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339887
大小:73.1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2
《心理护理干预对人工肝治疗慢性肝衰竭效果影响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心理护理干预对人工肝治疗慢性肝衰竭效果影响探究[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人工肝治疗慢性肝衰竭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浙江省乐清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慢性肝衰竭患者,将其按照随机化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评价两组效果。结果干预组治疗后焦虑评分、家庭支持Apgar问卷评分值分别为(35.41±3.21)、(8.43±1.41)分,与对照组[(45.83±4.59)、(5.12±0.9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两组患
2、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1.2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人工肝支持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发展程度,行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并给予营养支持与肝支持,认真预防与处理并发症状及感染等。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采取常规内科护理方法,包括常规的住院护理、观察生命体征、用药指导、饮食指导与术后创口护理等措施。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心理护理干预配合治疗,具体干预方法如下:治疗前,护理人员向患者与家属讲明人工肝治疗法虽需较多的费用,但具有并发症少、有效率高等优点,以进一步消除患者或家属的心理障碍,并促进患者配合医疗人员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在治疗过程中,协助患者选取舒适的姿势,并播放静心宁神的音乐,嘱咐患者闭目休
3、息,让患者在治疗中感受到轻松愉快,此外,护理人员针对治疗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坚持以和蔼的言谈、熟练的操作以及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潜移默化地赢得患者的信任,促进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治疗后,护理人员坚持与患者保持沟通,耐心回答其提出的相关问题,并及时安慰患者,尽量早期发现其不良反应。另外,要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认真听取家属的有效性针对意见,与家属合作治疗患者,让患者感到家庭的温暖,促进其治疗依从性的提高。1.3指标观察与评价标准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Zimg焦虑自评量表(SAS)[4]测评和家庭支持功能测评(采用家庭支持Apgar问卷[5]评估),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症状,检测两组患
4、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等生化指标。Zung焦虑自评量表的焦虑评定的分界值为50分,大于50分,即可诊断为有焦虑情绪,评分值越高,焦虑越严重;家庭支持Apgar总评分7〜10分表示家庭功能良好,4〜6分为中度障碍,0〜3分为严重障碍。1.4统计学方法研究所得的数据均采用SPSS17.0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土标准差(x土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而治疗后各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各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已有研究证实,对重型肝炎患者进行人工肝支持
5、系统治疗过程中,实行积极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7]。在本研究中,实行心理护理的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焦虑评分、家庭支持Apgar问卷评分值对比,差异显著,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这说明,采用合理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改善慢性肝衰竭患者的焦虑情绪,并通过与家属合作治疗患者,让患者感到家庭的温暖,可以达到提高家庭支持功能的效果。在人工肝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血浆置换,这容易引起患者出现血浆过敏、溶血等不良反应[8],而通过本次的心理护理,向患者阐明人工肝治疗的重要性与有效性,这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经治疗后,干预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35.0%),
6、证实了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在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肝功能与血清学指标对比差异不显著,而治疗后干预组的T-BIL、ALT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PTA显著高于对照组,这与刘晓敏等[9]以及Loti等[10]的报道相符,说明心理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肝功能的恢复,因此建议临床上进行人工肝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要耐心详细地向患者讲明其所患疾病的具体情况,并讲明良好的治疗前景,让患者坦然接受疾病并对疾病的良好疗效结果有信心,以消除或缓解其由于疾病所带来的负性情绪[11-13]。综上所述,在人工肝治疗慢性肝衰竭前后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促进疾病恢复,并降
7、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参考文献][1]GargH,KumarA,GargV,etal.Clinicalprofileandpredictorsofmortalityinpatientsofacute-on-chronicliverfailure[J].DigestiveandLiverDisease,2012,44(2):166-171.[2]孙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