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172014
大小:67.5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8-12-01
《已整理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0、杨氏之子【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按要求掌握生字。能正确读写“家禽”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1、参考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2、充分发挥利用课内外资源和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解决学习中的疑问。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杨氏之子的聪颖机智。2、激发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词语,了解课文内容。难点:体会故事片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先学后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授课时间:知识与能力1、按要求掌握生字。能正确读写“家禽”等词语。2、有
2、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1、参考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2、充分发挥利用课内外资源和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解决学习中的疑问。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杨氏之子的聪颖机智。2、激发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一、出示课题,感受文言1、出示课题“杨氏之子”,说说题目的意思吗?“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杨的人家的儿子。说明:“之”是助词,相当于“的”。2、读读课题,这个课题的语言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教师小结:这是古代汉语,也叫文言文。3、大声地朗读课文,感受文言文和现代汉语到底有什么差别,有什么不同。4
3、、自由的说说你感受到的差别和不同。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进行教学:(1)学习生字“惠、曰、禽”,认读多音字“为(wèi)”、“应(yìng)”。(2)结合课文中的有关字词,讲解一些简单的文言文和现代汉语比较的知识,比如:有些古汉字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文言文中多是单音节词等。二、(第一次先学后教)熟读课文,理解意思1、(先学)大声反复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随机检测学生读课文的情况。2、边默读课文,边看注释,说说每一个句子的意思。3、(后教)课堂交流,落实每一句话的意思。比较困难的句子,可能需要教师重点指导:“为设果,果有杨
4、梅。”省略了主语,前面要加上“小孩”。“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难点是“夫子”的理解。课文的意思: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中的小孩九岁了。孔君平去看望小孩的父亲,父亲不在家,就把孩子叫了出来。小孩摆出水果招待客人。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小孩说:“这是你们家种的水果吧。”小孩应声回答:“我没听说孔雀是您的家禽呀。”三、当堂检测1、听写本课生字2、背诵课文。板书:梁惠诣乃曰禽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授课时间:知识与能力1、按要求掌握生字。能正确读写“家禽”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1、参考注释,理解句
5、子的意思,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2、充分发挥利用课内外资源和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解决学习中的疑问。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杨氏之子的聪颖机智。2、激发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一、板题示标;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0课(板书课题)生齐读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习本课生字,理解句子的意思。3、体会杨氏之子的聪明机智。师:一起读读课题——杨氏之子(理解氏、之)题目的意思是姓杨人家的儿子。二、解课题,明题材。师:一起读读课题——杨氏之子(理解氏、之)题目的意思是姓杨人家的儿子这篇文章是文言文,古
6、人写的文章,我们现在的文章叫白话文,怎么说就怎么写,说的跟写的一样。而在古时候,把用书面语写在竹简上的文章成为文言文。,为了节约纸张,写下来的语言很简练。三、第一次“先学后教”(初读课文,扫除生字,学会停顿。)师:目标明确了,现在大家来听老师读课文,重点听在哪停顿。1、师范读,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2、生练读,注意字音,停顿。(2分钟后比谁读得好。)师:现在我们来比赛读
7、课文,要求:读的同学声音洪亮,不丢字,不加字,停顿正确。听的同学认真听,有错及时举手纠正。1、指名读,生纠错,师板书易错字。诣(yì)应(yìng)声2、齐读易错字巩固。四、第二次“先学后教”(再读课文,理解句意)师:课文字音大家都读准了,现在我们来理解课文意思,请看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参看课下注释或查工具书理解句意。(5分钟后比谁说得好)1、生自学,师巡视。2、指名说,不足他人补充。师:时间到,谁先来说。(逐句理解)(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
8、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生只要意思说对即可。五、第三次“先学后教”(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师:课文意思大家都理解了,那现在请大家再读课文,思考: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和大家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