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314171
大小:17.2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2
《《会飞的图画》教学设计评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生会成立以来,学生会搞了一系列的活动,而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各部的相互努力,我们获得了不少经验。《会飞的图画》教学设计评析<会飞的图画>是语文出版社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第四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课文从爸爸给小明的来信引出邮票,通过妈妈介绍,小明了解到邮票就是“会飞的图画”,最后以小明想象自己画的邮票飞向四面八方结尾。这是一篇充满情趣的课文。面对这样一篇课文,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解读。上面三篇风格各异的教学设计展示了三位老师不同的教学个性。 团结创新,尽现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1。庆祝##系成立之时,我们学生会
2、举办了一次“邀明月,共成长,师生同欢”茶话会。职教系部分老师和我系全体教师以及各班班委参加了此茶话会。学生会成立以来,学生会搞了一系列的活动,而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各部的相互努力,我们获得了不少经验。 黄利珊老师教学扎实严谨灵活。黄老师紧扣课题<会飞的图画>,抓住了邮票画面美丽和能够帮助寄信这样两个特点,时时处处让学生注意感受邮票的美丽与神奇。其中,美丽与“图画”对应,神奇与“会飞”对应,十分贴切到位。在教学中,她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语文能力,毫不放松该有的语言训练。设计严谨而又不失灵
3、活。从导入到识字到学文到作业,从理解到运用到积累,整个教学层层递进,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都精心设计,看似随意却体现了教师的匠心。她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教学:课一开始,借助多媒体创设了一个情境,以小明给班上的小朋友写的一封信这样一种新颖的又符合课文特点的方式导入课文。接下来的教学中,小明一直和学生们一起共同学习。如小明帮助提示学习要求,用小明的口吻来介绍邮票知识。这样的设计让学生感到亲切有趣,能有效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同时,黄老师注重教学的优效,追求一种“立体”的效果。如,对词语的学习运用。对“盼
4、望”一词的学习,对“四面八方”一词的学习,都不是就词学词,而是把词语的学习和文本的感悟和能力的培养很好地结合起来。如,就“四面八方”一词的学习,教者设计了一个动画:一封封贴上邮票的信飞向四面八方。这个设计,一方面让学生形象地理解词意,一方面也生动地向学生展示了邮票的神奇。 团结创新,尽现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1。庆祝##系成立之时,我们学生会举办了一次“邀明月,共成长,师生同欢”茶话会。职教系部分老师和我系全体教师以及各班班委参加了此茶话会。学生会成立以来,学生会搞了一系列的活动,而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各
5、部的相互努力,我们获得了不少经验。 严霞老师的教学设计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侧重于体现邮票的图画美的特点。整个教学,紧扣课题中的的“图画”来作,从观赏邮票实物认识邮票,到通过课文感受图画,到自己动手动脑设计邮票,一切都围绕着“图画”:一开始让学生谈邮票,引导学生说手中的邮票的画面;接着,在课文学习中也重点抓邮票“画面美”这样一个特点让学生感受;最后,让学生自己设计邮票,让学生画一画邮票,再说说自己画的是什么,还是体现一个“画”字。她的设计比较粗放,注重语文教学的生活性、开放性和综合性。教学从生活入手。先让学
6、生通过谈手中的邮票来认识邮票,让学生谈谈对邮票的认识,在观察交流中丰富学生对邮票的认识。补充的邮票知识把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拓宽。教学注重自主开放。让学生自己谈对邮票的认识,让学生自己通过读文感受邮票的美,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邮票,整个学习过程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师没有把自己局限于文本上,对文本有自己的取舍(如课文学习没有面面俱到,而是抓住“图画”,重点学习了第三自然段),并且,在教学中,引进了大量的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活动。 团结创新,尽现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1。庆祝##系成立之时,我们学生
7、会举办了一次“邀明月,共成长,师生同欢”茶话会。职教系部分老师和我系全体教师以及各班班委参加了此茶话会。学生会成立以来,学生会搞了一系列的活动,而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各部的相互努力,我们获得了不少经验。 李亮老师的教学则紧扣一个“情”字,侧重于让学生了解邮票“会飞”的功能。教学从感受亲情开始,进而让学生体会邮票有情,感悟邮票传情。整个的教学情意浓浓。教师教学中老师多次让学生以小明的角色进入课文,让学生设身处地去理解爸爸和小明之间的思念之情,小明见到爸爸来信后的喜悦之情,小明对邮票的喜爱之情,小明希望用
8、邮票传递感情的美好心愿。为了体现课文之情,李老师创造性地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如,“爸爸来信了”的表演,交流各自邮票说邮票中的故事,夸夸邮票感谢邮票传情,通过说一说、做一做、递一递让邮票帮助传情。通过参与这些饶有趣味的活动,学生学习了语言,体验了感情。 总之,这三位老师的教学,都体现了语文新课程教学的阅读感悟、个性体验的特点。同时,我们可以看出,三位教师确实是凭着自身特有的语文底蕴与视野,对教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