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管见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管见

ID:27238148

大小:5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2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管见_第1页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管见_第2页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管见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管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管见广东省紫金县尔崧中学517400摘要: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及越来越激烈的人才竞争与就业竞争,使得家长和学校更多地关注学生智力方面的开发,而对心理素质的培养,就显得重视不够。在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发展中,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一个核心问题,尤为重要。木文主要围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阐述,以期能促进中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健康发展目前,改革开放深入发展,整个社会不断变化,社会交往日益频繁,知识经济存在着高难度的挑战,而经济又面临着全球性的竞争……所有这一切,都很自然地造成人们心理紧张。当然,也对国家明天的栋梁一一学生造成很大

2、的心理压力,因为他们除了要承受社会生活的压力外,还要面临学业负担过重、升学压力过大、家长期望过高等多种刺激,以致学生产生或多或少的心理偏差或心理障碍,轻者心情郁闷,重者杀人犯罪。因此,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的要求。一、目前心理健康的概念及标准“心理健康”主要是指个体心理内部协调与外部环境适应相统一的良好心理状态。而在人们的心理中,最重要、最核心、最活跃的部分是自我意识。因此,心理健康可以抓住自我意识是否健康加以评定。我国目前对心理健康的标准多数人较为认同的是:1.有良好的自我观念,能比较客观地认识自我和外部世界。2.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与他人交往合作,友好相处。

3、3.有良好的学习意识,对所承担的学习有兴趣和有胜任感,能发挥自己的能力和创造性。4.有良好的生活意识,能适应现实环境,有能力管理自己的生活。二、学生心理障碍的类型及成因1.狭窄的空间和笮调的内容。作为独生子女的这一代学生,在家里没冇伙伴,在学校整天围着作业、考试、分数、名次旋转。学生每天一起床就被迫学AI,连双休日也不例外,他们几乎没有娱乐、游戏、劳动的吋间。而中学又是心理断乳期的开始,渴望长大与童稚心理的矛盾影响支配着学生的情绪,也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的方式。2.人为制造的压力。现在的学生被迫卷进竞争的旋涡。无论学生愿不愿意,他们都要面对考试、名次、排榜这些

4、人为制造的压力。学生可能因恐惧名次而厌倦学习,因厌倦学习而厌倦生命,导致产生各种心理障碍。3.唯一标准和否定带来的自卑。应试教育的怪圈笼罩着社会上的每•一个人,老师、家长、亲朋戚友等所有人都只关心学生最怕的分数和名次。于是,每个学生都被这个所谓的标准筛上筛下,不得不品尝被筛下来的痛苦滋味。另外,否定是培养自卑的温床,自卑是让心灵变暗失色的催化剂;长期遭受否定而得不到肯定的孩子是难以建立起自信的,而缺少自信的人心理是难以健康的。三、治疗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方法1.分析治疗。分析治疗的特点在于探求个体的心理与行为如何受学生中学吋期经验的影响而形成的潜意识,经过内心的分析,

5、理解学生的内心动机,特别是潜意识中存在的症结来改善学生的行为。2.认知治疗。认知治疗的主要理论认为个体对人、对事的看法及观念都直接间接地影响学生的情绪和行为;学生非适应性或功能性的心理与行为,常常是由于不正确的或扭曲的认知而产生的。认知治疗的重点在于矫正学生对人、对事错误及扭曲的认知。3.人际关系治疗。是从“人与人的关系”这样一种特殊的角度来理解人的心理与行为现象的,人际关系治疗理论认为人的所思所想、所做行为都是脱离不了人与人的关系,其治疗的重点是如何改善不妥当的、有困难的人际关系。4.行为治疗。行为治疗理论认为人的任何行为,经过适当的奖励或惩罚都可获得改进,因此,

6、对学生行为举止进行适当的奖励或惩罚能调整学生的心理偏差或心理障碍。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注意的问题1.要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结合起来。虽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总0标是培养“四有”新人,是育人。但二者又有区别,德育工作重视按社会要求规范个人行为,强调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而心理健康教育则关注维持个人心理平衡、完善自我意识、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当然,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也有联系,心理健康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础,只奋道德教育而没奋心理健康教育,则学生的发展是不完全的。事实上,只奋德育而没奋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本身的效果也未必可靠,心理健康教育由于贴近学生生活,可以

7、使道德教育更深入人心。2.我们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要突出学生个体与社会要求和谐发展。在实施心理健康的教育过程中,要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重视学生的个性、情感和意志品质的培养,启发学生的自我意识,帮助学生通过学AI、生活、工作去塑造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达到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协调与和谐发展的双重0标。3.要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和措施,才能使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收到成效。参考文献[1】李长禄素质教育应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儿青海教育,2011,(5):17。[2】郊晓琪加强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迫在眉睫[」].当代教育论坛,2005,(8X)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