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372167
大小:69.0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2
《影视服装中的幞头设计勘误试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影视服装中的幞头设计勘误试析[摘要]以唐代社会为背景的影片《英雄》中大量出现幞头这一古老的首服。幞头作为我国唐代首服的重要品种,前人论述虽然很多,但经过相关考证发现其款式设计仍有不妥之处。运用实证对比和系统论的方法,对于幞头的起源问题进行深入考证。力求明晰幞头的真正起源,以资影视服装设计借鉴。[关键词]浑脱帽幞头许多影视剧以唐代社会为背景,其中的服装设计大量采用了幞头这一古老的首服形式。但是,在于大量考古资料对比中,发现其幞头的款式与历史上的款式差异很大。所以,笔者觉得有必要对这种古代首服的渊源进行认真地
2、分析。幞头是中国古代的首服之一。我们可以发现,它演进的各个时期所呈现的面貌差异很大。特别是唐代,幞头逐渐脱离以巾帕包裹头部的传统,成为胡人浑脱帽的变形。下面木文将对这一现象进一步探析唐代幞头与浑脱帽的关系。笔者通过比较发现,唐代幞头造型更可能源于浑脱帽。理由如下:一、浑脱帽的材质首先,对浑脱帽的材质进行论述。《新唐书》卷三十四《五行一》就有太尉长孙无忌戴浑脱帽的记载。追溯“浑脱”的语源。可以在古代突厥语的西北语群中发现它的发音一一动词kuturokutur有“倾注出来”、“使……变空”之义。我国古代文献唐
3、《通典》卷一百六十《兵十三》中谈及行军渡水的方法时,说道:“又用浮囊。以浑脱羊皮。吹气令满,扎其孔,束于腋下浮渡。”明代叶子奇在其著作《草木子》中,将“浑脱”定义为“北人杀小牛,自脊上开一孔,逐旋取去内头骨肉。外皮皆完,揉软,用以盛乳酪,谓之浑脱。”时至今日,中国西北的某些地区仍存在用整羊皮制作浑脱,作为浮渡工具的现象。通过以上历史文献和实物的考察,可以了解到“浑脱”本意即是“掏空动物内脏。而留完整的外皮”。那么,历史上的浑脱帽其原始材料当是皮革也可确定无疑。皮革质地正是浑脱帽许多造型特点的基础。、浑脱帽
4、与幞炙在造型方面的渊源关系下面,我们有必要对浑脱帽的造型进行简要地介绍。1985年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边缘车尔臣斯基泰人墓葬中发现的1顶公元前1000年左心尖帽,是比较典型的早期浑脱帽。可是。我们仍然很难将这种浑脱帽与幞头联系起来。原因是,首先,幞头的冒顶没有那么尖,其次,幞头有两个或四个“脚”。但如果我们看到希腊重甲兵的帽子(尖端卷起、颌下有系带但没有系起来。)。我们会很淸楚地认识到,希腊人帽上的系带主要是对帽体起固定作用的有了上面的铺垫,我们可以进一步阐述幞头源于浑脱帽的原因:(1)幞脚造型与浑脱帽系
5、带造型的关系以希腊甲兵的帽体为例,其垂带设计的巧妙性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垂带与帽体相连的部分,皮子拉仲变形或断裂,所以裁的较宽并采用了可以转移拉力圆角设计。(2)浑脱帽的下垂皮带的作用是系扎在下颌,起固定帽体的作用。匙状造型的原因很明确,下部成水滴状,刻意追求离系结处越近的地方皮条越窄,越往尖端越宽的造型。这种前窄后宽的水滴造型有利于防止打结处滑脱。我们可以见到有些幞头两脚也存在仿效浑脱帽垂带形状现象。当然,浑脱帽系带的造型也非仅此一种,在欧亚考古资料中,我们最经常见到的是绳子做的系带。虽然,从
6、精致和实用的角度分析,这种绳子系带比皮革系明显逊色。但,汉族仍然在一些幞头屮效仿了这种系带。例如,新疆民丰尼雅1号墓地8号古墓出土的“恰”,如将脑后系带上束就是幞头的造型。(2)幞脚与浑脱帽两者系结方式的关系对于那些顶部翻卷的浑脱帽,如希腊甲兵的帽子。将两脚系结于头顶,翻卷部分的阻挡自然会保证系带不会滑脱。而对于那些帽顶没有翻卷的浑脱帽,锥体帽型纬度由上而下逐渐变大,系结头顶两脚构成的纬度小于帽缘纬度时,便会自动停留于头顶。如果皮革鞣制较好、软硬适屮,帽体前部会因受力与系结的两脚而自然坍陷,起到了阻挡两脚
7、向脑后移动的作用。中原汉人在幞头设计中对两角的仿制,我们可以从西安杨思勖墓出土的加金彩白石武弁立像中看到实例。因为,当时的纺织面料难以达到皮革所具的延展度。所以头顶织物会起摺皱。当用纺织面料追求帽体前部塌陷、与头顶相合的效果时,如仅上朿两脚,头顶织物不会平服,唐代马周建议的以像“三才”的“三折”,在平服头顶面料的具体操作中,显示出比两脚更大的作用。(1)幞脚与浑脱帽系带两者数量的关系或许会有疑问,画面中希腊甲兵的帽子应该至少有五根系带,而我国的幞头却只有四根系带。为什么呢?在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幞头
8、一谓之四脚,及四带也,”其一、可以肯定,它与周武帝所创就垂两脚的幞头大不相同:当然,它与牧业民族屮大量存在的仅有两根系带的帽子也不相同。其二、幞头谓之“四脚”。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四根系带是这种幞头最突出的特色,同时也说明系带数量是它与其他帽子区别的标志。(2)幞头顶部凹痕、分瓣造型与浑脱帽的关系我们注意到幞失下巾子的造型演化分为“平头小样”、“武家诸王样”、“英王踣样”、“官样巾子”四个时期。除初期的“平头小样”屮缝辑线没有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