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忘却的记念教案

为了忘却的记念教案

ID:27197224

大小:7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01

为了忘却的记念教案_第1页
为了忘却的记念教案_第2页
为了忘却的记念教案_第3页
为了忘却的记念教案_第4页
为了忘却的记念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为了忘却的记念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为了忘却的记念教案一.基础知识1.容易写错的字竦身隐约其辞寓所斩钉截铁戳穿隔膜淤积禁锢2.容易读错的音里弄(lòng)吮(shǔn)血不禁(jīn)撞(zhuàng)死客栈(zhàn)巡捕(bǔ)偈(jì)子涅(pán)累(lěi)及囚系(xì)3.难懂的词语补充不屑:认为事物轻微而不肯去做。曲译:故意不按原文的意思译。欣幸:欣喜,庆幸。大抵:大致,基本上。4.写作背景简介1931年2月7日,革命作家柔石,胡也频,殷夫,冯铿,李伟森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两年后,1933年2月7—8日,鲁迅先生为纪念“左联”这五位烈士写了本文。国民党反动派为了扑灭革命力量,

2、维护他们摇摇欲坠的统治,在进行军事“围剿”的同时,疯狂地对革命文化进行“围剿”。但无产阶级文艺运动并没有屈服于白色恐怖,同敌人进行了顽强的斗争,1930年2月,“中国自由大同盟”成立,同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由于革命文艺运动日益发展壮大,白色恐怖愈加残酷了。但革命的文化工作者在高压之下,不屈不挠,用种种形式与敌人斗争,无产阶级文艺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反动派疯狂已极,使出了更毒辣的手段——逮捕,拘禁,虐杀革命作家。柔石等被捕的时间是1931年1月17日,地点是上海东方旅馆,一同被捕的有36人,其中24人被杀害。五位作家被杀害后,“左联”特地发表

3、了《为国民党屠杀大批作家宣言》,控诉敌人的罪恶暴行。鲁迅先生也发表了一篇《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以无比的愤怒,痛斥了反动派的暴行,号召同志们一定要以“不断的斗争”来“记念我们的死者”。这是他在五位革命同志被虐杀之后第一篇表示哀悼和铭记的文章。以后在很多文章中都不断揭露敌人的这个暴行,追念着这些同志。《为了忘却的记念》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篇。二.学习指导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质疑解难.问:什么是质疑解难?答:质疑解难就是提出疑难问题并尽量靠自己解决问题。“质疑”不是低层次的提出不明白的问题,而是高层次的“于无疑处生疑”;“解难”不是靠老师帮助去解决问题,而

4、是尽量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问:质疑可分为几种?答:质疑可分为两种。一类是遇到不懂,理解不透的地方,把疑问提出来。语言文字,有浅层义,有深层义,无论深与浅,有疑而问,都是质疑。本单元的质疑主要是指这一类。这类质疑需要钻研精神。“字求其训,句索其旨”,需“上下求索”,深入理解。另一类质疑不是默守陈规,不迷信权威,也不盲从权威,能对作者的说法提出不同意见。问:怎样质疑解难呢?答:(一)从把握文意方面去质疑解难。研读本文,我们不难发现有两句话反复出现:“我沉重地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这两句话?其意图何在?只要我们认真研读

5、,联系全文,结合背景来思考,就可以发现这两句话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关键。一是写友情,称颂柔石、白莽等青年忠实诚恳,纯朴善良,有正义感;二是写为人,赞扬他们为自由而战,为自由而献身的革命精神;三是以他们的刚烈,执著来反衬国民党反动派的凶残、卑劣,抒发自己的悲痛和愤怒。(二)从揣摩深奥的语句处质疑解难.例如:“当时上海的报章都不敢载这件事,或者也许是不愿,或不屑载这件事。”“不敢”“不愿”“不屑”情况各异,可见政治态度不同,是怎样的政治态度呢?一个“不”是相同的,又反映怎样的政治局面呢?这里需要质疑解难。“不敢”说明正义感还是有的,只是胆子小,慑于国民党政府的反

6、动统治。“不愿”,是在国共两党的斗争中,取超然立场,不介入。“不屑”是视五位青年作家的遇难为小事一桩,不值得见诸报端。可见国民党专制统治非常严酷,取消新闻自由,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暗无天日。(三)在理清思路上质疑解难.全文五节,一写白莽,二写柔石,带出冯铿,三写白莽,四写遇害,五写两年后的纪念。值得研究的是,为什么先写白莽,第三节又写白莽。提出这个问题,可以领悟章法的妙处。先说白莽,可以从上海的报章说起,从白莽的文章说起,从当时的白色恐怖说起,由《白莽印象记》引出白莽,非常自然。再着重记述柔石,主体显得饱满充实。第三小节穿插白莽,第四节末再提白莽的译诗,使白

7、莽一线与柔石一线交织,章法自由活泼。三..解题精析(一)文章题目是“为了忘却的记念”,事实是两年以来总不能忘却,“悲愤总时时袭击我的心”,而且坚信“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也就是说,后人不会忘记他们,那么,“为了忘却”是什么意思?第一,“为了忘却”,正说明难以忘却,可见悲愤之深,纪念之深了。烈士的往事历历在目,形象分外鲜明,两年以来,鲁迅先生一直无限深情地纪念着他们。第二,“为了忘却”,是为了“将悲哀摆脱”。因为“夜正长,路也正长”,只有化悲痛为力量,才能轻装前进,奋然前行。“竦身一摇”,正是化悲痛为力量的克制和振作。第三,“为了忘却的记念”

8、,正是为了后人永不忘却,鲁迅先生将烈士生前言谈举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