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演进模型与实证研究

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演进模型与实证研究

ID:27308292

大小:11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2

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演进模型与实证研究_第1页
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演进模型与实证研究_第2页
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演进模型与实证研究_第3页
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演进模型与实证研究_第4页
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演进模型与实证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演进模型与实证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演进模型与实证研究一、引言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环渤海”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的呼声日益高涨,并且在“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中,对环渤海地区亦有相应表述。特别是“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表明环渤海地区的开发已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环渤海地区的概念有宽窄之分。较为宽泛的划分是5省市再加上山西、河南和内蒙古的部分地区,主要包括北京、天津2个直辖市和河北、辽宁、山东3个省。5省市陆域面积51.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5.36%,其GDP总量已达到四万七千多亿元人民币,占去了全国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一多。2005年,五省市GDP增速都达到了两位数。但是,环渤海地

2、区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缺乏经济圈集合发展中的“中心地”发挥“核”作用;地区之间形成了相互竞争的局面并且地理位置间隔较远,尚未形成完善的综合交通网络;区域融合的自组织性和区域市场缺乏整合。特别是作为区域竞争力集中体现的工业仍然是传统资源依托型工业占主导,高新技术产业尚未壮大。应对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由“资源导向”向“创新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的演进。本文接下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对相关文献的回顾;模型的建立;实证研究;结论与对策。二、文献回顾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受到许多学者和研究机构的关注,特别是在整个区域的一体化、发展模式,以及利弊条件等方面的研究:周立群和祝茂(2

3、004)针对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中尚存的问题,从体制上和基础设施以及产业聚集等方面提出了对策。杨开忠(2004)从21世纪我国发展的视角来审视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刘星(2004)从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环渤海地区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环渤海区域的合作进行了回顾与展望。陈宗胜、马军海和许颖悟(2005)则从我国沿海地区的梯度发展趋势来分析环渤海地区的发展潜力。另一方面的研究集中在对环渤海区域内的具体省市,如何积极促进并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自身的发展所面临的条件和对策所做的研究,主要:臧学英和陈震(2005)构建了滨海新区作为“龙头”的环渤海地区开放开发的新模式。刘刚(2003)从

4、发展区域产业的视角对天津制造业的重振与再造进行了分析。还有类似的关注于北京、辽宁、河北和山东发展的研究。三、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演进模型(一)、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演进的三种模式“资源导向型”模式。环渤海地区最初的经济发展模式大都是依赖低级生产要素:天然资源(原盐、原油、纯碱烧碱)、自然环境和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完全以价格条件进行竞争,技术层次不高,创新能力缺乏,必须依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与技术,本身能运用的技术主要是来自模仿,或者来自7在本地投资的外商所引进的,即使拥有较高级的产品设计和技术的本地企业,大多也是来自外商投资兴建的一体化工厂,或者是选择该地区为全球价值链生产环节的外商提供的

5、技术,本地制造商以半成品加工的方式学习来的。处于这个发展阶段的环渤海地区企业很少能与产品的最终顾客直接接触,国际市场的销售渠道也掌握在外商手中。对全球经济与汇率变动,以及国内的资源价格波动的承受力很弱。这种基于初级生产资源的经济发展模式,在资源约束日益“硬化”的情况下,要向“投资导向型”转变,才能保持环渤海地区持续的竞争优势。“投资导向型”模式。这种模式表现为低级生产要素仍然是企业获利的基础,但企业已经向更高级的生产要素(现代化的通信设施、高级人力资本、优质的大学和研究所等)的创造方面迈进,技术工人和专业人员大量增加,能运用具有高技术含量的机器,企业开始建立国际营销渠道,并与产品的最终使用者

6、相接触。在提供大量半成品加工服务的同时,开始和外国企业合作。区域内的市场竞争加剧,促使企业改善产品质量,引进新的生产技术。这一阶段中,从政府到企业都有积极的投资意愿,但还不足以形成自主创新的能力,企业仍然在标准化程度较高,价格竞争敏感的市场环节中竞争,其产品设计也迁就于外国市场的需要。由于缺乏能够积累经验和高度专业化的高级人力资源要素,企业只能吸收或获得一些产业的技术,所发展的生产流程技术也无法持续。与资源导向阶段相比,在投资导向阶段对全球市场和资源价格波动的承受力有所增强,但仍很孱弱,再加之对外国技术的选择以及协调全球价值链中存在的大量风险,使一些产业逐渐衰退。为此,该阶段一方面面临着低级

7、生产要素资源的短缺,原来的区域比较优势即将衰落,而另一方面,新的比较优势又由于创造高级生产要素的能力与机制还不完善而没有形成,要突破这一窘境就要向“创新导向型”转变。“创新导向型”模式。在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下,企业依赖低级生产要素形成竞争优势的情况已经很少,产业在升级过程中,已经摆脱生产成本和汇率波动的威胁,能在不利因素的刺激下创新。区域的基础建设,研究机构和高水平的大学体系也在形成中。这些新机制不但保持自我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