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三角形国际分工网络的演变及趋向——以纺织服装

东亚三角形国际分工网络的演变及趋向——以纺织服装

ID:23310003

大小:69.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1-06

东亚三角形国际分工网络的演变及趋向——以纺织服装_第1页
东亚三角形国际分工网络的演变及趋向——以纺织服装_第2页
东亚三角形国际分工网络的演变及趋向——以纺织服装_第3页
东亚三角形国际分工网络的演变及趋向——以纺织服装_第4页
东亚三角形国际分工网络的演变及趋向——以纺织服装_第5页
资源描述:

《东亚三角形国际分工网络的演变及趋向——以纺织服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东亚三角形国际分工网络的演变及趋向——以纺织服装摘要:东亚与欧美的纺织品与服装贸易最初只有两方参与,随着产业向更低工资水平的地区转移,逐渐形成了三角形的生产贸易关系与国际分工网络。随着欧荚订户不断追求靠近供应商,更多的通过中间商的间接转口贸易被直接贸易取代。东亚与欧美的纺织品与服装生产贸易模式呈现出两角——三角——两角的发展轨迹。  关键词:三角形国际分工网络,形成,演变,趋向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主导的国际分工逐渐呈现出从产业间分工到产业内生产环节的分工、从单纯的对外直接投资到以投资、外包和中间品贸易重组生产链条的特点。新型国际分工模式构成了错综复杂的国际分

2、下网络,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也大量涌现,主要从两个层面展开:一是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GVC)和全球商品链(GCC),大量的研究涉及价值链或商品链的治理、布局以及东亚和拉美、非洲等地的供应商升级等问题(波特,1990;HumphreySchmitz,2000;Ger-effi,1994、1996;Cibbon,2000)。二是研究国际生产体系(又称全球生产网络GPN、国际生产/分销网络IPN)的形成以及主导企业(nagships)向当地供应商的技术转移、当地供应商在网络中的成长等问题(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2003;ErnstKim,2002),研究行业涵盖机械行业(AndoK

3、imara,2003)、信息产业(Poon,20N)等。表面上看来,两大研究层面中,CVC/GCC侧重研究链式生产环节的分离与布局、治理与升级等内容,GPN/IPN侧重以主导企业为核心的国际生产网络的构建和组织创新,但从研究内涵上分析,两大理论分支都在探讨80年代以来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新型国际分工关系,以及相应的生产与贸易模式的变化。  大量的研究显示了这样一种事实,国家和地区按照生产成本、技术水平等因素分化为三个层次:欧美日作为第一层次,其企业主要是作为主导者;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NIEs)作为第二层次,早期主要从事加工装配环节或生产制造,后来逐渐演变为中间商,甚至部分企业上

4、升为主导企业;处于第三层次的主要是中国大陆、东南亚其他国家以及北非、中东和拉美地区,这一层次进入的时期较晚,由于低工资等优势日前主要从事加工装配业务或中间产品的生产。三个层次的国家和地区之间发展了错综复杂的国际生产网络,其中在纺织和服装产业中形成的东亚三角形国际分工网络尤其典型。  东亚三角形生产贸易模式起源于杰里菲提出的“三角形制造”(TriangleManufacturing),其内涵是指欧美等纺织品服装的大买家向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的企业发出订单,接到订单的企业把部分或全部的生产转移到工资水平较低的越南、印尼,中国大陆等地,“当最终产品直接运往国外买方时,就完成了三角形

5、制造”。究其实质,这种三角形制造是一种国际分工网络,它属于杰里菲所定义的全球商品链中的一种生产组织方式,反映的是三角形的生产和贸易关系。随着全球范围内的产业转移和国际分工的深化,东亚三角形生产贸易模式也呈现出不断的创新和变革。  二、东亚三角形国际分工网络的形成  1.形成过程  20世纪50年代开始,北美和西欧的纺织品和服装产业逐渐向日本转移,然后又进一步转向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香港、台湾和韩国的纺织和服装产业在六七十年代发展较为迅速,承接了来自欧美的大量订单,在本地完成生产后直接出运。这种生产安排的形式只涉及两方,一方是处在发达国家的买方,包括沃尔玛等大型零售商、服装品

6、牌商如Nautica等不同的企业形式;另一方则是NIEs的生产企业。双方生产贸易关系较为简单和清晰。  然而,随着东亚NIEs面临的经济形势的变化,纺织服装产业逐渐呈现出向外迁移的趋向。80年代以后,由于工资和地价水平上升、货币升值、配额等非关税壁垒的阻碍,造成东亚NIEs的纺织和服装产业的优势不断削弱,而此时象中国大陆、印尼、泰国等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竞相推出优惠政策以吸引外资的进入,发展了大量的加丁贸易基地。内部的推力和外部的拉力使得东亚NIEs的纺织服装产业不断地把生产环节外移,仅保留自身具有优势的设计、质量控制和物流等环节,部分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实现了“前店后厂”的转型

7、,还有相当部分企业则完全转为贸易公司,从事转口贸易,主要业务流程是接单、转包、交货。香港从80年代开始,制造业逐渐萎缩,与此同时大量的外贸公司不断出现。在接到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订单后,东亚NIEs的企业把订单转移到位于泰国、印尼、中国大陆甚至中美的一些国家去完成,货物最后直接发运到欧美的最终订户,从而形成了三角形的生产贸易网络。其中东亚NIEs的企业和从事生产环节的企业可能是通过投资形成的母子公司关系,也可能是通过外包形成的长期合作关系。从企业区位和国家层次的角度解释三角形分工网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