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导论要点

法理学导论要点

ID:27301495

大小:114.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12-02

法理学导论要点_第1页
法理学导论要点_第2页
法理学导论要点_第3页
法理学导论要点_第4页
法理学导论要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法理学导论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法理学导论——复习引论:第一节法学一、法学的概念(P1)u法学(属于社会学科):是研究法律现象的知识体系,是以特定的概念,原理来探求法律问题答案的学问。法学是一门实践学问。u中国传统律学特点:1.重视逻辑归纳,而较为轻视逻辑演绎;2.重视考据,轻视理性论证;3.重视实用技巧,较为轻视学理阐释;4.重视刑事,轻视民事u现代法学的知识范式是由西方的学者确立的,当下中国法学在理论框架、基本概念和方法等方面也大体来西方。二、法学的性质(P3)u实践性构成法学的学问性质1.法学的研究总是指向法律现象或法律问题的;2.法学具有务实性;3.法学是反映人的经验

2、理性的学问,是人的法律经验、知识、智慧和理性的综合体现;4.法学是职业性知识体系,它使用的语言是冷静的刚硬的简洁的合逻辑的行业语言;5.法学研究反映人类价值观、价值倾向和价值意义的社会事实。三、法学的研究对象(P4)u概括讲:法学研究法律现象:1.法律制度问题;2.社会现实或社会生活关系问题;3.法律制度与社会现实之间如何对应的问题第二节法学思维与法学方法一、法学思维(P7)法学思维:是指法学者在研究法律现象时所持的思考立场,态度,观点,价值和方法。u法学思维的特点1.法学思维是实践思维;2.法学思维是以实在法(法律)为起点的思维;3.法学思维

3、是问题思维;4.法学思维是论证的思维、说理的思维;5.法学思维是评价性思维;二、法学方法(P10)u广义上法学方法包括法学构建方法、法学研究方法和法律适用方法u狭义上法学方法指法律适用方法u法学方法的主要任务是指导第23页共23页法官和其他法律工作者从有效的法中发现法,为其面临的法律问题或纠纷找到裁判依据。u法学方法论以事实的认定和法律规范的寻找为中心,包括:1.法条的理论;2.案件事实的形成及其法律判断;3.法律的解释;4.法官从事的续造之方法;5.法学概念及其体系的形成第一节法理学一、“法理学”一词的演变及含义(P11)(法理学的研究对象主

4、要是法和法学的一般原理,基本的法律原则,基本概念和制度以及这些法律制度运行的机制。)A:法理学是一门研究所有法律制度中的一般问题,原理,原则和制度的学问u法理学是对每一法学学科中带有共同性、根本性的问题和原理作横断面的考察一、法理学体系u从研究范围上看法理学的理论大体包括1.本体论(尤其是法概念论)2.法价值论3.法认识论4.法学方法论u从功能上看法理学包括1.经验功能2.分析功能3.规范功能二、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的作用与地位u法学体系也称“法学分科的体系”,即由法学各个分支学科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它不等同于法学理论体系,法学体系也不完全

5、是法学的课程设置体系。u中国法学学科划分1理论法学2法律史学3国内应用法学4外国法学和比较法学5国际法学6法学的交叉学科(边缘法学)u法理学的地位1法理学总是要站在法学学科发展的最前沿来追踪、吸纳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成就,反思法的基本问题,同时也从法学的角度对各种人文思潮作出回应2从法学体系的内部关系看,法理学在整个法学体系中具有“基础理论”的地位3法理学与法学其他学科结合,反过来对于法理学自身的发展也用重要影响三、学习法理学的意义1人类精神的演化和科学的进步离不开思辨的哲学;2法理学不仅为人们提供学习法律的入门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培

6、养法律和法学工作者的见识和境界;3法理学重在训练人们的法律思维方式和能力第23页共23页第一章法第一节法的名称一、中国历史上的法的名称二、西方历史上的法的名称第二节法概念的争议一、应然法与实然法二、自然法与实在法三、“国法”及其外延u我们所研究的法的概念,笼统地讲是指“国法”(国家的法律),其外延包括1国家专门机关(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制定法或成文法)2法院或法官在判决中创制的规则(判例法)3国家通过一定方式认可的习惯法(不成文法)4其他执行国法职能的法(如教会法)第三节法的特征一、法的规范性u法律规范规定了人们的一般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行

7、为模式包括1可为模式2勿为模式3应为模式二、法的国家意志性u法的产生通过制定和认可(明示认可、默示认可)u国家存在是法存在的前提u法是实现国家意志的重要手段u体现国家意志的法具有统一性和权威性u国家意志的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不总通过法来表现三、法的国家强制性u国家强制力不是无限的u国家强制力不是保证法实施的唯一力量四、法的普遍性1法的效力对象的广泛性2法的效力的重复性u法的规范性是其普遍性的前提和基础,而法的普遍性则是其规范性的发展和延伸u法适用范围是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的一切成员u普遍性不等于绝对性和无限性1以国家权力管辖范围为界2调整对象是有

8、限度的u另一层含义,相同的事项和相同的法律主体适用相同的法五、法的程序性第23页共23页u法具有程序性的理由1现代社会的要求2法在本质上的要求3为保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