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辽文学研究综述(1)

宋金辽文学研究综述(1)

ID:27124340

大小:65.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2-01

宋金辽文学研究综述(1)_第1页
宋金辽文学研究综述(1)_第2页
宋金辽文学研究综述(1)_第3页
宋金辽文学研究综述(1)_第4页
宋金辽文学研究综述(1)_第5页
资源描述:

《宋金辽文学研究综述(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宋金辽文学研究综述(1)据初步统计,1996—  宋金辽文学研究综述(1)据初步统计,1996—1997年两年间发表的有关宋金辽文学研究的论文和著作(以大陆为主)共1200余篇(本),取得了丰硕成果。综观比较这些论著,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宋金辽文学受关注程度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宋代文学照例受到广泛关注,研究人员队伍稳步扩大,研究深度和广度都较前几年突出,发表、出版了一大批优秀论文和专著,呈现出一片喜人景象。与宋代文学研究相比,金代文学研究则沉寂得多,只有少数知名研究者在其中辛勤耕耘,论著成果也大大少于宋代文学研究成果

2、。至于辽代文学研究,涉足问津者更为寥寥,论著亦屈指可数,显得相当的滞后。二是研究格局的不合理。无论是已蔚然成风的宋代文学研究,还是初具规模亟待加强的金辽代文学研究,都存在着一个研究格局不合理的问题。以宋代文学研究为例,由于各种文体本身的特性、历代研究成果的大小和当今研究风气的影响以及研究者个人的文学观念、审美倾向的差异等因素,使得学人们对各种文体的重视和研究实践,呈现出了极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可避免地导致和造成了研究格局的差异和不合理。这两年的宋代文学研究中,宋诗、宋词、宋文等的受关注程度就明显高于话本、戏曲、赋等其他文体。即便是同一体裁,研究最

3、多的也大都是那些大家的名作。前几年掀起的重视研究中小作家的良好风气,现在却没有得到发扬,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现象。要打破古典文学研究(包括宋金辽文学)的不合理格局,使之趋向科学、合理,就应该在着墨于大家、名作的同时加强对中小作家、作品等的研究,有所侧重,但不应过分偏颇。这是两年间研究状况给我们的启示和警醒。另外,研究手段和方法的开拓与尝试也是本期宋金辽文学研究的特点之一。为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要,研究者们除了运用传统的方法研究宋金辽文学之外,还不断探索和尝试运用新的工具,从新的角度来研究文学。如王兆鹏教授以计算机为工具,尝试运用统计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

4、宋词,〔1〕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再如钱志熙教授主张从生命的角度研究文学〔2〕等等,颇值得注意和借鉴。这些极具创见的新方法、新手段,为今后的古典文学研究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可以想见,随着新方法的开拓运用和研究的深入,必将使古典文学(包括宋金辽文学)研究面貌焕然一新。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指出的是,这两年的宋金辽文学研究论文中,出现了一些低质量低水平甚至重复研究的作品,凸现了某些研究者理论功底不扎实,专业知识不深厚,视野狭窄,交流稀少等弊端。针对这种不良现象,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刘扬忠先生在一次全国古代文学研究现状的衡估与思考的研讨会上指出,要真正搞好古

5、典文学研究,理论修养和旧学功底缺一不可〔3〕,可谓振聋发聩,及时警人。以上初陈梗概,对两年间宋金辽文学研究的特点和存在问题作了简要介绍,下面具体来对这些研究状况作一综述,以期给读者一个完整而清晰的印象。一、宋代文学研究本期的宋代文学研究总的说来成就较大,同时也呈现出若干的不均衡性。为便于叙述,遂分为诗、词、文、话本等方面进行介绍。至于诗论、词论、文论等研究成果,分别融于诗、词、文等的叙述中,除严羽诗论外,不单独标目。此外,两年间出版了多部专著,影响较大者亦择其精要而述之。(一)宋诗研究在这两年的宋代文学研究中,宋诗和诗论占了很大的比重,发表了一批

6、立意新颖,视角独特,材料翊实,论证充分的论文和专著,内容涉及到宋诗与文化、理学的关系,江西诗派、江湖诗派,欧、苏诗歌美学思想,严羽诗论等诸多方面,成就斐然。宋诗与文化、理学的关系,是长期以来学人们探讨的一个老问题,近年来尤为热门,经过这两年的研究,又取得不少成果。卢斯飞《寓物说理而不腐——谈朱熹的哲理诗》〔4〕一文,通过对个体诗人哲理诗的评述来说明宋诗好说理、好寓理的特点。卢文认为,理性是艺术的基本属性之一,它蕴含在历史上各种艺术形式的优秀作品之中。南宋是理学盛行的时代,理学家常常运用诗歌的形式来说明道理,形成宋诗不同于唐诗的一道独特的景观。朱熹

7、是其中成就最为突出的一位。从他的大量哲理诗中,可以看出他的宇宙观、人生观和对道德修养的见解以及治学方面的体会。“寓物说理而不腐”,至今仍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陈新璋《欧阳修的唐诗观及其影响》〔5〕一文阐释了欧阳修的唐诗观及其对北宋诗学的历史影响。认为欧阳修推崇韩愈及中晚唐诗的用意在于抵制西昆习尚,开创有宋一代诗风。他推崇李杜诗歌,但并无扬李抑杜之说。后人以为欧阳修将李杜分出优劣,是不符合他的本意的。虽然欧阳修的唐诗观并不系统和全面,但对北宋诗学起到了引导的作用,滋养了一代的诗歌学者,对宋代诗风的形成,贡献尤大。此外,在这方面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周裕锴的

8、大著《宋代诗学通论》〔6〕。新时期的宋代诗学研究取得了不少进展,但就整体性和纵深度来看,还是落后于唐代诗学的研究,尤其是宋代诗学实际上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