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王文真开题报告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硕士研究生选题报告书选题题目地区金融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研究研究生姓名王文真导师姓名万幼清职称副教授入学年月2010年9月所属院(系)管理学院专业工商管理研究方向资本运营选题报告时间:年月日说明1.选题报告要用计算机打印或用黑色钢笔逐栏填写,要求字迹清晰,文句通顺。2.选题报告所列各栏内容要详细填写、要求重点突出。3.选题报告于第三学期开始,最迟不能超过第四学期末完成。4.选题报告是中期考核筛选工作的一部份,选题报告不合格者不得进入论文工作阶段。5.自备案之日起8—12个月后方可进行论文答辩。注:1.一至三的内容可打印加页(空表可在校园网上下
2、载),四至八的内容,用碳素墨水填写在表内。2.研究生将选题报告完成后交各院(系)备案,论文答辩后,由答辩委员会秘书将此表与《硕士学位申请及评定书》等材料一同交院(系)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转校学位办公室。硕士研究生选题报告书一、文献查阅报告:(附所阅读的主要文献至少40篇以上)[1]李善乐,王益君.经济结构调整视角下区域产业集群的识别与选择[J].经济经纬,2011,(3):48-52.[2]王伟.产业集群的金融需求与金融促进[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11):73-78.[3]柴国荣,李振超等.供应链网络下集群企业合作行为的演化分析[J].科研管
3、理,2011,32(5):129-134.[4]雷强,苏立峰,倪权生.伦敦、纽约和东京银行业比较——基于金融产业集群的视角[J].亚太经济,2009,(5):65-70.[5]禹久泓,蒙蒙.发展VC、PE投资促进内蒙古金融产业集群的形成[J].北方经济,2008,(12):71-72.[6]宁钟,杨绍辉.金融服务产业集群动因及其演进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8):38-44.[7]梅良勇,刘勇.产业集群与产业链耦合的产业承接及其金融支持——以武汉为例[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5):3-7.[8]王霄宁.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产业集
4、群建模及实证检验[J].系统工程,2005,23(3):115-119.[9]张平.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理论研究述评[J].科学管理研究,2006,24(1):68-70.[10]王晓霞.金融危机下的我国产业集群升级策略[J].企业活力,2009.(4):68-70.[11]曾水亮,高晓霞.浅析抚州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金融与经济,2010,(10):89-91.[12]姬国军.基于生态共生的金融产业集群关系结构研究[J].经济经纬,2010(5):47-51.[13]轩永辉.从超边际角度分析金融产业集群内部的分工与协作[J].财经论坛,201
5、0(9):106-107.[14]徐枫等.北京金融产业集群国际化发展研究[J].产业观察,2010(13):118-119.[15]曾刚,司月华.上海陆家嘴金融产业集群发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27(3):39-42.[16]李倩.北京金融产业集群发展研究[J].产业经济,2011,4(下旬刊):104-105.[17]薛文礼.上海金融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18]任英华,姚莉媛.金融集聚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理论新探,2010,(11):32-34.[19]陈铭仁.金融机构集聚
6、:国际金融中心形成过程的新视角[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10(3):67-73.[20]徐新华,陈铭仁.论金融机构集聚在海南金融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意义[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1):148-151.[21]杨烨.上海金融产业集群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1.[22]张志元,季伟杰.中国省域金融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9,24(1):107-116.[23]梁颖等.金融产业集聚的形成模式研究:全球视角与中国的选择[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6,(5):16-20.
7、[24]伍雪迎.金融产业集群研究[D].湖北:武汉理工大学,2009.[25]姬国军.区域性金融服务产业集群的创新与培育[J].中州学刊,2010,(6):64-66.[26]秦晟.金融产业集群形成演化机制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D].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27]雷强等.英国金融产业集群对我国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借鉴意义[J].产经评论,2011,(1):54-55.[28]李佳.金融产业集群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机制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1.[29]杨娥.上海金融产业集群现状分析[J].地方经济,2007,(2):105-106
8、.[30]刘慧.天津滨海新区金融产业集群效应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0,(4):118-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