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314243
大小:68.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2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后早期t波倒置和q―t离散度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后早期T波倒置和Q—T离散度关系[摘要]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后早期T波倒置与Q-T离散度的关系。方法观察65例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介入治疗患者,根据其是否在介入治疗后24小时内出现T波倒置,将患者分为T波倒置组45例,未倒置组20例,分别观察肌酸激酶同工酶(CK一MB)、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Q_T离散度及预后。结果T波倒置组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减低、迗酶峰时间提前、QTd及QTcd显著缩短,随访6个月,T波倒置组较未倒置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明显,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结论Q-T间期离散度变
2、化和介入治疗后是否早期T波倒置都是心肌组织水平再灌注的简易临床指标,与临床预后有密切关系。[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T波倒置;介入治疗;Q_T离散度分类号:R54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3)08-0001-03Q-T间期离散度(QTd)是常规体表12导联心电间期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可反应心室肌复极的不均一性及电活动不稳定性。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Td明显延长,并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的发生密切相关。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使梗死区心肌获得充分再灌注,能挽救濒死的心肌、维护
3、左心室功能、改善预后。叶卓联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后24小时内出现早期T波倒置提示心肌组织水平再灌注良好、预后好,本研究就其与Q_T离散度及临床预后的关系进行探讨。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选择2006年2月至2012年12月住院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成功急诊介入治疗患者65例,年龄45—75岁,平均57.4±6.7岁,其中男44例,女21例,入选标准:入院前有典型胸痛,持续时间>30分钟;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ST段抬高(胸导联X).2mV,肢导联X).lmV),并能排除束支传导阻滞;无心源性休克
4、。并且排除: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心肌病;肝、肾功能异常;电解质紊乱;应用影响Q_T间期药物;非窦性心律。结合其急诊介入治疗前后心电变化,确定其是否在24小时内出现T波倒置,T波倒置的标准:心电图在原有ST段抬高的导联上出现负向T波,且T波振幅大于或等于1mm。根据以上标准,将患者分为T波倒置组45例,未倒置组20例。1.2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诊介入治疗后24小时每隔4小时做1次心电图,以后3天每天1次心电图,观察ST段及T波变化;肌酸激酶同工酶(CK_MB)于发病后24小时内每4小
5、时查1次,以后3天每天查1次,观察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及达酶峰时间。根据病情酌情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3-受体阻滞剂、低分子肝素、硝酸酯类药物、他汀类药物等常规治疗。1.3心电图QTd检测方法测量介入治疗前、介入治疗后6小时及介入治疗后24小时的12导联体表心电图,选择QRS起点、J点及T波终末清楚的导联,每份心电图至少测量6个导联,同一导联测量3个Q—T间期,取其平均值,得出最大Q_T间期值、最小Q-T间期值,由最大Q_T间期值减去最小Q_T间期值计算得出QTd,校正的Q—T间期(Q—
6、Tc)米用Bazett公式(Q-Tc=QT/)计算得出最大Q—Tc值、最小Q—Tc值,由最大Q-Tc值减去最小Q-Tc值计算得出QTcdo1.4观察项目记录介入治疗后1周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对入选患者于介入治疗后6个月电话或门诊随访,内容包括患者出院后主要心血管事件(心源性死亡,不稳定型心绞痛,再次心肌梗死,心功能情况)。1.5统计学方法实验数据应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Y。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法,P0.05)。各组患者服用常规治疗药物的情况相似
7、,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表2。注: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2.2CK—MB水平、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两组患者CK一MB峰值见表3,可见T波倒置组,CK-MB峰值明显低于未倒置组且酶峰时间提前(P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