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的形成》ppt课件

《气候的形成》ppt课件

ID:27281867

大小:1.32 MB

页数:35页

时间:2018-11-30

《气候的形成》ppt课件_第1页
《气候的形成》ppt课件_第2页
《气候的形成》ppt课件_第3页
《气候的形成》ppt课件_第4页
《气候的形成》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气候的形成》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章 气候的形成(1)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系气候的形成和变化是多种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内因和外因:内因-气候系统内各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外因-如太阳辐射、地球轨道参数的变化、大陆飘移、火山活动等。外部因子必须通过系统内因才能对气候产生影响。2006-11-292气候系统的属性(四个方面)①热力属性,包括空气、水、冰和陆地表面的温度;另外太阳辐射是气候形成和变化的最主要的外部因子,也是气候系统的能源。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体现在:辐射、反射、散射、传导、吸收、透射、放射等热力属性。2006-11-293②动力属性,包括风、洋流及

2、与之相联系的垂直运动和冰体运动;它与气候系统内部的能量转换密切相关。2006-11-294③水分属性,包括空气湿度、云量及云中含水量、降水量、土壤湿度、河湖水位、冰雪等;水份循环是气候系统内部复杂物质交换的突出例子之一。大气中的最大热源就是这种潜热输送。2006-11-295④静力属性,包括大气和海水的密度和压强、大气的组成成分、大洋盐度及气候系统的几何边界和物理常数等。以上这四种属性在一定的外因条件下,通过气候系统内部的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而相互作用,并在不同时间尺度内变化,形成不同时期的气候特征。2006-11-296

3、气候的形成和变化由以上各属性的分析,可将气候形成的因子归纳为:①太阳辐射②宇宙地球物理因子③环流因子(包括大气环流和洋流)④下垫面因子(包括海陆分布、地形与地面特性、冰雪覆盖)⑤人类活动的影响2006-11-297§1、气候形成的辐射因子一、除太阳本身的变化外,天文辐射能量主要决定于日地距离、太阳高度、白昼长度。1、日地距离b: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强度为:2006-11-2982、太阳高度:通过上式可以求出任一地点、任一天太阳辐射在大气上界流入量的日变化,以及一年中任一天白昼时任一时刻,地球表面水平面上天文辐射的分布。(对上式求积分

4、,可得某纬度某日天文辐射日总量。P156式6.8)2006-11-2993、白昼长度:因日出日没的时角绝对值相等,所以20就是白昼长度。2006-11-2910二、天文辐射的时空分布规律:①全年赤道获得的太阳辐射最多,从赤道向极地随纬度增高而减小,极小值出现在极点。②夏半年在20°~25°的纬度带,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由此向赤道和极地递减,最小值在极点。夏半年太阳位于天顶的时间以回归线附近最长。又因纬度愈高,太阳高度角虽趋于减小,但一天之中的白昼时间却愈增长,所以太阳辐射随纬度增高而递减,但递减程度趋于和缓,高低纬度之间的差值较小

5、。③冬半年赤道获得太阳辐射最多,随纬度增高迅速递减。高低纬度之间的差值大。因冬半年随纬度增高,太阳高度角和白昼时间均迅速递减的缘故。④同一纬度,冬、夏太阳辐射的差值,随纬度增高而增大,即太阳辐射的年振幅随纬度增高而增大。2006-11-2911§2、气候形成的环流因子环流因子大气环流因子(海气相互作用)洋流因子2006-11-2912一、海气相互作用与环流1、海洋对大气的作用全球10m深的海洋水的总质量就相当于整个大气圈的质量。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能约有80%为海洋所吸收,且将其中85%左右的热能储存在大洋表层,这部分能量再以长波辐

6、射、蒸发潜热和湍流显热等方式输送给大气。海洋还通过蒸发作用,向大气提供大约86%的水汽来源。这种热量的输送,既影响了大气的温度分布,又是驱使大气运动的能源,在大气环流的形成和变化中极为重要。海洋是大气环流运转的能量和水汽供应的最主要源地和储存库。同时也是CO2的巨大贮存库,它也通过调节大气中的CO2含量来影响气温和环流。2006-11-29132、大气对洋流的影响海洋是从大气圈的下层向大气输送热量和水汽,大气运动所产生的风应力向海洋上层输送动量,使海水发生流动,形成“风生洋流”,亦称“风海流”。世界洋流分布与地面风向分布密切相关。

7、2006-11-2914在热带、副热带海洋,北半球洋流基本上是围绕副热带高压作顺时针向流动,在南半球则作反时针向流动。因信风的推动,在赤道具有由东向西的洋流,在北半球称北赤道洋流,在南半球称南赤道洋流。为维持海水的连续,于是在南北赤道洋流间自然就发展一种补偿洋流,方向与赤道洋流相反,由西向东流,称赤道逆流。2006-11-2915暖流:在副热带高压西侧,具有流向中高纬度方向的洋流。例如,大西洋中的湾流水温就很高,势力也很强,它不仅有北赤道洋流的水流汇入墨西哥湾,而且还有一部分南赤道洋流注入,然后出佛罗里达海峡,沿美国东岸北流。这支

8、暖洋流流量大,对沿岸气候影响特别显著。与此相对应,在北太平洋西部有黑潮暖流,在南太平洋有东澳大利亚暖流、在南印度洋有莫桑比克暖流,南大西洋有巴西暖流。冷流:在副热带高压北侧盛行西风,上述暖洋流在副高西侧向极地方向流到纬度40°附近,乃受西风影响折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