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与低温工程学科发展-机动学院学科前沿

制冷与低温工程学科发展-机动学院学科前沿

ID:27066420

大小:18.52 MB

页数:121页

时间:2018-11-30

制冷与低温工程学科发展-机动学院学科前沿_第1页
制冷与低温工程学科发展-机动学院学科前沿_第2页
制冷与低温工程学科发展-机动学院学科前沿_第3页
制冷与低温工程学科发展-机动学院学科前沿_第4页
制冷与低温工程学科发展-机动学院学科前沿_第5页
资源描述:

《制冷与低温工程学科发展-机动学院学科前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制冷空调学科发展王如竹2011年03月31日学科:制冷与低温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供热、供燃气与通风空调学科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王如竹一、学科简介制冷空调学科的作用最普遍的应用面:衣(空调)、食(食品冷藏保鲜)、住(暖通空调)、行(车用空调)、医(冷冻医疗)制冷空调:改善人类生活!一、学科简介制冷空调学科的作用最大能耗源与节能改造对象:峰值能耗占城市总电力能耗40%以上制冷空调:能源最大用户,节能减排生力军!一、学科简介制冷空调学科的作用环境相关性:与臭氧层破坏与温室效应等环保问题密切相关制冷空调:关注全球环境问题!一、学科简介制冷空调学科的作用国防建设的需求--航天、舰船低温需求经济重要性

2、:占GDP的2%以上;中国是世界上制冷空调最大生产基地制冷空调: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支撑!本学科发展历史建于1956年:国内高校最早制冷学科1962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首批制冷与低温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制冷与低温工程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复评优秀!2003年设立供热、供燃气与通风空调硕士点学科在读博士生80余人,在读硕士生100余人夏安世教授陈芝久教授尉迟斌教授2006年制冷专业成立50周年二、师资队伍学科点组成与人员配备组成:现有教职员工30人。教授11人、研究员3人。9位教授入选过各类省部级以上的人才计划,包括一位“长江学者

3、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王如竹),5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丁国良、张鹏、代彦军、巨永林、王文),上海市人才计划3位(吴静怡,陈江平,黄永华)一流的师资!入选人才计划的教授王如竹,丁国良,吴静怡,连之伟,张鹏,陈江平,代彦军,巨永林,王文入选人才计划的其他教师副教授:王丽伟(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讲师:黄永华(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三、本科教学1)注重精品课程建设优秀的精品课程对培养学生至关重要。2005年,王如竹教授主持的“制冷与低温原理”课程先后被评为上海市和国家精品课程。2008年,吴静怡教授主持的“制冷装置及其自动化”课程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王如竹教授作为国家级教

4、学名师亲自给本科生授课2)教材、授课内容体现专业最新进展。制冷所源源不断的创新成果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源泉。我们及时在教材和课堂教学中体现相关成果。率先在本科生中开设制冷学科前沿课程,介绍学科最新研究进展。品牌课程。成功经验获得推广。系列新生研讨课可再生能源高效转化与利用人体热舒适奇妙的低温世界超导与超流3)出版教材与专著国家精品课程教材《制冷原理与技术》前沿课程教材《最新制冷空调技术》《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教指委推荐教材,80余所高校选用《制冷装置自动化》教材也被广泛采用出版了大量反映上海交大特色学科方向的专著,很多受到各类出版基金资助,如《制冷系统热动力学》、

5、《吸附式制冷》、《太阳能制冷》、《液化天然气技术》等。近年来制冷所出版的部分专著4)全体教授上讲台制冷所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教学,如很早就实行“教授上本科讲台制”、“优秀本科生导师制”等等。近年来,制冷所所有教授都走上了本科生讲台。5)本科生参与高水平项目研究工作。近年来,制冷所有大量本科学生毕业设计选题直接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等国家级课题。此外,也以PRP项目等形式吸引较低年级的本科生参与高水平课题工作。例子制冷大三学生徐静参加R.G.Olivera博士PRP,作为第2作者在国际吸收吸附热泵大会上发表论文(2008。9韩国首尔)例子制冷大三学生张磊业余参

6、加王如竹团队实验室研究工作,再吸附制冷技术获2008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创新大赛一等奖例子制冷大四学生王玮、王斌、刘杰、严诗杰、金航、陈健、袁彬垚在陈江平教授知道下完成了联合国环境署委托我所陈江平教授建设的HCFCHelpResourceDatabase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建设工作,测试版本已经公开大三王晓蕾“新型化学吸附蓄冷/热装置”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二等奖大三沈俊如“图解可再生能源”ScientificAmerican环球科学大三沈俊如等“上海交大绿色能源实验室”参评ASHRAE大学生设计大赛一年级新生作品研究生包华汕和本科生王晓蕾组成的科技创新团队获得上海交大

7、泰科国际奖学金大四沈俊如等4人获得英特尔首届建筑节能大赛优胜奖博士生孙鹏、硕士生陈恒、制冷大四朱俊俊、邓李娇获得英特尔建筑节能创新大赛最具人气奖、三等奖制冷大三钟陈超等获得首届英特尔建筑节能创新大赛优胜奖四、国际化、开放化办学面向世界,开展国际合作,为学生提供国际化教学平台。1)学生赴国际知名企业实习(本科生)。近年来,我们与日本大金空调、挪威国家石油公司等达成了学生专业实习的协议,使学生在学期间就得以接触世界产业界最先进的生产现状。近三年赴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