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343679
大小:7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2
《心脏mri扫描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结构改变的临床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心脏MRI扫描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结构改变的临床意义楚文武1赵之伟2(1甘肃省武威市人民医院733000)(2厦门思明州信门诊部361008)【摘要】目的:釆用心脏MRI检查电影成像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结构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3年9月-2014年12月高血压病患者共15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9例,年龄50〜69岁;对照组:健康志愿者10例,其中男性3名,女性7名,年龄55〜66岁,均无高血压病与高血压病家族史及其它心血管疾病,应用心脏MRI分析软件,对健康对照组和高血压病患者组的左心室内径、左心室壁厚度等指标
2、进行了分析对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1、2级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内径虽有扩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3级患者各项指标则改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高血压病各级患者心脏窒间隔及左室妇壁厚度均有明S增厚(P<0.05或P<0.01),2、3级与I级相比室壁增厚更为显著,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MRI扫描能够精确测量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结构异常变化,对临床上积极有效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造成的各类心袞具有重要作用。【关键词】高血压病;心脏MRI电影成像;左心室壁厚度【中图
3、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4-0181-02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高血压病组:随机选择我院2013年9月〜2014年12月高血压病患者井15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9例,年龄50〜69岁,参照WHO和我国2005年修订的高血压病诊断和分级标准,其中1级5例,男性2例,女性3例;2级4例,男性2例,女性2例;3级6例,男性2例,女性4例。对照组:健康志愿者10例,其中男性3名,女性7名,年龄55〜66岁,均无高血压病与高血压病家族史及其它心血管疾病。1.2方法应用西门子ESSENS
4、A1.5TMRI检查设备,True-FISP-Cine成像序列,按照超声心动图标准的四腔心、两腔心及短轴位切面成像,数据采用半自动心脏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分别测定左室收缩和舒张末期内径、舒张末期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厚度。单位均以毫米(mm)表示。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数据资料以均数&plUSmn;标准差(x-±s)表示,各组均数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右显著性意义。1.结果2.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1、2级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内径虽有扩大,见表1。2.2相比对照组,高血压病各级患者心脏室间
5、隔及左室后壁厚度均奋明显增厚(PCO.05或P<0.01>,2、3级与丨级相比室壁增厚更为显著,对比差异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2、3级与1级比较,▲P<0.05。2.讨论高血压病患者由于动脉压持续性升高,或服药后降压效果不理想导致血压波动较大,引发全身小动脉硬化,从而影响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造成各种严重的后果,称之为高血压病的并发症,其中以心、脑、肾的损害最为显著,患者因症状不明显容易忽视。左心室肥厚、劳损是高血压最直接的心脏改变,同吋高血压伴随的动脉血管粥样硬化,致使
6、冠心病的发病率成倍增加;此外可引起主动脉壁中层囊样坏死形成主动脉瘤或夹层。心脏结构变化会导致心功能变化,据研究,一、二级高血压病可以导致心脏舒张功能受损,三级则进一步加重,并且出现一系列功能异常变化。本组资料显示,一级高血压病人心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虽在正常范围,但与对照组比较也有增厚趋势。这时心脏舒张会出现异常,资料显示Ga2+超负荷可以超负荷运转是其出现与维持的生化机制,笔者认为,早期高血压病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可能是受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增厚的影响。二、三级高血压病患者心脏结构除了以上变化加重还导致左心室扩张,明显变大,而导致心脏轮
7、廓发生根本改变,致使心率异常,研究发现,心室活动协调性受损的重要因素是由于患者病情加重导致左室扩大和室间隔增厚有关。导致三级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扩张的重要原因是长期高阻力负荷及室间隔异常变化引起的,并且和左心室舒张功能恶化也冇很人关系。而直接后果可引起射血时间缩短、分值降低,导致心脏收缩功能下降的后果,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出现衰竭,发生舒张和收缩功能障碍并存的“混合性心衰”。因此,了解各级高血压病患者心脏结构的变化及其对心功能造成的影响,对临床上积极有效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造成的各类心衰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意义。【参考文献】[1】白人驹、
8、张雪林等医学影像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1.[2】张兆琪心血管疾病磁共振成像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03.[3】赵世华心血管病磁共振诊断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0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