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课异构中看不同观点的碰撞与共存(改)章才岔.doc

在同课异构中看不同观点的碰撞与共存(改)章才岔.doc

ID:27139909

大小:7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1

在同课异构中看不同观点的碰撞与共存(改)章才岔.doc_第1页
在同课异构中看不同观点的碰撞与共存(改)章才岔.doc_第2页
在同课异构中看不同观点的碰撞与共存(改)章才岔.doc_第3页
在同课异构中看不同观点的碰撞与共存(改)章才岔.doc_第4页
在同课异构中看不同观点的碰撞与共存(改)章才岔.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在同课异构中看不同观点的碰撞与共存(改)章才岔.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在同课异构中看不同观点的碰撞与共存温州外国语学校章才岔一、主题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更呈现出了课堂的开放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同课异构”这种教研模式中,能最大限度地促进教师的积极参与,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创新,老师可以从不同的教学风格中,通过对比、交流、反思、总结,不断完善自己,使集体的智慧得以升华,使教师的个性得以张扬。当然,对“同课”进行“异构”,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思考角度,不同的设计结构,但同时,从不同的教材处理,不同的评课入手点,不同的反思角度等进行对比,我们会发现有很多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之间的碰撞与共存,更

2、开阔了教师新课改的视野,提高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从而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平。二、背景多少次的教研活动,已然在脑海中逝去它的痕迹,但07年10月在平阳实验中学举行的“命题·上课”活动依然记忆犹新。这是一次市教育局举办的大型的“同课异构”活动,开课的两位老师(案例描述中简称甲,乙)分别对浙教版八上《5.1认识不等式》一节作了精心的备课。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不等式的意义,经历由具体实例建立不等式模型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感与数学化的能力。两位老师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体现了“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

3、,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展现了教师不同的教学思路与教学风格。在之后的互动点评中,气氛热烈,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个人的观点,在比较中互相学习,扬长避短,共同提高,不管是对授课教师还是听课教师都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和表现机会。三、案例描述(一)不同引入引发的观点甲老师引入(课件中以对话形式出现)某班27位同学去世纪公园旅游,票价是每张5元,一次购票满30张,每张4元。领队王小华去买票,小敏急忙提醒说:“王小华,买30张团体票合算!”组织委员小方吃惊地说:“买30张怎么会合算?不是浪费3张吗?应该买27张!”师:小敏和小方的建议,到底谁的比

4、较合算呢?生通过简单的计算,答:小敏的建议比较合算。师得出:120<135。(揭示课题)乙老师引入(师生间以对话形式导入)师:身高,体重,年龄是一个女孩子的秘密。今天,老师想把这一秘密告诉大家,不过,先请同学们猜猜老师的身高,体重和年龄。男生代表:166cm,51kg,24岁。女生代表:165cm,50kg,28岁。师:162cm,47kg,28岁。与正确数据相比得:166>162,165>162,51>47,50>47,24<28等。(揭示课题)观点一:对于甲老师引入所给的情境比较认同,而乙老师引入的情境似乎没有必要,若如此,则直接给出老师,学生的年龄不是更简

5、捷吗?观点二:甲老师引入情境虽然不错,但课堂气氛不好,学生注意力难以迅速集中,而乙老师的引入可以很好地避免这一现象,并且还可以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笔者以为,情境的创设既要迅速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要为本节课的教学起到一定的服务作用。引入中,甲老师的情境看似气氛不好,实则学生的思维已经被调动起来,而乙老师,凭借女教师那种特有的温柔与循循善诱,利用学生熟悉的年龄,体重等,很快地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评课时,由于每位老师从自身地角度和自己任教的学生情况出发,于是产生观点间的碰撞也就不足为奇了。(二)不等号教学引发的观点甲老师教学片断

6、:学生合作学习得以下式子:v≤40,t≥6000,3x>5,q<p+2,x≠3。师:以上连接符号叫做不等号。这些符号怎么读呢?生(多人):小于等于(不大于);大于等于(不小于);大于;小于;不等于(大于或小于)。师:这些符号的意思是什么?师启发学生回答各个符号的意思及其读法。师:生活中哪些常用词语会用到不大于,不小于呢?生(多人):不超过,不少于,至多,至少,不高于,不低于……乙老师教学片断:学生合作学习得以下式子:v≤60,t≥6000,3x>5,p<q+2,x≠3。师:像v≤60,t≥6000,3x>5,p<q+2,x≠3这样,用符号“<”(或“≤”),“>

7、”(或“≥”),“≠”连成的数学式子,叫不等式。(师没有介绍不等号,直接转入练习环节)练习:(1)不等式有()个(2)填空:①3;②;③若则;④0.(生在不等号的用法上基本正确,但对不大于或不小于有些模糊,师生完成后出示例1)例1根据下列数量关系列不等式:(1)a是正数;(2)y的2倍与6的和比1小;(3)x2减去10不大于10;(4)设a,b,c为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师启发,生集体回答,并对(4)提出分类思想,然后再转入练习环节)练习:(1)x的4倍小于3;(2)y减去1不大于2;(3)x的2倍与1的和大于x;(4)a的一半不小于-7。

8、师启发完成练习后,提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