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票发展简史

中国邮票发展简史

ID:27318110

大小:5.55 MB

页数:59页

时间:2018-12-02

中国邮票发展简史_第1页
中国邮票发展简史_第2页
中国邮票发展简史_第3页
中国邮票发展简史_第4页
中国邮票发展简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邮票发展简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邮票发展简史■世界第一枚邮票■大清邮票■中华民国政府邮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新中国邮票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邮政之父——罗兰·希尔爵士的“便士邮政法”,引发了一场世界邮政的重要革命,同时也导致了世界邮票的女皇——“黑便士”的诞生。1839年8月17日,英国议会通过了实行均一邮资制的1便士邮资法和预付邮资制度。9月6日至10月15日公开征求对邮资凭证已付的意见和设计图稿。正是由于确认了这枚图稿而产生了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面值以便士计量,用黑色油墨印制,故称黑便士邮票。1840年5月6日正式启用。邮票图案采用了维多利亚女王登基时的侧面

2、头像。世界第一枚邮票1878年7月下旬,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开始陆续发行。全套邮票共计3枚。主图是清皇室的象征——云龙,衬以云彩水浪,邮票的颜色和面值不同,面值用银两计算:“一分银”(绿色,寄印刷品邮资)、“三分银”(红色,寄普通信函邮资)、“五分银”(桔黄色,寄挂号邮资)。这是中国发行的第一套邮票,集邮界习惯称其为“海关大龙”,简称“大龙邮票”。大清邮票1885年,在大龙邮票版模因破损不能使用时,海关邮政又重新以龙为图案制作新版。新版邮票图案设计与大龙邮票大同小异,只是图幅比大龙邮票小,因此称为小龙邮票。大清邮票1897年发

3、行的“小龙加盖小字改值邮票”为中国最早的改值加盖邮票。大清蟠龙邮票,发行于1896年3月20日。这是大清邮局脱离海关,光绪皇帝御准开办“大清邮政”以后第一次正式发行的邮票,它是中国邮票史上首次由皇帝亲自御批的邮票。蟠龙邮票画面的整体布局采用了满满堂堂、中心取圆、局部透白、四角衬花的传统技法。大清邮票慈禧太后,孝钦显皇后,满族,1835年11月29日(道光十五年十月十日)~1908年11月15日(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又称“西太后”、“那拉太后”、“老佛爷”,徽号“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死后清朝上谥号为“孝钦慈禧端佑康

4、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咸丰帝的妃子,同治帝生母,光绪帝养母。1894年,为庆贺慈禧太后六十寿辰,时任大清海关总税务司并主理邮务的英国人赫德提议印制一套纪念邮票,同年11月19日,海关邮政正式发行“万寿”纪念邮票,全套共9枚,图案各不相同。又称万寿票。大清邮票大清邮票慈禧寿辰纪念邮票9分□我国发行的第一套纪念邮票;□我国第一套多图案邮票;□大清海关邮政发行的最后一套邮票;□我国第一套知道设计者的邮票(海关外籍职员费拉尔设计)大清邮票“商埠邮票”是帝国主义列强肆意侵略中国邮政主权的历史见证。早在1865年上海就发行了“上海

5、工部局大龙邮票”,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凭借他们的特权,争相在各商埠内设立了各自的行政管理机构“工部局”,并在“工部局”下设立“书信馆”,这些“书信馆”实际上就是帝国主义列强在我国内地各商埠擅自开办的地方邮局。1863年上海英租界最早开放了“上海工部局书信馆”,并在1865年首先发行了3套16枚“上海工部局大龙邮票”,这些邮票就是所谓的“商埠邮票”。外国在华邮局邮票也称客邮,它是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侵犯中国主权,在中国领土上开办邮局所使用邮票的统称。起初外国在华贴用各自国家通用的邮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开始

6、售用在本国邮票上加盖外文“中国”或邮局所在地的外文地名字样,有专门印制有中国国名和地名的邮票,邮票面值也大都加盖或印成中国的币值。大清邮票对剖票1903年秋,福州邮局将面值2分红色蟠龙票对角剪开,枚作1分使用。票上盖长方形戳记,刻有英文“Postage1centpaid”邮资一分已付)。再以圆形日戳盖销。使用日期为10月22日至24日,为期三天。大清邮票1906年4月10日至21日,将面值2分红色蟠龙票角剪开,作1分使用。大清邮票宣统登基纪念邮票1908年,光绪皇帝病逝,溥仪继承皇位,次年,改元宣统,1909年为宣统元年,清代国家邮政为

7、清宣统皇帝登基发行纪念邮票。全套共3枚。面值2分(绿与桔黄)、3分(蓝与桔黄)、7分(紫与桔黄)。主图为天坛祈年殿。民国邮票中华民国邮政邮票也称民国邮票、中华邮政邮票。1912年1月至1949年9月中华民国邮政所发行的各种邮票总称。总计:普通邮票62套865枚(含单位邮票)纪念邮票29套147枚(含无齿邮票2枚)特种邮票3套13枚(含小全张1枚)附捐邮票3套16枚(含小全张1枚)欠资邮票13套101枚(清代蓝、棕欠资邮票加盖临时中立、中华民国·临时中立10枚未发行邮票未计入)航空邮票7套60枚(各区发行的航空邮票未计入)快信邮票5套21

8、枚(各区发行的快行邮票未计入)包裹邮票5套33枚(各区发行的包裹邮票未计入)军邮邮票2套14枚(限东北贴用的军邮邮票未计入)挂号邮票1套1枚(各区发行的挂号邮票及普票中的单位邮票挂号邮票未计入)总计共发行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