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欣赏中创造力渗透

小学音乐欣赏中创造力渗透

ID:27328639

大小:5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2

小学音乐欣赏中创造力渗透_第1页
小学音乐欣赏中创造力渗透_第2页
小学音乐欣赏中创造力渗透_第3页
小学音乐欣赏中创造力渗透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音乐欣赏中创造力渗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音乐欣赏中创造力渗透一、从题目入手,想象音乐表迗在欣赏课开始之初,我会提前进行音乐题目的引导,让小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想象一下音乐的主题表达。在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教材中的欣赏课《雷鸣电闪波尔卡》中,我首先出示一副插图让学生猜测:这首欣赏曲将会向我们展示什么?学生们非常兴奋,都乐意回答,有的说是暴风雨,有的说是舞曲。我继续问:猜猜看,作曲者将会用什么样的器乐来表达?学生们看到雷电,就会联想到大鼓,还有钹。接着引导学生说:这是打击乐,可是如何使用打击乐产生波尔卡的音乐效果呢?这就需要学生首先进行音乐想象,激发起学生对欣赏音乐的兴趣。就这样教室里活跃起来,突破了以往死气沉沉的

2、课堂模式。学生们自己先制造出打击乐的气氛来。二、感受乐曲情绪,捕捉旋律主色调当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之后,接着进行第二个环节,就是音乐欣赏的初听部分。第一次聆听音乐,学生往往会非常好奇,这个时候并不是教师进行讲授的最佳时机,而是要让学生自己聆听,寻找乐曲中的情绪。听到雷电交加这一刻,我让学生感受其中的情绪渲染:定音鼓咚咚,铙钹进行混声配合,再加上管弦乐的背景烘托,整个音乐主题显得异常紧凑。在听觉上有一种激越的动感,引发人高涨的情绪,眼前即出现一幅雷鸣电闪的景象。在这个时候,学生们可以一边聆听,一边据此做出各种动作,配合音乐旋律进行律动。在课堂上立刻有不少同学手舞足蹈,甚至跟着音

3、乐欢快地玩闹。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可想而知。这个时候我就启发引导学生,体会自己的感觉。当学生发现自己情绪非常激烈,而且跟着音乐内心很有触动,这就是音乐家展示出来的大自然的音乐之美所在。通过寻找自己的感觉,孩子们对音乐表现力这个抽象的音乐要素有了直观的认识。当学生对音乐的作者产生好奇心,并且充满兴趣的时候,我进入人物介绍环节,让学生了解这首脍炙人口的管弦乐曲作者一一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小学生就可以自己查找音乐资源,了解他创作的背景和思路,深入体会更多的音乐元素,把握色调。小学生能够在欣赏教学中感悟和捕捉到表现力丰富的音乐要素,这是欣赏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注重的问题。为

4、此我特意针对《雷鸣电闪波尔卡》的旋律主色调,让学生想象当时的场景。有的学生说是在清晨,有的学生说是在黄昏。那么到底是在什么时间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在音乐的感觉里,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雷鸣波尔卡。音乐的旋律就像是一首诗,在不同人的耳朵里有着不同的体验和认知,恰恰是这个时候,音乐才获得了最丰富的表达。三、总结聆听片断,交流音乐主题学生对音乐旋律色调的把握,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音乐主题。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多从片断入手,让学生体会每一个音乐主题所表现出来的情绪色彩。在《雷鸣电闪波尔卡》的第二个主题中,打击乐中的大鼓,定音鼓,大镲,还有铙钹,富有动感的节奏,带着舞蹈的狂欢感觉,学

5、生反复聆听。之后进入第三个主题中,学生们听到的是诙谐幽默的情绪,其中装饰音的使用令音乐大放光彩,表现出人们在电闪雷鸣中的喜悦和欢舞,学生们仿佛能够看到人们在排成队形,成群起舞,耳边也仿佛能够听到欢声笑语。我设置分组讨论的模式,让学生们跟着音乐,像载歌载舞那样,体会乐曲主题中的欢乐,尽情享受音乐的美感。四、听赏讨论乐曲,鼓励自我创作通过全体同学载歌载舞的自我体验,我让学生们进入了音乐欣赏教学的高潮部分,也就是实践部分。音乐的最高目标是为了创造。每一个音符的跳动,实质上都是一个崭新世界的开启。在各种打击乐的逼真表现下,每一个听众仿佛都亲眼见到了电光闪闪,雷声隆隆的景象,感受到了内

6、心那兴高采烈、纵情起舞的情愫。那么同样也有着丰富表现灵感的小学生,更会借此有创作的冲动。为了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我特意制作了几个筒易的打击乐(像沙锤一一出示玻璃瓶、报纸、装有沙子、豆的杯子),并引导学生:在老师看来,能发出声音的这些东西都是宝贝。我激励引导学生自己制作简易乐器,用身边触手可及的木头,竹筒等,来表演很多声音故事。并请大家来选择主题,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生活波尔卡。我让学生们自由选择不同的场景,比如,雷电时刻,清晨的鸟鸣,课间广播操,厨房交响曲,让大家进行即兴的创作。教室里迗到了沸腾的音乐交响效果,不得不让我惊讶而又感动。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而欣赏教学正是孩子进行快

7、乐人生的有力载体,只有让学生从欣赏中找到自我的感受,才能步入音乐殿堂聆听美妙的声音。(作者单位:江苏启东市桂林小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