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施工技术总结

强夯施工技术总结

ID:27292763

大小:8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2

强夯施工技术总结_第1页
强夯施工技术总结_第2页
强夯施工技术总结_第3页
强夯施工技术总结_第4页
强夯施工技术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强夯施工技术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强夯施工技术总结逯登畅内容提要:总结强夯施工的技术要点关键词:强夯夯击能夯沉量1、工程概况哈大铁路专线试验段路基长度200m,里程范围为DK87+790~DK87+990。本段地形起伏较小,地表为耕地,路基中心最大填土高度为6.25m。地层主要为粉质黏土及泥灰岩,地下水为基岩裂隙水,土壤最大冻结深度为0.93m。地基处理采用强夯,设计夯击能为4000KN.m,点夯两遍,满夯一遍,夯点按梅花形网格排列,单点夯击次数按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小于50mm控制,路基加固宽度为路基坡脚外2m,有效加固深度6m以上。2、施工技术参数和施工工艺2.1施工技术参数(见下表)第一遍主夯

2、和第二遍插夯时间间隔设计为10~15天,具体时间以大部分孔隙水压力消散为准。2.2夯点布置根据夯锤直径2.5m,选择夯点间距为4m,第一遍点夯,隔点跳夯,第二遍补第一遍空隙(`详见下图)。2.3.施工工艺强夯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流程图2.4准备工作2.4.1施工前,清除表层土,进行表层松散土层碾压,排除地表水,施工区周边做排水沟以确保地面排水畅通,防止积水。2.4.2试验室参照设计资料,对夯击前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进行室内试验及原位试验。2.4.3测量工程师测量放线,定出控制轴线,夯区范围,用白灰标出夯点位置,并在不受强夯影响的地点设置水准点。2.4.4根据设计的夯

3、击能(4000KN.m)选用机械为一台武汉-长江25T强夯机和一台抚顺25T强夯机,两个铸铁夯锤标定重量分别为25T和23T。提升高度分别为16m和17.4m(事先在夯架上系好红布条作为标记),夯锤直径为2.5m。锤重(KN)×落距(m)=单击夯击能(KN.m)影响深度=系数×(锤重×落距)1/22.5现场人员配置现场人员配置表2.6施工工序施工工序为:放样→第一遍主夯点,测地面高程→强夯机就位,定位夯锤→测夯前夯锤顶高程→夯击并记录夯坑深度→重复夯击并记录夯沉量→换夯点→平场地→等大部分超孔隙水压力消散后进行第二遍插夯点、夯击(重复第一遍工序)→低能满夯(第三遍

4、)测高程。3、施工过程质量控制3.1施工前标定锤重,根据锤重确定出提升高度。3.2保证夯锤的提升高度。3.3夯击过程中,确保夯锤通气孔的畅通。3.4测量人员要认真仔细,保证每个夯坑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小于5cm。3.5不能漏夯。3.6当地基土的含水量过大或隆起过大时停止夯击,待地基土空隙水压力大部分消散后重新夯击或其上铺设一层砂砾后夯击。3.7原始记录详细,明了如下表。4、施工中遇到问题4.1在DK87+790~DK87+840段遇到地下水位较高表层土含量过大,机械无法进行施工,在表层填筑0.5~2m左右厚的砂,砂砾或碎石,并在四周挖降水沟进行降水。4.2在DK8

5、7+940~DK87+960进行夯击时,夯坑深度为1.5m~2.0m,夯击结束后,夯坑内出现积水,及时排除积水。4.3在DK87+790~DK87+820段附近不足50m处有民房,施工时提前挖防震沟(30m×1m×2m)。5、数据分析整理5.1当地基土为砂砾土时,每个夯点夯击次数一般为8~12下,夯坑深度一般为1~2m,地面隆起高度为30cm左右。5.2当地基土含水量偏大时,夯击次数一般为10~14下,夯坑深度一般为1.5~2.2m之间,地面隆起高度一般在20cm以下。5.3在强风化岩土施工时,夯击次数一般为6~8下,夯坑深度一般为0.6~0.8m。地面隆起高度2

6、0cm左右。5.4第二遍夯击与第一遍夯击比较,单点夯击次数没有明显变化,第二遍单点夯击时随锤带起的松散土明显比第一遍少。6、检测项目及方法6.1先对原地面进行标准贯入试验,平板载荷试验和静力触探试验。6.2试夯后应每隔0.5m~1.0m取样,检测地基土的干密度,压缩系数。6.3强夯结束后2~4周内,再次进行标准贯入试验,平板载荷试验和静力试验。6.4收集整理检测结果,判定该段地基的承载能力,变形特性,密实度等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同时确定夯入深度,夯点间距、夯击遍数、夯击间歇时间及加固深度等。6.5检测频率和标准检测频率:标准贯入试验每3000m2取6个点静力触探试验

7、每3000m2取3个点平板载荷试验每3000m2取3个点检测标准:标准贯入击数修正后N63.5≥10粘性土Ps>1.2MPa,砂类土Ps≥5.0MPa地基承载力S0≥0.15MP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