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惊厥临床与脑电图演变特征

小儿高热惊厥临床与脑电图演变特征

ID:27318061

大小:8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2

小儿高热惊厥临床与脑电图演变特征_第1页
小儿高热惊厥临床与脑电图演变特征_第2页
小儿高热惊厥临床与脑电图演变特征_第3页
小儿高热惊厥临床与脑电图演变特征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儿高热惊厥临床与脑电图演变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儿高热惊厥临床与脑电图演变特征杨緑1陶云燕2(1攀枝花市中心医院神经科617067)(2攀枝花市第五人民医院617067)【摘要】目的观察小儿高热惊厥(FC)的临床特点及脑电图(EEG)演变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10例小儿FC患儿的临床资料,从EEG演变特征上预判病情可能的发展方向,为临床提供诊断诊断治疗依据。结果EEG异常率:110例中正常73例(66%),异常37例(34%)。异常表现早期以全导成簇爆发高波幅慢波活动为主,中期可出现散在性、局限性慢波表现,后期可出现尖波、尖慢波活动,木组中单纯全导成簇暴发高波幅慢波异常19例(51.4%),成簇暴发的高波幅慢波、伴有散在性、局限性慢波异

2、常11例,呈尖波、尖慢波发放7例。结论FC患儿临床及EEG演变有一定规律,可据此在临床上积极干预,促使病情转归向好的方向发展。【关键词】高热惊厥临床脑电图【中图分类号】R720.5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4-0202-02小儿高热惊厥(FC)是由小儿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感染所致38°C以上发热时出现的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之一[1],约占小儿人群的5%-6%,多发生于0.5-5岁的小儿,高峰年龄在9一18个月[2].脑电图检查对FC的动态观察,鉴別诊断及判断预后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现将在院进行EEG检查并随访的110例FC患儿的临床特点及EEG演变规律总结

3、报告如下。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EEG检查的110例FC患儿,其中男70例,女40例,年龄3个月至10岁,其中〈6个月3例,0.5—5岁85例,≥6岁22例,平均年龄(3.1±2.0)岁;单纯性高热惊厥(SFC)71例,复杂性高热惊厥(CFC)39例,所冇病例均符合FC的诊断及分类标准。FC发作1一3次者86例,≥4次者24例;发作持续吋间≥10min者8例,转化为癫痫者7例。1.2方法使用美国尼高力数字化脑电图仪,按照国际10-20系统安放头皮电极,进行2-6小吋视频脑电图监测。4岁以上检查者前一晚剥夺睡眠。

4、检查前一日洗净头发,照常用早餐。检査吋机多选择在惊厥发生2周后[5】并停用苯巴比妥2-3天后进行,或FC后几tl内。询问患儿父母进行首发年龄、发作次数、持续吋间、发作吋体温、家族惊厥史、围产期等病史及是否做过EEG检查。2结果2.1EEG异常率及异常表现本组病例110例,EEG结果正常75例(68.2%),异常35例(31.8%)。FC发作1—3次者83例,EEG异常19例(di22.9%);3次以上者27例,EEG异常16例(占59.3%)。异常表现:早期主要以非特异性高波幅慢波为主,其特征为全导成簇暴发的高波幅慢波活动),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散在性、局灶性慢波活动,后期少数患者可出现发作

5、性异常尖波、尖慢波。本组单纯全导成簇暴发的高波幅慢波异常18例(51.34%),伴散在性、局灶性慢波异常10例(28.6%);发作性异常尖波、尖慢波6例。2.2引起EEG异常主要相关因素本文统计资料说明:FC复发次数越多,发病年龄越大,发作持续吋间越长,以及FC转为无热或低热惊厥吋,EEG异常率就会增加,同吋癫痫样放电次数也会增加。2.3EEG与临床随访对于25例EEG异常患儿,临床给予小剂量苯巴比妥短程或长程服药干预后,经半年至3年定期复査随访,其中18例冇广泛性慢波异常者仍冇8例异常,但程度均较前明显减轻,有2例转变为癫痫;10例局限性慢波异常中,仍有8例异常,5例转为癫痫。3讨论FC

6、发病呈明显的年龄依赖性,多发生于6个月至5岁小儿,这种年龄的分布特点可能与脑发育、免疫状态或遗产因素相关,苏发病机制0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婴幼儿期脑发育不成熟,抑制性神经递质不平衡有关[6】。大量研究证明,多数患儿的FC呈良性经过,与远期预后良好,但是有少部分患儿可能因对原发病控制不良、就诊或治疗不及吋等因素造成FC反复发作,而使病情加重或发展为癫痫。FC患儿是否发展为癫痫通常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为CFC;另一个为就诊吋间。CFC患儿的癲痫发生率较一般人群明显增高,FC的多次再发也是发展成癫痫的一项危险因素。定期检查EEG,可以对病情作出预判,对临床诊断、治疗具有指导意义。本文统计资料说

7、明,引起EEG异常率增加的危险因素有:FC持续吋间大于10-15min,再发次数增多,年龄大于6岁,以及FC转为低热,无热惊厥时。临床发现最主要的因素是惊厥复发次数增多。FC发作次数与EEG异常波出现呈正比。我们经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发现FC患儿EEG有如下特征及大致演变规律:病情早期,即FC在3次以内吋,EEG异常主要特征为在正常背景上突然出现全导成簇暴发高波幅慢波活动,以浅睡期明显,波形较为规则整齐,无局灶性倾向,持续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