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231302
大小:65.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2
《药物流产不全的相关影响因素与临床防治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药物流产不全的相关影响因素与临床防治探讨宋芳(江苏省灌南县计划生育指导站江苏灌南222500)【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流产不全的相关影响因素,并依据这些因素提岀相应的临床防治措施。方法:经由统计学手段回顾分析我站52例药物流产不全患者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其处理情况。结果:患者年龄、孕龄、孕囊直径、子宫位置、孕产次数、剖宫术史和经期均为影响药物流产不全的相关因素。清宫术是目前治疗药物流产不全的主要方式。结论:药物流产不全的相关因素较为复杂,难以完全避免。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除应加强广大妇女的避孕意识外,还应严格把控药物流产的
2、禁忌和适应症,减少不良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痛苦。【关键词】药物流产不全影响因素临床防治【中图分类号】R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7-0106-02药物流产一直以来被视为一种快捷经济、安全有效、痛苦小的终止早孕方法,米非司酮搭配米索前列醇的药物组合己被广泛用于早孕流产,其终止49天内早期妊娠的有效率高达90%以上[1]。但由于用药人群的个体差异,以及其他原因导致药物流产不全,引起出血甚至大出血。为此,木研究以我站收治的52例药物流产不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相关影响因素及临床防治
3、措施,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2例女性药物流产不全患者均为我站2010年至2013年期间收治,年龄18〜40岁,平均33.5岁;停经≤49d,尿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阳性,B超检查可见宫内妊娠,所有患者均无出血性疾病、内科疾病及前列腺素使用禁忌证。1.2用药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的用药方式进行药物流产。服药前后为空腹或进食2h后,用药第一天首次服米非司酮50mg(2片),12小时后服25mgo用药第二天早晚各服米非司酮25mg(1片)。用药第三天早上7点服米非司酮25m
4、g(l片),1小吋后加用米索前列醇600μg。米非司酮服用总量为150mg。服药后需在门诊观察室行6〜8h的常规观察,见绒毛排出后,再观察2h,无异常者方可离院。1.3疗效判断标准[2]完全流产:用药后可见胎囊自行完整排出,或未能完整排出,但B超图像未见妊娠现象,出血停止,尿检HCG阴性,月经复潮,子宫大小恢复正常;不完全流产:用药后胚囊虽自行排出,但由于阴道出血量过大或吋间过长而行清宫术;流产失败:用药至第8d仍未见胚囊排出,B超图像显示孕囊仍旧存在,ii继续生长或停止发育,最终需用负压吸宫术终止妊娠。1.4
5、统计学分析本研究的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检验,以P<0.05表征数据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2结果分析结果显示,符合年龄≥35岁、孕龄≥45d、孕囊直径≥2cm、子宫后倾后屈位、多次孕产、冇剖宫术史和经期≥5周条件的患者药物流产不全发生率更高,且每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患者年龄、孕龄、孕囊直径、子宫位置、孕产次数、剖宫术史和经期等因素均与药物流产不全有一定相关性。表1药物流产不全相关因素分析3讨论药物流产是利用药物作
6、用机制,引起子宫节律性收缩,进而达到阻止妊娠发展并最终终止妊娠的目的。与传统的人流相比,药物流产不但简便安全,同吋避免了创伤性的操作,大大减轻了女性的痛苦。米非司酮是孕酮的受体的竞争性拮抗剂,可与孕激素竞争受体,阻断了孕酮与孕酮受体结合和孕激素活性的出现,同时使蜕膜中前列腺素脱氢酶活性下降,提高内源性前列腺素水平和子宫肌层对前列腺素的敏感性,并使子宫颈胶原纤维合成减少,分解增加而促进子宫收缩,软化宫颈。米索前列醇可作用于子宫平滑肌,加强宫缩,减少出血[3]。本研究结果显示,药物流产不全发生率与年龄、孕龄、孕囊直径、子
7、宫位置、孕产次数、剖宫术史和经期均有一定的关联,其主要与患者的个体差异有关。我们目前对药物流产不全的主要临床防治措施,主要是采用抗感染、缩宫素、止血和对症治疗。对有剖宫产史者及子宫后屈、前屈的患者,10天后B超图像显示宫腔内有中强冋声团,则行清宫术。对流产失败的患者则直接通过人工流产的方式进行治疗。综上,药物流产不全的相关因素较为复杂,难以完全避免。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除应加强广大妇女的避孕意识外,还应严格把控药物流产的禁忌和适应症,减少不良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痛苦。参考文献[1】盛丹菁,袁耀萼.妇产科学新理论与新技术
8、[」].2001.[2】陶明娟.药物流产不全及失败的相关影响因素与临床防治探讨[」].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5(5):1120-1120.[3】左馨,黄燕,钟洁.54例药物流产不全的相关因素与临床防治[j].当代医学,2009、15(32):187-18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