数的4.66%和9.84%。每年的2~6月份为发病高峰。结论人群免疫接种率低下与免疫成功率不高,是造成麻疹发病主要原因。进一步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率和免疫成功率,消除免疫空白,完善麻疹监测系统,是今后我县控制和消除麻疹工作的重点。【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麻疹是严重威胁广大儿童身体健康与牛.命的呼吸道传染病。为了解淮阳县麻疹的流行情况,为进一步做好麻疹的

3、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现对淮阳县2004~2009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1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麻疹病例资料来源于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的个案调查资料;人U资料来源于淮阳县统计局。1.2病例定义按照麻疹监测最终诊断结果,将所有麻疹病例分为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和排除病例。1.3统计方法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处理,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2结果2.1流行强度淮阳县2004-2009年累计报告麻疹181例,无死亡病例,年平均发病率2.26/10万(1.38/10万-1.34/10万),2007年最高为5.07/10万,2009年最低为1

4、.34/10万。见图1。由上图可以看到我县麻疹发病趋势呈单峰状,自2004全国传染病疫情实行网络直报以来,疫情报告逐渐走向规范,但我县2006年以前大部分乡镇没有网络直报设备,代报现象严重,2007年真正实现网络直报,故该年度发病率较高,近两年由于加强麻疹强化免疫及查漏补种工作,麻疹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2.2地区分布全县19个乡镇均有病例报告,病例呈高度散发。2.3季节分布全年均有病例报告,发病吋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病例发生主要集中在2-6月份,共报告127例,占总病例数的70.16%。见图2。2.4人群分布181例麻疹病例中,男性108例,女性73例,

5、男女性别比1.5:1。年龄最大的40岁,最小的1月龄,<8月龄15例,占8.28%,8月龄至23月龄53例,占29.28%;2岁至7岁69例,占38.12%;7岁至14岁20例,占11.04%,15岁及以上4例,占2.21%。2.5麻疹免疫史181例麻疹病例中,无麻疹疫苗(Measlesvaccine,MV)免疫史80例占44.19%,有免疫史的60例占33.15%,免疫史不详的41人占22.65%。3讨论淮阳县2004-2009年麻疹发病具冇明显的流行季节,每年的2-6月为发病高峰,病例呈高度散发,主要表现为小年龄组发病,≤7岁病例占83.

6、42%,≤4岁病例占61.94%。近年来虽然采取MV强化免疫措施,但麻疹发病仍呈上升趋势,离消除麻疹0标尚远[1】。淮阳县麻疹发病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麻疹疫茁接种率偏低,自《疫茁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实施以来,接种一类疫苗不收取任何费用,但由于部分县区计划免疫工作经费没冇落实,基层接种人员劳务补助不能得到合理解决,导致他们工作积极性降低,直接影响了计划免疫工作的开展。二是免疫失败,研宄表明在初次接种MV后,有5%-15%的接种者不产生接种反应[2]。三是强化免疫不到位。四、我国疫情网络直报系统的建立,提高了麻疹疫情报告的敏感性[3】,减少了麻

7、疹漏报,这也是麻疹报告发病率增高的一个原因。因此要进一步控制麻疹发病,降低麻疹发病率。具体措施是:加强常规免疫,提高MV接种率,采取切实冇效的措施,及吋做好适龄儿童的查漏补种工作,建立和完善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要奋计划开展MV初始强化和后续免疫[4],减少和消除麻疹易感人群,从而达到控制和消除麻疹的0标。参考文献[1】卫生部.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S].2OO6.[2】兴录.麻疹人群免疫保护与消除麻疹策略分析.中国计划免疫,1998,4(2):120.[3】汤琴,张晓灵,陈东周.泰州市1997-2004年麻疹流行趋势分析[j].中国预

8、防医学杂志,2007,8(1):21-23.[4】余文周,何为宽,周淑洁,等.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