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082665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1
《地方本科院校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地方本科院校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研究摘要:高校转型要求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加快转变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大与政府、行业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力度,构建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为此,论述了在协同育人模式中,地方、政府、高校和企业在协同育人模式中的角色定位,并根据地方本科院校的特点提出了构建协同育人模式的路径。中国2/vie 关键词:高校转型;地方本科院校;协同育人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ki.16723198.2016.31.085 地方本科院校作为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主�w之一,曾为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突
2、出的贡献。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为此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起点,国家开始推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2014年,教育部明确提出要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今后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成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高校转型要求地方本科院校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样一方面是可以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窘状,另一方面可以给社会提供合理的人才结构配置。应用型的关键是摸清市场需求,没有企业、行业、学校、政府四方合作,没有市场调研,只
3、凭感觉是无法对接产业行业需求的。所以,在高校转型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应该转变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大与政府、行业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力度,构建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 1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各参与主体的角色定位 地方高校协同育人模式是通过一定的机制,鼓励企业、科研院校、高校和政府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利用用校内与校外多种不同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将校内理论学习与校外实践训练相结合的一种模式。从狭义上讲,协同育人的参与主体有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从广义上讲,协同育人的参与主体是以高校、企业、科研机构为核心,还有政府和其他的经济主体如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等。高校、企业和
4、科研院是构建协同育人模式的核心力量,只有三方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资源互补才能开展实质性的合作行为。 1.1政府在协同育人模式构建中的地位和作用 由于在协同育人模式中,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校的社会属性同,追求的利益不同,要使大学要想真正融入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育人模式获得健康发展,就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统筹和引导作用,有效地化解三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因此在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中,必须由政府占据主导地位,这样不仅有利于协同育人模式的可持续发展,还有利于提高高资源整合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首先,政府可以通过给予各参与主体一定的财政支持或者税收优惠政策,为协同育人的进行创
5、造一定的动力机制;其次政府可以通过法律法规,规范各参与主体的行为,协调各方的利益,从而保证协同育人模式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2高校在协同育人模式构建中的地位和作用 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毕业生是大学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责。数百年来的大学成长史使得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有着其他主体不可比拟和优势和丰富的经验,他们更清楚什么样的教学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方式更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所以无论何时,大学都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中处于主体地位。高校是协同育人模式的主要倡导者、发起者、组织者和实践者。 尽管高校是人才培养最重要的主体,承载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但是在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过
6、程中,随着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由于社会需求、企业利益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高校需要不断转换身份定位,以提升自身对社会、对企业、对学生的吸引力,从而保证协同育人模式的健康发展。学校首先是教育机构,但是在与企业、政府、科研机构开展横向合作的过程中,也可能变身为科研机构、培训机构和生产单位。 随着高校身份的转变,高校教师的身份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根据《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的要求,高校需要培养培训一大批既有教学能力又有实践经验和技能的“双师型”教师。为了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力度,高校一方面把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引进学
7、校、引进课堂,另一方面就是鼓励高校教师走出校园、走向企业,到企业挂职锻炼、与企业技术人员联合开展科技研发,帮助企业进行人才培训等等。在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下,地方院校教师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分别承担着教师、企业员工、技术员、培训师的角色。 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也具有双重身份。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很多地方院校会在大学四年的某一个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在这种“顶岗实习”的过程中,高校的学生,除了以“学生”的身份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外,还多了“员工”、“学徒”的身份。这种多重身份的现实意义就是能够使学生学以致用,把学校学习的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