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310667
大小:7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2
《慢性硬膜下血肿行微创钻孔引流的观察和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慢性硬膜下血肿行微创钻孔引流的观察和护理张庆(广丙浦北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广丙浦北535300)【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8-0310-02【摘要】目的总结应用微创穿刺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CT定位,简易的定向微创手术后护理慢性硬膜下血肿65例。结果木组病人全部治愈,术后复查CT血肿量明显减少,岀院后经随访无一例复发。结论微创穿刺术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有效方法,术后护理程度较简单,观察方便,工作量少,危险性低。但此类病人术前均需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
2、察意识、瞳孔、言语、肢体、活动及生命体征,保持引流管通畅,注意引流液的量、色,积极防止颅内感染。【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微创术护理我科自2011年3月至2013年3,在CT的导向下,应用微创钻孔引流术,对65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进行定位钻孔抽吸引流术治疗后,安全、简便、微创、疗效确切,愈后效果良好,并且无一例死亡。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组 男性52例,女性13例,年龄52岁〜71岁,平均年龄68.8岁,血肿有单侧,有双侧,有外伤史52例,血肿位于额前顶部19例,右前额21例,左前
3、额5例,双侧颞顶7例。1.2CT表现65例术前均进行CT检查确诊,血肿多呈梭形或新月形,呈稍高密度影,等密度影,部分呈混杂密度影,均有脑室受压,中线结构移位等表现,血肿量60ml〜160ml。1.3术前状态 意识障碍15例,头痛、头晕、头昏38例,恶心、呕吐12例;轻度偏瘫45例,语言功能障碍5例,脑膜刺激呈阳性3例。1.4方法 手术野常规消毒铺巾后,在局麻下,根据CT片确定在血肿最厚处行长约2〜3CM直切口,颅骨钻孔略扩大后,“4•”字挑开硬脑膜,见陈旧性血性液滲出,速向血肿腔置入直
4、径约0.5〜0.8cm的胶管以作引流,并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直到冲洗基本干净。将胶管的一端留置在血肿腔内,另一端接负压引流球。若血凝块较多或稠时,可注入1万U〜2万U尿激酶,可保留4h后开放引流,每天定吋记录引流量,根据CT复查情况调整血肿腔内引流位置,并确定拔管吋间。术后引流吋间一般为24〜72h,平均为46h。拔管指征:头痛症状消失,偏瘫基本恢复,引流量与术前计算相似,复查血肿消失或仅少量积液,脑膨胀中线结构恢复。2、结果引流吋间最长72h,最短24h,CT示血肿量明显消失或减少,意识障碍、头痛、头晕、头昏等症状迅速好转,52例术后
5、症状完全消失,12例出院时症状缓解,出院后随访无血肿复发。3、护理观察3.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制定护理计划,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肢体活动情况等。患者术后冋病房,责任护士首先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发现患者意识不清或烦躁不安,应主动15〜30min巡冋并观察病情一次。意识清醒患者护士要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术前、术后肢体肌力的变化,因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肢体麻木、肌张力减退或肢体偏瘫的症状,术后患者的第一反应是肢体不适症状的改变,如发现患者的肢体不适症状未改善或未出现血肿对侧肢体麻木并逐渐加重,有异常及吋与主管医生联
6、系,及吋处理。3.2观察伤UI敷料奋无渗血、渗液情况,保持伤U敷料干燥。头部垫无菌治疗巾,有污染及吋更换。3.3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 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如为新鲜血液,应提示血肿包膜微血管渗血所致,也可能为术中引流及冲洗过快,使颅内压骤降致桥静脉破裂出血所致。如术后24h内有大量血性脑脊液从引流管引流出,引流液达500ml,患者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烦躁、面色潮红等低颅压症状。立即报告医生处理。3.4心理护理 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说明手术的0的及注意事项,以取得
7、积极的配合,因心理护理可影响病人近期和远期预后,该类病人均冇恐惧感,个别因年纪大,家属不配合,为此护士应讲解一些该疾病常识,帮助病人树立康复的信心,使其消除顾虑和恐惧感,从而更加配合治疗。3.5术后体位护理 术后病人取平卧位或头低脚高位15〜300,便于充分引流。多饮水和补充平衡液促进脑复张。特别是老年患者奋不冋程度的脑萎缩,慢性硬膜下血肿长时间压迫脑组织,术后脑膨起闲难,血肿壁厚硬膜下腔不能闭合,慢性出血等原因可导致血肿复发[1]。 3.6引流管护理 全套装置应妥善固定,
8、保持密闭性。引流袋应低于穿刺部位10cm,搬动患者应暂吋夹管,以防逆行感染,更换引流袋及敷料吋应执行无菌操作原则,保持引流管通畅,严防引流管受压折叠。保持适宜的负压引流,负压引流以轻度为宜,仅有在≤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