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278382
大小:7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2
《聊城市交通干道大气污染水平和影响因素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聊城市交通干道大气污染水平和影响因素研究摘要为研究交通源空气污染状况,通过采用自动监测系统,于2012年1月至9月期间,对聊城市交通干道东昌路和柳园路附近大气中S02、N02、PM10和C0的浓度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监测期间所有监测点S02、N02、PM10和CO的日均值均未超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类区的标准要求;在所有监测点位,PM10均是首要污染物,污染分担率分别占了43.8%和45.7%;由污染负荷比知,东昌路和柳园路两交通干道的空气污染水平相当。关键词聊城市;交通干道;空气质量监测中图分类号:X5
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8-0140-01机动车作为现代社会的交通工具,给人们带来了极大方便和快捷的同时,也带来了无法回避的环境问题,机动车尾气污染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害。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空气中PM10、C0和N02浓度处于常年超标的状态,并且随着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空气中污染物浓度也有明显上升的趋势。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使得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倍受关注。通过采用自动监测设备,分别监测了聊城市交通干道柳园路和东昌路附近大气中S02、N02、PM1
3、0和⑶的浓度,分析讨论了其污染水平、空间分布、时间变化等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污染物浓度与气象因素、交通流量的关系,为正确认识聊城市交通干道大气污染状况及制定相应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1研究方法1.1布点根据聊城市地形和交通状况,在东昌路二轻机附件和柳园路市委党校附近布设了2个监测点位。1.2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1.3评价标准监测点位所在区域属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划定的二类区,因此选用二级标准限值作为所有监测项目的评价标准值。1.4评价方法2结果与分析2.1污染状况总体分析2012年1月至9
4、月期间,所有监测项目的日均值均未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浓度限值。在东昌路段,SO2日均值浓度的最大值为0.088mg/m3,最小值为0.035mg/m3;N02日均值浓度的最大值为0.042mg/m3,最小值为0.026mg/m3;PM10日均值浓度的最大值为0.123mg/m3,最小值为0.072mg/m3;CO日均值浓度的最大值为2.875mg/m3,最小值为1.372mg/m3。在柳园路段,S02日均值浓度的最大值为0.088mg/m3,最小值为0.032mg/m3;N020均值浓度的最大值为0.04
5、6mg/m3,最小值为0.026mg/m3;PM10日均值浓度的最大值为0.123mg/m3,最小值为0.072mg/m3;CO日均值浓度的最大值为2.519mg/m3,最小值为1.400mg/m3o各污染物的浓度随时间呈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即冬季浓度高于夏季浓度。这主要与气象因素如风速、温度、辐射、大气层稳定度和混合层高度等密切相关。聊城市冬季逆温层低,厚度大,近地逆温出现的频率高,混合层高度较夏季低,稳定的大气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并且聊城市主城区冬季风速小,造成两个监测点S02、N02、PM10和⑶的浓度冬季比
6、夏季高。2.2评价参数结果分析各监测项目的污染分担率和污染负荷比的计算结果见从表2中各污染因子的污染分担率来看,各测点首要污染物均是PM10,分别占了两监测点的43.8%和45.7%。PM10是机动车燃料燃烧过程中,以液滴、固体尘粒产生并分散于大气中的颗粒物,加上机动车行驶产生的扬尘,使得PM10的浓度与机动车流量密切相关。机动车通流量对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影响由大到小分别为:PM10>N02>C0>S02,即机动车流量对PM10的影响最大。近年来,聊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大幅增加,尤其在交通主干道上,机动车流量增加迅速,故P
7、M10成为各监测点的首要污染物。结合日均值浓度与污染负荷比可知,各污染因子在东昌路和柳园路的污染水平相当,均在50%左右,相差不大。为东昌路和柳园路的交通流量相当,并且干道附近的规划布局相似,故污染水平相差不大。3结论1)所有监测点SO2、NO2、PM10和CO的日均值均未超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类区的标准要求。2)在所有监测点位,PM10均是首要污染物,污染分担率分别占了43.8%和45.7%。3)由日均值浓度与污染负荷比可知,东昌路和柳园路两交通干道的空气污染水平相当。因为两交通干道的车流量相近且干道附
8、近规划布局相似。基金项目聊城大学大学生科技文化创新项目(SF2012088)。参考文献[1]关共凑.佛山市区机动车尾气污染排放特征及其控制措施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8,04,15.[2]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公害防治技术部.污染防治技术研究与开发[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15-35.[3]余华.交通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