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甜玉米育种现状与种质创新思路论文

我国甜玉米育种现状与种质创新思路论文

ID:27330639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2

我国甜玉米育种现状与种质创新思路论文_第1页
我国甜玉米育种现状与种质创新思路论文_第2页
我国甜玉米育种现状与种质创新思路论文_第3页
我国甜玉米育种现状与种质创新思路论文_第4页
我国甜玉米育种现状与种质创新思路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甜玉米育种现状与种质创新思路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甜玉米育种现状与种质创新思路论文.freelethodsofgermplasminnovationplasm;tousethephysicalandchemicalmutationmethods,geicengineeringtechniquesandtraditionaldreedingmethodstoimprovethegermplasminnovationofplasminnovation;thinking甜玉米起源于美洲大陆,世界上种植和食用甜玉米已有100多年历史1。甜玉米是玉米的一种胚乳突变型。根据它的甜度(糖分含量)和2。我国近两年新培育的甜玉米品种的数量和质量

2、有了很大提高,在产量、抗病虫性和籽粒含糖量等4-8性状赶上和超过美国优良甜玉米品种水平。2存在的问题2.1甜玉米种质资源匮乏我国不是甜玉米起源中心,其育种资源完全依靠从国外引进,致使我国甜玉米育种资源十分匮乏。目前,我国甜玉米育种资源主要来自美国,少部分来自泰国,血缘关系较狭窄,生态类型较单一9-10,尤其缺乏优质、耐热、耐寒、耐瘠薄的甜玉米育种资源,严重影响我国甜玉米育种的进一步发展。2.2甜玉米的品质有待提高我国开展甜玉米选育种工作的时间较短,投入的研究力量和科研经费严重不足,各单位之间资源缺乏合理的交流,加上我国具有重产量、轻品质的育种取向,选育的自交系数量非常有限,食用品质

3、均不理想。甜玉米含糖量、爽脆度和籽粒皮厚度等性状主要为数量性状,现有国产甜玉米杂交种果皮偏厚,吃起来渣多、不柔嫩,口感较差,糖分下降较快,最佳采收期偏短、货架寿命较短。我国甜玉米品质总体较差,与国外比较有很大的差距。2.3超甜玉米育种需要进一步加强在超甜玉米育种中,现有组合或品种的基因型绝大多数是sh2基因,而对于shl、sh4基因以及btl、bt2基因的研究和利用较少或尚未利用。国外引进品种虽然克服了以上某些缺点,但种子价格昂贵,抗逆性较差,适应性不好。2.4遗传基础狭窄目前审定和推广中的甜玉米品种数量繁多,鱼龙混杂,大部分是由转育普通自交系为甜玉米自交系培育而来的。由于对转育材

4、料的来源缺乏足够的了解,造成一些优良性状的缺失11,在生产中的表现大体相同,虽然有一定的产量基础,但品质等其他性状得不到根本的改善,对育种工作也没有任何的提高。3创新思路3.1加强地方品种资源的征集、保存、整理和研究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搜集整理各地选育出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种(组合),是一项长期且应坚持不懈的工作。因此,应加强地方品种资源的收集、保存、整理和研究工作。3.2做好地方品种不同生态区及国外新品种的引种试验不同甜玉米品种对外界环境条件的反映各有不同,不同生态区引种可以了解不同地方资源种质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性状变异,有利于遗传种质的广泛利

5、用。另外,国外品种具有稳产、品质好、穗型独特的优点,但其抗逆性较差,适应性不广,对中国各个地区来说并不一定都适合,要从这些优良材料中选育出皮薄、品质好、植株矮、抗性强的新品种,以供利用。3.3转育甜玉米种质材料用带有普通玉米血缘的甜玉米材料转育甜玉米自交系,以提高其抗性;把带有热带血缘的种质导入温带血缘种质中,进行种质创新,以发现新的杂种优势群,提高杂种优势水平。例如,以一个国外优良种质选育配合力高、皮薄、质优的自交系作为母本,以改良热带、温带血缘种质创造新种质而选育配合力高、花粉量多、抗性强、适应性广、株高适中的自交系作为父本,此类杂交种的特点是高产、优质、抗逆、广适12-14。

6、3.4利用转基因技术结合其他生物技术,实现特定性状的定向改良转基因技术突破了种间的天然隔离,可以利用其他生物来源基因,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人工合成等,通过基因转化和导入15,为培育产量更高、品质更好、高抗病虫害、适应不良环境条件的甜玉米品种创造了条件。目前,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抗虫超甜玉米品种在美国已经成功,国内有多家科研单位开展了同类研究,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转基因甜玉米品种问世。3.5加强品质性状遗传的研究甜玉米育种要在产量上获得突破是比较容易的,目前国内品种的产量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但食用品质的提高还不显著。食用品质的测定还是以品尝为主,缺乏客观有效的测定手段,对爽脆度、柔

7、嫩度和皮渣率等品质性状的遗传规律和影响因子的研究还比较缺乏,而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指导甜玉米的资源创新、提高品种的食用品质具有重要意义。3.6总结、推广好的育种方法探索新的育种方法和思路,尽快育成优质、高产和抗性强的甜玉米品种,是当前我国甜玉米育种研究的重要课题。如吴子恺的异隐纯合体杂交法,是通过首先培育控制玉米胚乳性状的双隐性基因或更高的多隐性基因纯合体,再利用它们与不同的单或多隐性基因纯合体组配杂交种,最终能够在同一果穗上使多个有利隐性基因得以同时表达。另外,利用小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