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模式-研究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模式-研究

ID:27221671

大小:886.00 KB

页数:86页

时间:2018-12-02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模式-研究_第1页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模式-研究_第2页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模式-研究_第3页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模式-研究_第4页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模式-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模式-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南京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的科技力量以多种形式进入企业或企业集团,参加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开发,以及合作建立中试基地、工程技术开发中心等,加快先进技术在企业中的推广作用”。随着2007年6月10日,来自数十家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在北京签约成立了钢铁可循环流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新一代煤(能源)化工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煤炭开发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标志着我国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构建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综上所述,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国际大环境下,我国急需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而政府、学研机构和企业构成的产业技术

2、创新联盟对优化整合和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加快形成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完成重大技术突破,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作用。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开展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时间还比较短,人们对其认识尚有待提高和深化,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研究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规范的可持续发展路线。本文研究的意义:理论研究上,本文从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各个主体的角色定位,来划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模式。目前,专门论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文献很少,现有文献大多聚焦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稳定性、利益分配等方面,而且都没有描述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内在机理,仅仅是片面的理论描述,可以说本文是对产业

3、技术创新联盟理论的一定补充。实践运用中,通过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模式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有效地将生产要素、政策等内外资源组合起来,从而降低科技成果向应用领域转化的过程中,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沟通合作中存在的高昂交易费用,降低产技术创新联盟各参与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提高了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1.2相关研究综述通过中国知网跨库检索,并根据知网的检索特点,我们分别设置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两个题名词,对2000-2010年文献进行精确查找,结果如表1-1所示:......-2-......南京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一章

4、绪论表1-1检索结果检索词期刊全文数博士学位论文优硕论文数重要会议论数文数产业技术创20000新联盟产业技术创84000新战略联盟通过中国知网的检索结果,我们发现涉及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这方面的文章并不多,而这其中更有90%以上的文献是在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报道、简介或者会议报告。剩下的文章,虽然文章题名中包含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但实质上基本都是在写其前身——产学研合作,因此,我们研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可以从前人对与产学研合作的研究中得到启示。我国从1992年开始对产学研合作进行研究以来,对其概念、特征、目的、利益分配、运行机制、组织方式等都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其中

5、尤以产学研合作的组织方式、运行机制、利益分配为研究重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1.2关于产学研合作的组织方式产学研合作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1951年由斯坦福大学副校长特曼倡导建立的斯坦福科学园,是大学的智力与工业界的财力结合起来的产物,可以说是最早的产学研合作基地。Bolton,Robert(1995)[1]依据产学研合作中大学与企业的合作方式,他们将产学研合作划分成以下七类:①企业指引大学的课题研究,使大学的研究成果易于产品化;②企业有偿使用大学暂不使用的试验场地和设施;③企业界专家到学校为学生讲课,使在校学生接触应用领域的最新技术和思想;④

6、大学的学科专家为企业讲学或做报告,用理论指引他们的实践,使企业家少走弯路;⑤大学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各种咨询服务;⑥企业为在校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岗位;⑦企业为大学的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研究经费、实验器材和研究场所。Atlan(1987)[2]将产学研合作划分为六大类:①大学的工业伙伴计划(IndustrialAssociate/AffiliatePrograms);②合作研发(ContractResearch);③研发中心(ResearchCentersandInstitutes);④一般性研发资助(GeneralSupport);⑥创业孵化中心与科学园区(Ne

7、wBusinessIncubatorsandResearchParks);⑥一般性研发资助(GeneralSupport)。我国在产学研合作方面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但在这十几年中,随着我国经济快速、持续、-3-......南京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稳定的发展,我国产学研合作的理论和实践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国内许多学者和专家就产学研合作的具体组织方式也进行了探讨。李廉水(1998)[3]通过研究产学研合作的内容,以及合作各参与主体的紧密程度,他将我国产学研合作组织方式划分为合同连接型、自愿组织型、政府推动型和共建实体型。他认为,合同连接型产学研合

8、作有利于短、平、快型项目的开发,具有责权利分明、反应灵敏等特点;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