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颈囊尾蚴》ppt课件

《细颈囊尾蚴》ppt课件

ID:27302558

大小:466.01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1-30

《细颈囊尾蚴》ppt课件_第1页
《细颈囊尾蚴》ppt课件_第2页
《细颈囊尾蚴》ppt课件_第3页
《细颈囊尾蚴》ppt课件_第4页
《细颈囊尾蚴》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细颈囊尾蚴》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细颈囊尾蚴病由带科、带属的泡状带绦虫(Taenishydatigena)的中绦期--细颈囊尾蚴(Cysticercustenuicollis)又称细颈囊虫寄生于猪、绵羊、山羊等动物肝脏实质内及被膜上下、浆膜、网膜、肠系膜及其它器官中所引起,严重感染时还可进入胸腔,寄生于肺部。成虫寄生于犬、狼和狐狸等动物的小肠内。病原形态图11-28细颈囊尾蚴细颈囊尾蚴呈囊泡状,俗称水铃铛,大小不等,豌豆大或更大。囊壁薄,呈乳白色,内含透明液体,肉眼可见囊壁上有一个向内生长具细长颈部的头节,故名细颈囊虫。在脏器中的囊体,体外有

2、一层由宿主组织反应产生的厚膜包围,故不透明,颇易与棘球蚴相混。病原形态成虫泡状带绦虫呈乳白色或稍带黄色,体长可达5m,头节上有顶突和26~46个小钩排成两列。前部的节片宽而短,向后逐渐加长。生殖器官一套,在一侧不规则交互开口。孕节长大于宽,其内充满虫卵,子宫侧枝为5~16对,上有小的分枝。虫卵为卵圆形,内含六钩蚴,大小为36~39×31~35μm。生活史1、终末宿主——犬等食肉兽2、中间宿主——猪、羊3、中绦期——细颈囊尾蚴4、寄生部位成虫:小肠幼虫:肝脏、网膜、肠系膜犬猪、羊流行病学1、本病呈世界性分布,我

3、国各地普遍流行,尤其是猪,感染率为50%左右,个别地区高达70%,且大小猪只都有感染,是猪的一种常见病。2、蝇类是不容忽视的重要传播媒介。3、感染方式每逢农村宰猪或牧区宰羊时,犬多守立于旁,凡不宜食用的废弃内脏便丢弃在地,任犬吞食,这是犬易于感染泡状带绦虫的主要原因。致病作用及症状细颈囊尾蚴对羔羊及仔猪危害较严重。机械作用:六钩蚴在肝脏中移行,有时数量很多,损伤肝组织,破坏肝实质和微血管,穿成孔道,引起出血性肝炎。严重感染时进入胸腔、肺实质及其他脏器而引起腹膜炎和肺炎。还有一些幼虫一直在肝脏内发育,久后可引起

4、肝硬化。致病作用及症状本病多呈慢性经过,感染早期大猪一般无明显症状。但仔猪可能出现急性出血性肝炎和腹膜炎症状,体温升高,腹部因腹水或腹腔内出血而增大,可由于肝炎及腹膜炎死亡。慢性型的多发生于幼虫自肝脏出来之后,一般无临床表现,影响生长发育。多数仅表现虚弱、消瘦,偶见黄疸,腹部膨大或因囊体压迫肠道引起便秘。病理变化急性细颈囊尾蚴病:肝脏肿大,肝表面有很多小结节和小出血点,肝叶往往变为黑红色或灰褐色,实质中能找到虫体移行的虫道。有时腹腔内有大量带血色的渗出液和幼虫。慢性病程中可致肝脏局部组织褪色,呈萎缩现象,肝浆

5、膜层发生纤维素性炎症,形成所谓“绒毛肝”。肠系膜和肝脏表面有大小不等的被包裹着的虫体,肝实质中或可找到虫体,有时可见腹腔脏器粘连。诊断1、生前诊断困难,可用血清学方法2、死后剖检发现“水铃铛”。3、注意与棘球蚴相区别,前者只有一个头节,壁薄而且透明,后者囊壁厚而不透明。治疗吡喹酮:按50mg/kg体重,与液体石蜡按1:6比例混合研磨均匀,分2次间隔1天深部肌肉注射,可全部杀死虫体;硫双二氯酚:0.1g/kg体重喂服。氯硝柳胺预防1、注意防止犬散布病原,禁止犬进入猪舍,避免饲料、饮水被犬粪污染。2、对犬进行定期

6、驱虫。3、捕杀野犬。4、严禁犬类进入屠宰场,禁止将细颈囊尾蚴丢弃喂犬。豆状囊尾蚴病该病是由豆状带绦虫(Taeniapisiformis)的中绦期—豆状囊尾蚴(Cysticercuspisiformis)寄生于兔的肝脏、肠系膜和腹腔内引起,其它啮齿类动物也可寄生。因其囊泡形如豌豆而得名。病原形态头节为小球形,直径1~2mm,上有吸盘、顶突,顶突上有36~48个小钩,呈两圈排列。体节边缘因生殖孔不规则交叉开口于节片侧缘中线之后而呈锯齿状,故又称锯齿带绦虫(Taeniaserrata)。睾丸350~450个,呈卵圆

7、形,主要分布于两侧排泄管内侧。卵巢分左右两瓣,每瓣有叶状分支。孕节子宫内充满虫卵,约4000个,每侧有8~14个主侧枝,其上又有小分枝,扩展至节片的四周。虫卵近圆形,大小为36~40×32~37μm,内含六钩蚴。图11-29豆状带绦虫图11-30豆状囊尾蚴1.成节2.孕节豆状囊尾蚴豌豆大小透明囊泡状,卵圆形,大小为6~12×4~6mm。其囊内含有透明液体和一个小头节。成虫豆状带绦虫寄生于犬科动物小肠内,乳白色,体长60~200cm,最大宽度4.8mm,有200~400个节片。生活史1、终末宿主——犬2、中间宿

8、主——兔3、中绦期——豆状囊尾蚴4、寄生部位:成虫:小肠幼虫:肝脏、肠系膜、腹腔犬兔流行病学1、本病呈世界性分布。2、随养兔业的发展,原来豆状带绦虫在野生动物狼、狐和兔类之间循环的流行形式,已逐渐形成了家养动物犬和家兔之间循环流行。3、城乡犬感染成虫是豆状囊尾蚴病的感染源。4、大量感染豆状囊尾蚴的家兔内脏未处理被抛弃,又成为城乡犬感染本虫的主要因素。致病作用及症状家兔感染后死亡率极高。大量感染时,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