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考点传染病学

(15)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考点传染病学

ID:27344712

大小:7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2

(15)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考点传染病学_第1页
(15)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考点传染病学_第2页
(15)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考点传染病学_第3页
(15)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考点传染病学_第4页
(15)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考点传染病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15)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考点传染病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传染病学1、病毒性肝炎(1)唯有乙型肝炎(HBV)病毒是DNA病毒,其他各型均为RNA病毒。甲型肝炎(IgM抗体,出现早,现症感染);丁型肝炎病毒是一种缺陷病毒必须借助乙型肝炎才能感染;戊型肝炎病毒一般感染老年人。(2)乙型肝炎五项:HBSAg(乙肝表面抗原)提示感染HBV-抗HBS(表面抗体)保护性抗体;HBeAg(e抗原)提示病毒在复制-抗HBe(e抗体)也不是保护性抗体;HBeAg(核心抗原)检测不到-抗HBc(核心抗体分为IgM提示现症感染,急性乙肝;IgG提示既往感染,慢性乙肝)。(3)大三阳:HBs

2、Ag⑴、HBeAg⑴、抗HBc(+)这种情况下HBV-DNA(+)病毒复制;(4)小三阳:HBsAg⑴、in;HBeAg(+).抗HBc(+)若HBV-DNA(+)提示有复制病毒变异(预后最差,更容易患肝硬化、肝癌);若HBV-DNA(-)提示无复制(预后最好)。(5)甲型肝炎传染性最强的阶段是黄疽前期;甲型和戊型肝炎主要是粪-口传播;乙型肝炎母婴传播、血液、体液;丙型肝炎由输血及血液制品感染。(6)急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不愈者称为慢性肝炎,仅限于乙肝、丙肝和丁肝;甲肝和戊肝能治愈不转为慢性肝炎。(7)急性重型肝

3、炎诊断所必备的条件:高度乏力、纳差;胆红素每日上升17.ltunmol/L或10倍以上;出血倾向;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0%。(2)急性重症肝炎早期最突出,最具诊断意义的症状是“中枢神经系统症状”。2、肾综合征出血热(1)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由鼠传播的自然医源性疾病,典型的临床表现发热、出血、肾脏损害;宿主动物和传染源是鼠类。(2)发热期(3-7天)、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24小时尿量〉2500ml)、恢复期(一般需1-3个月)。(3)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升高、异性淋巴细胞、血小板降低;尿常规早期大

4、量蛋白尿;尿素氮及肌酐升高;特异性IgM抗体阳性可以确定诊断。(4)治疗原则:三早一就(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就近治疗)。(5)发热期的治疗原则:抗病毒治疗、减轻外渗、改善中毒症状、预防DIC。低血压休克期的治疗原则:补充血容量、血管活性药物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纠正酸中毒。少尿期的治疗原则:稳定内环境、促进利尿、导泻和放血疗法、透析疗法。3、艾滋病(1)病毒主要侵犯辅助的T淋巴细胞(CDT+4),病毒通过与细胞表面gpl20结合感染CDT+4淋巴细胞;(2)CDT+4淋巴细胞受损方式及表现:病毒直接损伤;

5、非感染细胞受累;HIV感染干细胞;免疫损伤。(3)急性感染(I期)血液可检出HIV及p24抗原;无症状感染期(II期)血清中能检出HIV抗体,具有传染性,此阶段可持续2-10年;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期(III期)全身淋巴结肿大,活动度好、无黏连;艾滋病期(IV)全身症状表现、神经系统症状、严重机会性感染、继发肿瘤;全身各系统表现。神经系统症状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3)治疗:抗病毒治疗: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叠氮脱氧胸苷AZT);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免疫抑制剂;卡氏肺孢子虫病用复方新诺明。4、

6、流行性乙型脑炎(1)脑实质损伤,流行于夏秋季节(7、8、9月份),有蚊传播。(2)猪是传染源,经蚊传播,主要感染儿童以2-6岁儿童多见。(3)潜伏期(4-21天)临床分为四期:初期:1-3天、高热;极期:4-10天,高热40度以上,意识障碍,惊厥或抽搐,重者呼吸衰竭,其他神经系统表现,循环衰竭。恢复期:后遗症期;(4)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数增高;脑脊液压力增高、脑脊液清亮、细胞数轻度增加、蛋白轻度增高、糖及氯化物正常。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可确诊。5、伤寒(1)伤寒杆菌(属于D群沙门菌)引起的消化道传染病;相

7、对缓脉、玫瑰糠疹;(2)传染源是患和慢性带菌者,患者起病后2-4周排菌量最多,传染性最强;排菌3个月以上为慢性带菌者,是本病不断传播或流行的主要传染源,夏秋高发,持久免疫力;(3)病理特点:全身性单核巨噬系统的增生性反应,回肠下端集合淋巴结与孤立淋巴滤泡的病变最具特征性。(4)初期:起病缓慢、发热、体温呈阶梯样上升;极期:持续发热呈稽留热,神经系统症状、表情淡漠、反应迟钝;相对缓脉;皮肤玫瑰疹;消化道症状、肝脾大;缓解期:要警惕并发症肠出血(最常见)、肠穿孔(最严重);恢复期。(5)实验室检查:早期血培养、后期

8、则考虑骨髓培养;外周血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比例细胞相对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肥迗反应阳性有辅助诊断意义。(6)治疗:病原治疗:氟喹诺酮类首选,疗程14天。6、细菌性痢疾(1)病变部位在直肠和乙状结肠,我国以痢疾杆菌B群(福氏菌群)为主,痢疾杆菌可产生内毒素,是致病的主要原因;A群可以产生外毒素,临床症状较重。(2)慢性菌痢:病程迁延超过2个月病情未愈者。(3)中毒性菌痢:休克型(周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