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177260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1
《国际生产网络:东亚新国际分工形式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国际生产网络:东亚新国际分工形式的思考摘要:国际生产网络作为一种新的国际分工形式,它使国际分工的边界正从产业层次转换为价值链层次。首先阐述了国际生产网络的内涵,然后通过与雁行模式作比较体现国际生产网络的特点,接着分析了中国在国际生产网络中的地位,最后对如何提升中国在国际生产网络中的地位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国际生产网络;雁行模式;国际分工;跨国公司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投资自由化趋势的加快,东亚国际分工正经历着深刻的调整与变革。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盛行于东亚的雁行理论正逐步地向一种新的国际分工理论——
2、国际生产网络理论过渡。 1国际生产网络的内涵 Borrus、Ernst以及Haggard(2000)将国际生产网络定义为:“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一种关系。通过这种关系,企业组织开展其整个系列的商业活动:从研发活动、产品定位和设计,到投入要素的供给,制造(或者服务的提供)、分销和支持及售后服务。 国际生产网络的表现形式通常有两种: (1)生产工序的专业化分工。这种分工表现为不同国家对生产过程中的不同工序进行专业化生产,从而为跨国企业把具备不同要素禀赋的、分散的、各国独立的生产活动纳入公司内部国际分工体系,以便
3、于既获得垂直分工的比较利益,又获得水平分工的差别化利益和规模效益。 (2)零部件的专业化分工。由于各国科技和技艺水平的差异,一国对某一零部件的生产具有优势,另一国对另一种零部件的生产具有优势,因此就产生了零部件的专业化生产。 2国际生产网络模式与雁行模式的比较 国际生产网络模式与雁行模式的实现都是以FDI的存在为前提的,都主张在投资国与受资国之间实施“动态转移”。但二者之间也有区别,正是这些区别体现出了国际生产网络理论的优越性。 (1)形成基础不同。雁行理论认为,在国际分工中只要各个国家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
4、将生产成本相对低的产业参与国际分工,就会获得比较利益,不仅其自身而且其他国家也都会从中受益,各国不存在利益的冲突。 (2)分工主体不同。在雁行模式下,国家是国际分工的主体,主要依据的是资源禀赋、劳动生产率的相对优势,需要考虑贸易互利,对就业的影响、对贸易条件的影响以及对福利等的影响。而在国际生产网络中,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成为国际分工的活跃主体。 (3)表现形式不同。国际生产网络模式表现为产品内分工,雁行模式表现为产业间分工。产品内分工更能有效地利用各国在生产要素等自然资源上的优势,从而获得价格更低的生产要素,降低生
5、产成本的能力更强。 (4)实现方式不同。FDI是雁行模式实现的唯一方式。而在国际生产网络中,企业内分工可以通过FDI或并购国外某些企业进行;企业间分工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来实现,如许可生产或销售、分包、OEM、ODM、OBM、战略性技术合作。 3中国在国际生产网络中的地位 中国加工贸易额1980年仅有16亿多美元,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为4.4%,到2004年,加工贸易额扩大到5497.2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47.6%。这些都表明中国在国际生产网络中制造加工环节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这充分表明中国与国际生产网
6、络联系的深度也在不断加深。 但是,中国参与国际生产网络的主体主要是外资企业,国营、集体企业或民营企业只占很小的比例。这种参与国际生产网络的间接性和被动性说明中国企业的竞争力还很弱,在国际生产网络中的地位还不高。另外,中国企业的技术水平与品牌建设并没有因为融入到国际生产网络而得到很大的提高,从事价值链低端加工所需的那些先进技术仍然主要掌握在外资企业手中,中国在国际生产网络中分得的利益依然很少。 4如何提升中国在国际生产网络中的地位搜集整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