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341679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2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瘦素与il6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瘦素与IL6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瘦素、IL6水平变化的发生机制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本院经CT或MRI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41岁~79岁;入院后于48h内(急性期)、第7天(亚急性期)、第21天(恢复期)分别抽取空腹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血清瘦素、IL6的水平,同时检测对照组30例健康成年人血清瘦素、IL6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组急性期、亚急性期、瘦素、IL6水平均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而恢复期
2、瘦素、IL6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高瘦素,其水平随着患者的康复而逐渐恢复正常。【关键词】瘦素;IL6;发生机制;预后 ClinicalSignificanceoftheChangesofSerumSerumLeptinandIL6Levels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occurrencemechanismofthechangesofserumleptinandIL6levelsinacutecerebralinfarctionpatientsa
3、ndit'srelationales,16females)confirmedbyCT41to79.Fastingvenousbloodission.BothbloodserumleptinandIL6ultaneouslyascontrolgroup.ResutlsThelevelofserumleptinandIL6ofacutecerebralinfarctiongroupinacutestageandsubacutestagehavesignificancedifferenceisinacutecereb
4、ralinfarctionpatients,andthelevelofthemrestoretothenormalalongechanism;Prognosis 近年来,瘦素因其多方面的生物学效应广泛引起人们关注,己成为医疗工作者研究的热点,IL6是一种具有广泛免疫调节作用的细胞因子,在免疫和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了血清瘦素、IL6水平的检测,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现报道如下。 1对象和材料 1.1对象急性脑梗死组选择2005年6月至12月,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40例,男24例
5、,女16例;年龄41岁~79岁,平均年龄(61.2±11.5)岁。根据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结合临床表现及影象学检查(头颅CT或MRI)明确诊断,排除糖尿病及肥胖。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37岁~80岁;查体均为健康正常人,排除糖尿病及肥胖。 1.2方法急性脑梗死组标本采集时间为发病48h内(急性期)、第7天(亚急性期)、第21天(恢复期),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对照组选某一天采集空腹静脉血即可。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瘦素试剂盒由美国ACTIVE公司提供,IL
6、6试剂盒由上海森雄实业有限公司提供进口分装产品,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3统计方法检验结果以±s表示,组间对比用t检验。 2结果 脑梗死急性期瘦素与IL6水平分别为(22.17±19.72)ng/ml、(130.94±38.90)pg/ml;脑梗死亚急性期瘦素与IL6水平分别为(18.20±16.7)ng/ml、(117.82±31.4)pg/ml;脑梗死恢复期瘦素与IL6水平分别为(6.20±1.98)ng/ml、(89.34±38.12)pg/ml;对照组瘦素与IL6血清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
7、,脑梗死急性期(A)与恢复期(B)进行t检验瘦素与IL6水平均有显著意义;脑梗死恢复期与对照组进行t检验,瘦素与IL6水平均无显著性意义。脑梗死急性期与亚急性期和对照组分别进行t检验,瘦素、IL6差异均有显著性,见表1。 表1脑梗死患者各时期组瘦素、IL6血清水平(略) 注:血清瘦素水平组间t检验,PAvsB>0.05;PAvsC<0.01;PCvsD>0.05;PAvsD<0.01;血清IL6水平组间t检验,P*AvsB>0.05;P*AvsC<0.01;P*CvsD>0.05;P*AvsD<0.0
8、1。 3讨论 瘦素是由OB基因编码的一种由167个氨基酸组成的分泌型蛋白,在分泌过程中,N末端由21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被剪切,形成含146个氨基酸的成熟瘦素,相对分子量14×103~16×103。它由主要白色脂肪组织产生,棕色脂肪组织、骨骼肌、胃黏膜、骨组织、胎盘等多个组织也能分泌瘦素,进入血循环后,以游离或与瘦素蛋白结合的形式存在,主要经肾脏清除。I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