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114469
大小:68.97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01
《团队绩效管理思想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队绩效管理思想研宄[摘要]绩效管理的理念己经从企业界走向了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等其他各类组织,成为当前各种组织实现自身成员能力开发与目标达成的重要方法之一。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绩效管理的具体技术愈发成熟,但在应用范围扩大、使用频率提高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在理念上尚未澄清的争论。只有认真地辨析这些模糊之处,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绩效管理的应用。[关键词]团队绩效;木桶原理;竞争;参与绩效管理是当今时代任何一个组织都不能忽视的管理方式,其起源是为了对组织内员工完成具体工作的情况进行有效的监控和反馈,后来又将组织的目标与绩效相联系,使得员工的工作能与组织目标直接挂钩,最终以绩效为核心凝结
2、管理者意志、组织目标与员工工作3个部分,实现组织运作的有机化。随着绩效管理的应用与推广,不仅在关注产出、重视盈利的企业生产组织获得重要地位,而且,宏观层面上这种管理方式已经得到普遍认可,进一步得到了以提供服务为任务、以公众认可为目标的各种公共部门的重视,应用范围十分广阔;微观层面的具体技术也不断发展,对指标、系统和数据的设计、分析与研宄均时有新方法、新理论出现。同时,还引入定性分析的方法对目标、绩效与成员之间的关系作了更准确的分析,具体操作细致入微。依照绩效管理理论的本意,企业进行绩效考评时应当以员工个体为对象,通过确定其个体在工作中所付出的努力与所获得的回报,明确员工个体对组
3、织的贡献,提供个人在组织内部获得福利、晋升、薪酬等相关情况的依据。但随着绩效管理在实践中的应用不断深入,以个体为对象的绩效考评逐渐暴露出在诸多领域不适用。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信息交流急速膨胀,现代组织所面对的事务复杂程度与过去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中高层级的员工所面对的具体任务往往牵扯到各类专业技术与信息交流,很难以一己之力单独完成。以团队为对象的管理理念开始得到高度重视。团队是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以团队作为绩效考核的对象,是绩效管理的新发展。然而,以团队为对象的绩效管理在从理念向操作落实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还存在诸多模糊而无法准确解读的地方,对组织
4、管理者实施绩效管理造成了莫大的困扰。一、团队建设与团队绩效据对《财富》上榜的500强调查显示,超过1/3的企业宣称“团队合作”是本企业的核心价值观,100%的公司都曾运用项目团队,87%的公司运用功能团队来完成诸如提高质量等等的某种具体任务,47%的公司现在正采用固定的工作团队作为完成工作的基本方法。由此可见,团队作为一种管理的策略和理念,已经成为组织发展的一种潮流,团队建设与团队绩效考评日益成为组织建设的新趋势。然而,对团队的理解出现偏差,却严重影响了组织在绩效管理中的实际运作。以团队为对象构建的绩效管理体系中,通常应当在考评绩效的同时,组织也应当下放相应的管理权限、整合责任
5、风险、加强交流沟通,建立一种责任共担、技能互补、成果同享的组织内团队,培养组织内部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精神。现实中权力与绩效的归属,往往会引发一些分歧,尤其在我国,看待权力行使与集体归属的思路受到历史因素影响,存在严重的误读。1.组织的管理者往往习惯于大权在握,习惯于下属的服从在实践中,一些组织的管理者并不能给予下属团队足够的权力去独立完成任务,也不会充分考虑团队成员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自主性的发挥。团队绩效管理则是通过权力下放使决策层接近工作一线,一方面,减少了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损耗与误差,能够加快决策速度并提高决策科学性;另一方面,也能够将组织管理者从中低层的事务管理中解放出来,
6、更加专注于高层战略的制定与团队建设及任务分配。但实际工作中,由于高层管理者与下属团队之间所出现的“权、责、利”分割不对等,往往使得本意在于加强组织内部凝聚力的团队管理反而变成了削弱团队成员归属感的隐患。造成前述优势无从体现,破坏组织内部的和谐气氛。2.人们往往会因思维惯性而将团队理解为“集体”这种思维方式会突出群体内部的命令服从关系,忽视团队内部个体的差异性与互补性。团队在绩效管理的理念中,是一种不同角色的平等组合。一方面,强调技能的互补,既要有职能部门专家,又要有专业技术人才;既要有决断剖析者,也要有沟通协调者,这样的组合才能在和谐的环境下产生优于简单加总的绩效水平。另一方面
7、,则强调团队内部共同参与决策,只设协调人,不设管理者,大家以平等的身份实现平等的交流,促进决策时智能的最大化。在没有正确理解这两个因素的情况下,通常会形成团队利益至上的想法,片面追求提高团队整体绩效而忽略个体发展,最终可能出现团队成员牺牲“小我”、实现“大我”,增进团队绩效的同时放弃自身正当的利益。这样的合作氛围不利于团队成员释放其潜在的才能,无法体现对成员个体的尊重,缺乏对员工个体角色与价值的认可。这种忽视“以人为本”的管理策略事实上是逆潮流而动,会因为对成员个体的漠视破坏团队的合作,降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