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乐歌”对音乐教育的贡献

“学堂乐歌”对音乐教育的贡献

ID:27069596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1

“学堂乐歌”对音乐教育的贡献  _第1页
“学堂乐歌”对音乐教育的贡献  _第2页
“学堂乐歌”对音乐教育的贡献  _第3页
“学堂乐歌”对音乐教育的贡献  _第4页
“学堂乐歌”对音乐教育的贡献  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堂乐歌”对音乐教育的贡献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学堂乐歌”对音乐教育的贡献[摘要]“学堂乐歌”是近现代音乐教育的开端,对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学堂乐歌”对于第一批音乐教育家的出现、音乐教材建设,以及中国近现代专业音乐学校的出现等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它还为相关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音乐教育学研究进入更高层次并趋于完整。  [关键词]学堂乐歌音乐教育    “学堂乐歌”指的是清末民初新式学校所开设的音乐课和课中所教唱的歌曲,对我国近代音乐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学堂乐歌”引进了外来曲调,填入反映新思想的歌词构成一种区别

2、于我国传统音乐的新体裁。中国有史以来音乐进入系统的教育中几乎是没有过的,所以“学堂乐歌”是近、现代音乐教育的开端,它的出现对于近现代音乐教育的思想、规范、课程、教学方式、师资培养以及专业的音乐教育等都起到了模板以及促进的作用,逐渐使新式音乐由学校普及到整个国民,促使中国新音乐的发展。    一、“学堂乐歌”促使了近现代第一批音乐教育家的出现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料》第三辑学堂乐歌的史料中摘录了康有为1898年上书清廷的《请开学校折》中的两段话:  “进者日本胜我,亦非其将兵士能胜我也。其国遍设各学,才艺足

3、用,实能胜我也。吾国任举一政一艺,无人通之”;“今国之学,莫精于德,国民之义,亦倡于德;日本同文比邻,亦可采择。请远法德国,近采日本,以定学制。乞下明诏,遍令省俯县乡兴学。”  从这段史料中可看出当时的维新派已经看到日本强于我国是因为学科建设全面,有艺术类的科目,还提出学制应效仿日本。因为日本教育改革所处的历史环境与当时中国所处的环境有些相象且都属东方文化,另外日本的明治维新从思想上改造学习西方并取得效果,所以当时的维新派提出效仿日本。  由此可知,正是由于当时维新派的提倡和出于对振兴救国的探求,才使得中国知

4、识分子开始了东渡日本学习音乐的“浪潮”。    二、学堂乐歌促进了音乐教材建设    “学堂乐歌”的出现促使了留日学生归国后成为乐歌课的教师,他们根据教学的需要,编配适合学生的教材,于是沈心工、李叔同等最初直接效仿日本学校歌曲,学习和借鉴日本学校歌曲的创作经验,开始编配唱歌教材,对这部分的研究多以最早的唱歌教材和理论教材的出版为主。  (一)唱歌教材的出版  伍雍谊《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1840~1940》中的第六章中具体说明了有关于学堂乐歌早期唱歌教材的编配情况。  “1903年春,沈心工担任南洋公学附属

5、小学乐歌课教师。在教材缺乏的情况下,他根据自己留学日本时所获音乐教育方面的知识及材料,自行编写教材。1904年5月,他编写的《学校唱歌集》第一集出版。书中除歌曲外,还附有《乐理摘要》、《凤琴使用法》,这是我国最早出版并产生广泛影响的音乐教科书。”  (二)乐理、和声等音乐理论教材的出版  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中也详细介绍了“学堂乐歌”时期的代表性音乐家曾志忞有关于他的音乐理论著作的出版;另外张静蔚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料》中“音乐教科书序言选”部分也记载了“学堂乐歌”时期关于音乐理论方面教材的出版及有关的

6、知识性文章。  “1903年,在《江苏》杂志上就连续发表了他所编写的《乐理大意》和《唱歌集教授法》。1904年由编印出版了他所编译的《乐典教科书》,这是我国最早出版的一本比较完备的、系统介绍西方音乐体系的乐理教科书。1905年,它又编印出版了包括乐理、唱歌教授法及风琴练习法在一起的《音乐全书》;同年,又在《醒狮》杂志上发表了他所编写的《和声略意》及《风琴练习法》”  张静蔚编写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料》中除记载了曾志忞有关乐理书籍的编撰外还记录了高寿田在1914年10月出版的《和声学》编辑大意。三、“学堂乐歌”

7、促进了中国近现代专业音乐学校的出现    “学堂乐歌”的普及逐渐加强了对西方音乐的渴求,促使专业音乐院校的产生、发展。对这部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促使专业音乐教育和兴起对专业音乐教育的人物与学堂乐歌的联系上。汪毓和在《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史》第四章“中国近现代音乐文化的初期建设”的第二节“早期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有详细记载。“学堂乐歌”的普及与中小学及师范学校音乐课开设使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得到稳步发展这就为中国近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铺下了道路。  另外,国民政府的成立与美国关系的拉近和留日的音乐学生及学堂乐歌第一批

8、音乐教育家逐渐对音乐的深入认识提倡学习直接学习西方音乐,从侧面也促进了专业院校的建立。  汪毓和《我国现代音乐教育事业开拓者萧友梅》和《萧友梅在莱比锡的留学生涯》选自《音乐艺术》2004年第一期的这两篇文章中就对具体研究了萧友梅为了深入学习音乐从日本回国后又去德国学习专业音乐的背景以及所学过的音乐课程有具体的论述,这篇文章对萧友梅日后成为第一代专业音乐教育家的形成过程的研究有一定的意义。郑祖襄《一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