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225673
大小:1.58 MB
页数:43页
时间:2018-12-01
《公共安全管理学使命内容与方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公共安全管理学使命、内容与方向专业认识与感知夏保成教授专业认知:一.什么是公共安全与公共安全管理二.公共安全管理专业的历史与现状三.我校公共安全管理专业的实力与发展四.公共安全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五.明天的你们与公共安全管理专业专业认知:一.什么是公共安全与公共安全管理二.公共安全管理专业的历史与现状三.我校公共安全管理专业的实力与发展四.公共安全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五.明天的你们与公共安全管理专业公共安全及管理的涵义#公共安全是公众正常的生活和生产秩序状态和社会的平衡状态。#公共安全管理是对这种秩序状态的维护与保持,对打乱该秩序状态
2、的各类事件的应对,以及事件后果的消除、对秩序状态的恢复的全过程。公共安全管理的实质是政府公权用于对公共安全的保持、保护和恢复。为什么要关注公共安全?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期,各类公共安全事件频发。转型期的标准: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3000美元之间,我国的转型期:2000~2021年中国社会转型的独特性1西方社会200年的现代化转型,在中国被压缩在30~50年内进行着,国际经验表明,走出低收入国家并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的时期,即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可能出现两种前途:一种是进入“黄金发展时期”,保持一个较长时期的经济增长,顺利实
3、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中国社会转型的独特性2另一种是进入“矛盾凸显时期”,因为经济社会不协调,各种经济社会矛盾不断显露出来,如果处理不当,矛盾激化,经济社会发展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和倒退。社会分化加速社会流动加快社会冲突加剧社会整合力下降人心不稳、群众惶惶不安、社会动荡、治安较差。很多潜在的矛盾冲突一触即发为什么要关注公共安全?我国是世界上遭受各种灾害冲击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的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灾害强度大、造成损失重大。年均损失约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6%,约占财政收入的30%。从1998~2004年,年均直接经济
4、损失达2023亿元。汶川大地震总经济损失估计2万亿元;其中直接经济损失8000亿元。各种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惨重自然灾害还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建国以来到上世纪90年代初的40余年间,仅旱、涝、风、冻每年就会造成万余人死亡。而这个数字还并没有把1960年因灾致死的100余万人计算在内。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死亡24.2万人,重伤16.4万人。今年四川5·12大地震,造成死亡人数近9万。2004年我国因自然灾害死亡2250人;而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803571起,死亡136755人,约是自然灾害致死人数的61倍专业认知:一.什么是公共安全与公共安全管理二
5、.公共安全管理专业的历史与现状三.我校公共安全管理专业的实力与发展四.公共安全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五.明天的你们与公共安全管理专业学科隶属关系公共安全管理学:在目前情况下,公共安全管理学可隶属——学科门类:管理学一级学科:公共管理学如果安全科学成为一级学科,那么,它就可能成为独立的二级学科。现在,教育部正在考虑安全科学的学科设置问题。专业的历史2004年获教育部批准设置本科专业2005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58人2006年招生59人2007年招生63人2006年在安全工程专业(公共安全管理方向)招收第一届硕士生2人国内外专业现状国内:本科本科专业
6、:全国唯一获得准生证的此类专业防灾科技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应急管理方向劳动关系学院:社会工作中公共安全管理方向研究生专业: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有相关专业或方向,本科硕士和博士以及MPA国内外专业现状国外:作为一种职业,起源于民防事业,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一种专业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美国:150多所大学有EmergencyManagement及相关专业;澳大利亚3所大学开设专业目标专业要求:与国际接轨与西方国家的教材、教学手段、理论水平保持在同一层面或接近同一层面专业水平:力保国内领先国内相关专业中,主要教材我们编,课程体系我们设
7、置,主要理论成果我们参与形成专业认知:一.什么是公共安全与公共安全管理二.公共安全管理专业的历史与现状三.我校公共安全管理专业的实力与发展四.公共安全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五.明天的你们与公共安全管理专业学术队伍专职教师人数:11教授2副教授4讲师3助教1其中:博士4硕士7师资情况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本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12名。从职称结构上看,有教授4名,副教授(博士)4名,讲师三名,助教一名;从年龄结构上看,50岁以上一名,40~49岁之间的有三名,30~39岁之间的有五名,30岁以下的有三名;从学历结构来看,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其中拥有
8、博士学位的有7人,一名博士在读;从学缘结构来看,本专业师资分别来自于吉林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