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范文——农民工与我国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毕业论文范文——农民工与我国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ID:27300025

大小:116.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12-02

毕业论文范文——农民工与我国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_第1页
毕业论文范文——农民工与我国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_第2页
毕业论文范文——农民工与我国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_第3页
毕业论文范文——农民工与我国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_第4页
毕业论文范文——农民工与我国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范文——农民工与我国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吉林大学远程教育20**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吉林大学远程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中文题目农民工与我国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学生姓名专业行政管理层次年级学号指导教师职称学习中心成绩20年月日第18页共18页吉林大学远程教育2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摘要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城镇化战略的推进,我国形成了“农民工”这一充满矛盾和过渡色彩的社会群体。目前农民工享受公共产品的现状是严重不足,权益受损;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即是我国不合理的二元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因此,本文提出了改革和创新我国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基本构想,意图建立一体化战略下的三元分治的统筹

2、供给机制来解决这一难题。关键词:农民工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三元分治统筹供给第18页共18页吉林大学远程教育2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目录一、农民工公共产品1(一)三元社会结构1(二)公共产品与城市公共产品2(三)农民工公共产品的一般范畴3二、农民工公共产品供给现状4(一)劳动就业方面52.劳动管理不规范5(二)社会保障方面61.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不完善62.未单独设立农民工的医疗保险制度6(三)子女义务教育方面71.公共教育资源不足72.公共教育政策缺乏平等性7三、农民工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原因分析8(一)公共产品需求的表露机制不健全8(二)供给责

3、任不清,主体错位9(三)既得利益刚性10四、改革和创新我国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10(一)公共产品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公共产品的一体化供给10(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影响公共产品的一体化供给11(三)公共产品供给的三元分治:一体化供给的过渡形态13(四)公共产品的统筹供给:三元分治的根本,一体化发展的财富转移过程15参考文献17致谢18第18页共18页吉林大学远程教育2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发展和城镇化战略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从乡村涌入城市就业。但由于我国独有的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农民进城基本是“移而不迁”,从而形成了“农民工

4、”这一充满矛盾和过渡色彩的社会群体。当下这一社会群体的人数已经逾亿,其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促进是难以估计的。但他们对公共产品的消费却是严重不足,权益受损。但众多学者只是对农村的农民和城市市民的公共产品供给给予了极大关注,却没有对这个处在城市和农村夹缝里的社会群体——农民工的公共产品供给给予关注。本文试图从农民工公共产品的范畴、供给现状出发,分析农民工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的原因,并就我国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改革与创新进行初步的探讨。一、农民工公共产品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中,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寻找生计,这是世界许多国家都曾

5、经有过的历程。考察一些国家的城市化过程可以发现,从农村进入城市的农民,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其中的很多人都会留在城市,成为城市的新居民,他们的子女更会习惯城市生活,成为城市的未来建设者。但是,由于中国特有的、制度化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造成了进城农民工及子女难以在城市中享受同城市一样的就业、就学待遇,难以融入城市的主流社会,难以成为城市的合法公民。这种状况如有的学者所言:中国社会结构由二元分割向三元对立的方向发展。(一)三元社会结构农民迁移到城市,使得城乡间的人口流动不再遥不可及,城乡分割的状况有所改变,城乡格局从原来的“分割”转变

6、为现在的“分治”,从僵化的二元对立转变为流动的二元对立;但是,由于城乡间人口流动的障碍并未完全打破,迁移到城市的原农民,并没有被接纳为城市居民,而长期离开农村来到城市生活,他们的乡土观念和认同感也逐渐淡漠,于是,逐渐形成了一个游离于城市居民和农村村民之间的“社会独立单元”——农民工,成为从农民到工人的“过渡人”或村民和市民之间的“边缘人”。所以,“二元”社会结构变成了“三元”社会结构。第18页共18页吉林大学远程教育2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李强先生认为中国的二元社会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而三元社会则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产物,它更确切地反

7、映了目前中国的实际情况。所以,正如李强先生在同中央领导同志的一次谈话中所提到的:“改革二十五年来,中国社会最大的变化,莫过于社会结构的变化,而巨大的流动人口和城市农民工是中国社会结构变化的核心内容,社会和谐应以这一部分利益调整作为一项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支柱才能最终完成。”叶鹏飞.理论创新与社会关怀——李强教授的社会学人生.社会科学战线,2005(6):254.“农民工”三个字中,“农民”标定的是这一群体的身份,“工”表明的是这一群体的职业。他们绝大多数都从事非农产业,但仍保留着农民的身份;他们在城市工作和生活,却又与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

8、们非工非农,亦工亦农,非城非乡,亦城亦乡,因此被形象的称为“农民工”。(注:本文所说的农民工是指进城农民工。)李强先生认为,第三元群体即农民工的本质在于它与农村居民相比占有一定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