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182640
大小:6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1
《在卵巢囊肿治疗中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离术的治疗效果及可行性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在卵巢囊肿治疗中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离术的治疗效果及可行性探讨(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安徽铜陵244000)【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卜卵巢囊肿剥离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病例60例,均为我院2014年2月份到2015年4月份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实验组实施腹腔镜卜卵巢囊肿剥离术。观察两种术式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屮出血量差别明显,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经对比物显著差别,P>;0.05,无统计学意
2、义。结论:应用腹腔镜卜卵巢囊肿剥离术对卵巢囊肿进行治疗,相比开腹手术更为理想和安全可推荐应用。【关键词】卵巢囊肿;腹腔镜;卵巢囊肿剥离术;治疗效果【文献标识码】A【中图分类号】RA5【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5-0157-01卵巢囊肿是一种常见女性疾病,作为良性肿瘤的一种,其临床症状不明显,大多经体检或者疾病排查而发现。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时诊治,容易出现囊肿蒂扭、破裂、恶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在治疗上,以手术治疗为主,我院经对60例患者进行分组,对腹腔镜下卵巢脓肿剥离术的治疗价值进行丫总结。详细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
3、.1一般资料纳入病例60例,均为我院2014年2月份到2015年4月份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年龄范围为26岁到44岁,平均年龄为(33.2&plUsmn;2.1)岁。患者术前经超声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手段,均确诊为卵巢囊肿。囊肿半径为2.7厘米到7.4厘米,平均为(4.3±0.2)厘米。其屮单纯卵巢囊肿有18例,卵巢良性畸胎瘤有30例,宫内膜样囊肿12例。患者均不存在恶性肿瘤以及其余严重器官疾病。结合患者入院序号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对比无显著差别,P>0.05,无统计学意义,存在可比性。1.2方法
4、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开腹卵巢囊肿剥离术,术前给予患者硬脊膜麻醉,平卧,术前保留导尿,于下腹正中作一切口,探查盆腔,固定卵巢,并应用无菌纱布对切口进行保护,钝性分离囊壁以及皮质,应用3-0吸收线缝合切U,留置导尿管1天,术后给予抗生素。实验组患者实施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离术,术前气管插管麻醉,头低臀高位,于切口脐下缘作一切口,长度为10毫米左右,构建气腹,维持负压约为12mmHg,7气腹构建后,以30°到35°的方向将腹腔镜置入至患者左沿下腹位置,操作轻柔,防止血管丰富区域受损。于下腹双侧行穿刺,并置入套管,直径依次为50毫米到100
5、毫米,经套管置入腹腔镜实施手术治疗。医师在腹腔镜探查下确定病灶,对于粘连囊肿患者,位用无菌剪刀实施分离,应用电钩灼开囊肿表面包膜,裂U到达一定程度后分离卵巢以及囊肿皮质间隙,电凝止血,并应用3-0吸收线进行缝合,留置导尿管,术后给予抗生素。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包括手术时间、住院吋间、术中出血以及并发症情况。1.4统计学方法研究所得数据均进行核对并输入电脑,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以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且应用χ2检验,以均数&p
6、USmn;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且应用t检验,P<0.05被认为数据对比存在统
7、计学意义。1.结果2.1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对比如下表所示:2.讨论卵巢囊肿是一种女性良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生率,表现为患者卵巢内部出现囊性肿物,以生育期女性多发。患者一般不存在明显的临床症状,加之病情发展较慢,患者不容易发觉,因此容易出现漏诊、误诊。病情的不断发展,会引发囊肿蒂扭转,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包括不孕不育、难产等,对患者身心健康影响较人[1]。对于卵巢囊肿的治疗,主要采取手术切除,传统的开腹手术创伤性较大,出血较大,患者术后恢复较慢,且对患者卵巢功能恢复奋一定影响,妊娠率提升受到影响。另外开腹手术患者术后瘢痕较大,影响美观[2]。随着腹腔
8、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手术开始得到应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的创伤性小,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较快,且满足了患者的美观需求,因此更受患者青睐。本院研宄显示,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吋间、术中出血量差别明显,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经对比物显著差别,P>;0.05,无统计学意义。这与和丽琼[3]的研究结果相似。综上所述,应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离术对卵巢囊肿进行治疗,创伤性小,术后恢复快,可推荐应用。【参考文献】[1】黄文娟,朱玉钊.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离术治疗卵巢囊肿88例效果分析[
9、儿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4,1(14):155-156.[2]HachisugaTK,AwarabayashiT.Histopathological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