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汽轮机原理实验报告

西安交通大学汽轮机原理实验报告

ID:27306265

大小:24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2

西安交通大学汽轮机原理实验报告_第1页
西安交通大学汽轮机原理实验报告_第2页
西安交通大学汽轮机原理实验报告_第3页
西安交通大学汽轮机原理实验报告_第4页
西安交通大学汽轮机原理实验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安交通大学汽轮机原理实验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实验目的1.分析叶栅几何参数和气流参数对叶栅性能的影响,测定叶栅中叶型表面压力分布、型面损失及端部次流损失;2.了解测针性能,掌握启动参数的测量方法及数据整理方法。二、实验设备及测量方法本试验在涡轮实验室平面叶栅风洞上进行。由“C80-1.5”风机送来的压缩空气进过管道进入筒体(11)后,经整流网(10)进入由固定垫块(3)和活动垫块(4)形成的收敛通道,加速后流入实验叶栅(1),再排向大气。试验叶栅装在可转动的半圆盘(2)上,圆盘旋转中心与垫块(3)的出口简短A重合。因此,只要转动圆盘并相应调整活动垫块(4)出口尖端B的位置,就可以改变叶栅的进口气流角β1。

2、垫块(5)与活动垫块(6)可以一起上下移动,并沿着键槽横向滑动,压板(7)用来固定互动垫块(6)的上下位置,螺丝拉杆(9)用来固定互动垫块(5)的横向位置。在叶栅前装有固定的进口气流全压测针(12),叶栅后装有一个测定出口气流全压与方向的测针(13),该测针装在坐标架上,坐标架固定在一个活动滑块上,借助于这个坐标架和滑块丝杆机构,可使测针在三个正交方向移动,即改变测针到叶栅出口边地距离,并使测针沿栅距和叶高变化,坐标架每旋转一走,测针移动2mm,丝杆手轮转一圈,滑块移动2mm。该坐标架还可转动,从而是测针对准气流,测出出口气流角。在形成叶栅通道的中间两个叶片0.5

3、叶高处,眼也行表面开有20个直径0.5mm的静压测孔,测孔通过连接管与测压板上的U型压力计相连接,各点压力与大气压之差△h1可直接由U型压力计读出来。(图略)实验叶栅系化工部引进的“1102JT”汽轮机前三个压力级的静叶、动叶和末二级的静叶叶型组成,该叶型为前缘大头反击式叶型。具体数据见表一、表二、表三。表一叶型表面各测点的弧长值(mm)测点1234567弧长Si4.87.6511.5815.6819.6624.29526.951测点891011121314弧长Si29.80532.65535.39537.9638.6141.6145.96测点1516171819

4、200弧长Si49.2751.90555.56560.32863.97867.09872.198表二1102叶型集合参数项目γ1γ2γ3γ4γ5bαmax数据(mm)3.989.1588.770.4924.1030.0910.09表三实验叶栅几何参数(采用第VI组)叶栅编号安装角栅距相对节距叶片高度相对叶高备注βY(o)t(mm)t/bl(mm)l/bI54.5324.4810.8135501.66II54.5328.7630.9559501.66III59.724.00.7996501.66IV59.732.01.0634501.66V64.9116.870.5

5、6501.66VI64.9122.650.8136501.31端部损失用VII64.9128.790.9559501.66一、实验步骤1、试验前熟悉叶栅风洞的构造,了解测针及坐标架的调整使用方法;搞清各测点与压力计管路连接系统,记录叶栅进口几何角;2、将叶栅后全压方向测针初始位置调整好,比卖弄赃物堵塞测针孔或冲掉U型管内的水柱,先将测针背向气流,待风机运行稳定后,再将测针转过来,调整测针,对准气流,是方向测针压差为零;3、按操作运行规程启动风机,逐渐开启阀门,待叶栅进口气流全压读数稳定后,测量气流的出口角度,出口全压,叶型型面压力分布;4、移动坐标架,使测针沿栅距

6、变化,测量叶栅气流的出口角度及全压值;改变测针沿叶高的位置,重复测量上述数据,数据计入表四,表五;二、注意事项1、因坐标架存在传动间隙,调整方向时测针应向同一方向旋转,同时需缓慢旋转以避免压差过大,把U型管内水柱冲走;2、读取差压值时,应注意其正负;3、试验时,若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并向指导老师报告。三、原始数据记录表四:测点12345678△hi=pi-pa第一次42-59.554.53072.511160.5-22第二次42-59.554.73071.8111.260.5-22测点910111213141516△hi=pi-pa第一次48.5-19.5-

7、89.2-127-94.2-97.7-32-24.5第二次48-19-89-126.7-94.5-97.5-32.3-24表五:Pa=96.15KPa;△H=6.0mmHg;β1=60o栅距t(mm)024681012141618202224β21(o)9.18.06.57.07.06.17.07.18.811.811.813.110.0△P1(cmH2O)30.735.235.235.535.535.235.335.435.327.32.0-2.029.7一、数据处理及结果1、平面叶栅试验数据整理结果表六:弧长Si/mm相对弧长Si/So△hi/cmH2O△H/

8、mmHg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