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218937
大小:6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1
《空中救援体系待建专访成都军区总医院医务部副主任、野战医疗所原所长谭映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空中救援体系待建专访成都军区总医院医务部副主任、野战医疗所原所长谭映军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作为战区最高等级医院和国家级救援医疗队,成都军区总医院(下称“成都军总”)参与了此次地震医疗救援。“既是医疗救治任务,也是一项政治任务。”院长沈毅如此看待此次救援。地震发生后8分钟,成都军总快速反应,沈毅与医院政委姚榕商议后决定: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下设指挥、手术、护理等7个小组;迅速集合人员,医院进入战备状态;以野战医疗所为主体,组建医疗队;紧急筹备7日份救灾物资。上午10点,120人的医疗队整装待发。20日12点30分,首支医疗救灾队伍通过直升机进入
2、芦山县太平镇。“这就是军医速度。”成都军总医务部副主任、野战医疗所原所长谭映军在成都接受《中国医院院长》记者专访,解读成都军总在历次地震救灾中的特有经验和区域性空中医疗救护体系概念,同时对现行的救援体系进行反思。《中国医院院长》:对于类似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批量伤员收治上,成都军总的做法是怎样的?谭映军:我们医院近几年参与了汶川地震、成都六五公交车事件、玉树地震、彝良地震等重大事件,积累了一些好的方法。具体的做法是实行二次检诊。目前很多医院的急诊能力建设都相对滞后,对于地震、火灾等批量伤员的救治,通过急诊进行分诊的压力很大。因此,我们在医院预留专门的病区,迅速把伤员安排到病床
3、上,而后医生分成两组检查伤情,确定诊疗方案。首次检诊目的是快速诊断,之后再组织专家针对伤员一对一地进行第二次检诊,以避免误诊或漏诊,为后续的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通过二次检诊,我们的救治显得很从容。同时,在面对这类重大自然灾害的医疗救援时,要做到三个倾斜:野战医疗所的队伍向一线倾斜、外科医生向应急病区倾斜、全院医生向外科倾斜,使医院人力在应急条件下能够合理使用。此外,医院还要做到正常的医疗活动和抗震救灾医疗救援两条线的同步展开与平衡。《中国医院院长》:野战医疗所的组织结构和培训机制是怎样的?在地震医疗救援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谭映军:野战医疗所是一个120人的野战医疗队伍,每
4、年都会定期开展训练,包括人员的集结、展开、现场收治、撤收等。实质上,训练的就是队伍在紧急情况下展开100张床位的内外科综合急救的医疗救援能力。在这次地震救援中,在接到命令之前,我们的野战医疗所队员已全员到位,组成了20人、40人、60人的三个梯队。我们医院的每一位医生都要经过这样的训练,并且这些项目纳入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这一点是地方医院做不到的。野战医疗所的人员每年更替1/3,新老人员帮带训练,以保证队伍的良性循环。这些训练让医院的每一位医务人员都能在地震发生后,自然而然地向医院整装集结,并知道自己的职责。不同的灾难特点不同,因此,野战医疗所人员的组成模块也是不同的。
5、我们这120人的队伍以20人为一小组,随着灾情的改变,进行反应级别的调整,不断对队伍进行充实。每个小组里的专业是固定的,而人员是流动的,比如骨科、麻醉、普外的人员都会配备。无论何种灾难,医疗救援的使命很明确,一是降低致死率,其次是降低致残率。这是参照了美军的医疗救援模式,他们也是实行模块化逐级放大。《中国医院院长》:震区空中救援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为何没有大规模展开?较好的空中救援体系应该是怎么样的?谭映军:坟川地震时,我们动用了不小的空运力量,所有伤员都坚持外运,后来发现造成了资源浪费。玉树地震时,我们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运力有限。所以这次我们在第一时间内把医疗队空运进
6、去,筛选伤员,保证空运出来的都是危急重症患者,从而合理使用优质医疗资源。目前,军队的运输和医疗救援是分开的,能否大规模开展,不是医院能决定的事情。医院能做的是尽量与军区陆航旅在一定层面上进行合作,开展适度规模的空中救援。成都军总目前正在筹建区域性的空中救护中心。建立这一中心的优势在于,我们对空运医疗做了很多研究,有较多的国际经验和救援经历,同时具备相应的人才资源。事实证明,医疗资源快速投放和伤员的快速后转,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空中医疗救护后送是很好的选择。因此,我极力呼吁这一体系的兴建。这一体系应包含指挥系统、区域性医疗救护中心、运输工具、空中救护力量、现场救援和分类医
7、师5方面的组成要素。居于核心地位的指挥系统应以军队为主,建立军地一体的指挥中心,该中心有权调动区域内各种医疗救治力量,重点是调动空中运输工具,包括直升机及预警机,并对各种救援力量进行合理的调配。这一体系要坚持三个原则:首先,三甲医院都是救援的主力;再者,运力要集中调配,军地一体化;第三,一线医生要有筛选标准。区域性空中医疗救护是国际维和应用广泛、经实战检验比较成熟的救护方式,能够对伤员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护,可成功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最大限度地保护战斗力。近年来国内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经验也证实,区域性空中救护体系的建立,是提升国家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